因缘而生的真柏新品种 ——修机柏 浙江台州 周修机 缘分是最好解释‘修机柏’的发现。 2001年底,我从浙江宁波商量岗林场采购了近千株上世纪80年代繁殖的圆柏(经证实统称“台湾真柏”;后来发现台湾真柏大陆很早就有,如扬州有2株清代盆景就是这个品种)。栽种时,我在众多枝条外皮毛糙的植株中,忽然发现一棵枝条平展、光滑、红褐色且分枝角度近垂直的变异株。因我平时就比较注意观察,对植物的细微变化很敏感,所以这一异于常态的特征没能逃过我的眼睛。进一步细看,发现它还有鳞叶密集等适合作为盆景用材的性状特征,与原始种源台湾真柏的直立生长习性及枝干特性有较大差异。 2003年,我开始对其进行压条和扦插繁殖,次年获得压条苗12株、扦插苗100多株。通过多年观察,发现通过扦插或压条繁殖的种苗上述性状特征表现一致,这就说明不同世代间表现稳定,随即批量扩繁。目前已扩繁6~7代,获得苗木近5000株,整体性状表现一致,稳定性强,并培育出一些较理想的盆景,它在盆景培育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优异的性状,少量引进的一些同行和专家都对它十分肯定,并认为有发展前景。基于这些优势,我决定为它争取一个合法的身份。很幸运的是,2014年6月这个品种成功地获得国家林业局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20140092),并命名为‘修机柏’。 品种特性 特点一 鳞叶细小、密集,叶团密度高,叶色翠绿;鳞叶稳定,即使在高强度修剪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形成刺叶,容易保持造型。原始种台湾真柏鳞叶相对较大,易长刺叶,叶团密度中等偏稀,叶色偏深,较为粗疏。 特点三 匍匐状树形,枝条天性符合盆景枝片要求;台湾真柏呈小乔木树形。 适宜种植区域、环境及栽培技术 台湾真柏的抗性非常好,我曾担心‘修机柏’的抗性不如它,但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修机柏’的抗性和台湾真柏一样好,令人惊喜。 ‘修机柏’适应性强,种植区域广,无论大田地栽还是盆栽,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对土质要求不严,在黏重的土壤中也生长良好,当然在肥沃疏松的中性土或石灰性土壤中生长更好。 ‘修机柏’主要通过扦插或压条法繁殖。因枝条根原基少,扦插生根相对不易,小量繁殖用压条方便,宜在春季进行。由于是匍匐树形,栽培密度要适当小些,以利通风透光;病虫害少,但应注意防治红蜘蛛。 我们共同努力,发现更多良种 我们发现‘修机柏’与世界著名真柏品种相比仍具有一定的优势。除了生长速度较台湾真柏稍慢之外,‘修机柏’在枝叶的形态、色彩等方面均优于台湾真柏;与日本的纪州真柏、系鱼川枝叶性状相比较,完全可与系鱼川媲美,适合制作大、中、小型盆景,具有易成型的优势。可贵的是‘修机柏’长势较强,抗性特别好,更容易通过大肥大水培养大型盆景。 盆景树种走向良种化、专业化是必然趋势,我们对品种特征需要了如指掌。只有了解之后,再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盆景良种就在身边。如果忽视良种的发现和繁育,许多优良变异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从我们眼皮底下消失了。只要重视选种,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一大批优良盆景品种资源出现在未来的盆景界同仁面前。我期待着这一天,期待着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把我国的盆景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种优势,迎头赶上发达国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