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治疗

 茂林之家 2016-12-08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治疗

中医术语中无慢性肾炎的用语,根据起病表现,归属于“水肿”、“腰痛”、“头痛”、“虚劳”、“眩晕”等范围。中医认为,慢性肾炎临床上以水肿、蛋白尿、血尿、眩晕为主要表现,虽根据各自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在疾病的变化过程中,有着共同的病因病机,这就是脏腑亏虚和外邪侵袭。其中脏腑亏虚是慢性肾炎的病理基础,由于劳倦太过、饮食失调、生育不节、房事过度等原因造成正气亏虚,不能抵抗外邪的侵袭,伤及脏腑阴阳,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水湿代谢紊乱而引发为肾病。正虚是其根本,水湿、湿热、瘀血是其病理产物。慢性肾炎病程日久,病机错综复杂,为寒热错杂、水瘀互结、本虚标实。

临床表现多见不同程度的水肿,轻者只表现在眼睑、面部、下肢,重者遍及全身,甚者有胸水、腹水等;患者可有头痛、头胀、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血压多数较高,日久可见心悸气短等。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尿的异常改变,尿常规检查可见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因病理类型及阶段不同,蛋白尿的轻重程度也不同;血尿多为镜下血尿,偶尔可见肉眼血尿,尿量变化与水肿及肾功能的状况有关,少尿时水肿比较明显,另外夜尿增多是慢性肾炎的特点;贫血可见于慢性肾炎的中晚期,早期贫血不明显或仅为轻度贫血,渐出现中度以上贫血,这是由于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所致,到尿毒症阶段可出现严重的肾性贫血;肾功能不全见于晚期,表现为血肌酐和尿素氮的上升、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

在治疗上由于慢性肾炎表现复杂多样,各有不同,所以治疗应按照不同的阶段进行。一般发作期以标实为主,治疗以实者泻之为原则;缓解期以本虚为主或虚实间杂,亦着重益气健脾固肾为治,以防复发。无论是否有高血压、感染等,只要疾病未完全控制,就应该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若完全缓解后可单独用一些预防感冒、提高免疫功能的中药。特别是一些血压不高的患者,应在早期给予保护肾脏的药物,这已在近二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得以证实,这类药物,中药主要为活血化瘀药,西药主要为抗凝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应早期、长期使用,有抗肾小球硬化、抗肾间质纤维化 的作用,可有效地预防肾功能衰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