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病脉证并治≠辨证论治 | 中医大讨论续(四)

 陈鑫医师 2016-12-09



我认为,方证是《伤寒论》的核心,“特异性方证”是方证中的精华,是医学的最高境界,“辨证论治”是无方可用时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有朋友对我的观点提出疑议,认为《伤寒论》的核心是“辨证论治”,理由就是《伤寒论》中的标题都是“辨某某病脉证并治”。


二者形似而实异


“辨病脉证并治”和“辨证论治”看上去很像,实质上并不一样。


“辨病脉证并治”就是通过对病、脉的辨析,确定证,并进行治。治有方、针、灸等,其中以方为主。方所针对的证有主之、宜、可与、不可与的区分,没有可选用的方就“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并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根据以上“辨证论治”的原则,证确定以后,并不是直接给出具体的治,治是还需要论的,谁来论?每个医生自己来论,所以,最终论出来的治是什么,每个医生可能不一样。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伤寒论》中的“辨病脉证并治” 和“辨证论治”形相似而实不同。


辨证”的过程和目的均不同


《伤寒论》辨的首先是有没有与方相适应的证。比如第12条,“太阳”是病,“阳浮而阴弱”是脉,即浮缓脉,“中风”是证。


构成“中风”的要素有:“阳浮者热自发”、“翕翕发热”,即发热;“阴弱者汗自出”,即自汗;“啬啬恶寒,淅淅恶风”,即恶风寒;“鼻鸣干呕”是可见证,并非必须证。发热、恶寒(风)、汗出,具备了桂枝汤证的特异性构成,可以确定为桂枝汤证。


“辨证论治”辨证的目的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我们可以尝试将《伤寒论》第12条的内容用“辨证论治”的要求来做,但达不到它的要求。为什么?因为张仲景对这个具体的病人,并没有用到所有的医学知识,比如四诊就不全,没有舌诊等。


不是所有病人每一个具体的疾病都必须将所有的医学知识都用到才能解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协和医院有很多先进的检查仪器,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要将医院里面有的这些检查项目都查一遍,而是根据每个病人病情的需要选择性地做相关检查。


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区别,理论必须学得越多越好,实践是运用得越准确越好。


同时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有哪个医生是这么“辨证论治”地看病的?这么看病估计一天能看几个病人?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临床实习的时候写大病历的经历,就可以理解这个问题的实质。事实上中医的病历是很难符合文件规定的格式要求的,原因也在于此。


证确定以后的治疗不同


《伤寒论》是具体的治,主要是方,并且将方和证的对应关系确定下来,如见到第12条的太阳中风证,就是用桂枝汤,因此也可以叫桂枝汤证,其他的可依此类推。


如果方对证的疗效是肯定的,可以药到病除,这就是“特异性方证”,那么,有些证的治就可以肯定下来,也应该肯定下来,所有的医生首先都要学习并掌握这些疗效肯定的“特异性方证”,这一部分证的疗效也就可以肯定了。


按照这种方式,所有的医生都要不断努力地寻找探索针对证的特效方,成熟一个就肯定一个,并固定下来,让所有的医生都能学,都能用,只有这样,中医的整体疗效才可能逐渐提高。


“辨证论治”就是即使针对这个证有效疗肯定的方,也不会直接用在临床上,而是让每个医生根据自己的判断来选择一个方,首先,这就放弃了对证有肯定疗效的方。


其次,而每个医生的判断能力可能不一样。针对《伤寒论》第12条的证,如果学过《伤寒论》的医生有可能用桂枝汤,也可能不用,因为他还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如果是没有学过《伤寒论》的更加有可能不选择桂枝汤,这就使本来可以肯定的疗效变得不肯定了。这也就是“辨证论治”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弊端。



中医大讨论精彩回顾:

方证是《伤寒论》的核心 | 中医大讨论(一)

“特异性方证”是医学的最高境界 | 中医大讨论(二)

“辨证论治”是无方可用的无奈之举 | 中医大讨论(三)

中医背离了仲景的正确方向 | 中医大讨论(四)

方证是医学的落脚点 | 中医大讨论(五)

确定性是医学获得疗效的基础 | 中医大讨论(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