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的活动顺序

 欣然书斋 2016-12-09

中药的活动顺序

很多朋友现在都很喜欢中医,都很想学习中医,但是中医里面好多问题好像都不能自圆其说,也很难理解,搞得人很迷惑,不知该如何下手,怀揣着一些问题去问有经验的中医大夫,得到的答案也往往是模棱两可的,因为不用的人都从自己熟悉的一个方面去看问题,其答案往往回答者的主观性占主要因素。

这其中就有一个大家很疑惑的问题,比方说同一位患者因为同一个疾病,到了不同学派的中医老师面前,不同的老师都给出了自己的诊断和处方,而诊断的证型却不一样,开出来的方子更是完全不同的,患者拿着方子对比一下,里面的药几乎没有一个一样的,而搞笑的是这两位老师的方子可能都有效。

中药的活动顺序

这个结果跟大家平时习惯使用的逻辑思维的冲突巨大,想不清里面问题的人就会解释,这个患者得的病就是个自愈性疾病,不开药,没几天这病也就自己好了,这貌似更符合正常人的思维。而反观西医要是诊断出一个病,从美国到非洲再到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治疗可都是一样的,可以精确到药物的名称、剂量、使用频次都一样,人家可是明明白白的治病,中西医的差距怎么这么大?那这一切又是为什么呢?

要弄清上述问题,我们也只能举例说明,咱们再从感冒这个疾病看,一个感冒,经常看养生堂的大爷大妈们都知道要先辨寒热,如果这个病人就是个风寒感冒,那不就简单了,诊断明确嘛,给辛温解表方剂治疗不就好了吗?

中药的活动顺序

我们看方剂学书上的辛温解表方剂,一字排开,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香苏散、小青龙汤等等,还有众多医家喜爱的麻黄附子细辛汤、荆防达表散等等等等,不胜枚举,中医学书籍真的是汗牛充栋,如果把辛温解表的方剂都找来,估计笔者今天不用干别的事情了,一整篇文章也装不下,但是这里就又存在问题了,这辛温解表的方剂这么多,即便我诊断对了,可这个处方我该怎么选择呢?怎么样选择才是最切入你面对的患者的病机的呢?在这两个问题之前,还有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方子出现?

中药的活动顺序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书籍想要保存下来是很难的,这些方子在当时的时代下一定都是活人无数的,这么珍贵的东西才值得我们一代一代传抄下去,如果没有效一定也会被历史所淘汰,那为什么对于一个证型,他们怎么都能有用呢?有且只能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这些方子中每一个方子就是在描述着同样是风寒邪气入侵人体后不用状态下的人。我们都有同样的一个感受,在同样的降温天气里面,我们每个人即便是同一个家庭里面的不同成员因为寒邪感冒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是不完全相同的,我们都拿一个方子去对应很少能全部取得疗效,即便取效,也有的一副药就好了,有的好的慢,有的感冒好了还遗留有咳嗽,有的发汗过了点同时还出现心慌、呕吐、眩晕、耳鸣等副作用。

门诊时就有病人跟我说感冒后喝感冒清热颗粒(属辛温解表药)会头晕、睡不着觉的。所以看来看去,同样是风寒感冒,对于不同体质的人来说,其治疗上除了辛温解表大法则不变之外,用药的选择还是有很大讲究的,这也是中医不好学的原因之一,要见人下药,量体裁衣,辨证施治。

中药的活动顺序

以上列举的方剂都是以辛温解表为基本法则下的构架,但是其选用的药物都是很巧妙的,从这些方剂上我们可以把它们来归一归类,从发汗、透表、动阳的力量或者活泼性上可以有个排序,就如同我们中学化学课本里讲的金属活动顺序一样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中药的活动顺序

同样的我们的中药也有个发汗、动阳的活动顺序,我们也来排列一下:

麻黄>桂枝>羌活>葛根>荆芥>防风>紫苏>生姜>葱白>芫荽等等

这样看待辛温解表的方剂就圆通起来了,那么这样的一个发汗、动阳的顺序一定是围绕着被治疗患者的阴血的多少以及人体所中寒邪的程度来辨证使用的,那么大剂量、小剂量也就是上述的依据来进行斟酌的。为什么温病学派视麻桂为虎狼之药,那一定是温病先贤们在临证时亲自目睹过种种过汗亡阳的惨剧,而后才谆谆告诫、耳提面命我们这些中医后学,把惨痛的经验教训拿出来告诫我们,我们需要更加谨慎、稳妥才行。

中药的活动顺序

可时至今日,我们反而越来越胆大了,越来越超量了,因为我们的坐堂医几乎不可能处理危急重症,古代可没有现代医院的静脉补液,也没有急救室,古代先贤面对的都是生死一线间的危急重症,面对的都是哪怕一点点的失误都不可能挽回的危局,他们没有后路可退,只能通过精准的辨证去拯救生命。而现在的坐堂医大多面对的是不疼不痒的慢性病,亚健康人群,根本无法体会那种如履薄冰的忐忑,即便汗错了,人家也不懂中医,人家也是求助于西医急诊了,所以你再也见不到一汗而亡的案例了,也看不到自己失败了,就又开始骂叶薛吴王都是错的了。

如果能有一个独立思考问题的大脑来武装自己,不要盲从于所谓的权威,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多思考,摒弃不同学派的门户之见,我们看待中医的问题可能才能圆融一些、通达一些、更靠近事实的真相一些。毕竟中医讲得病就是一个事物的不同状态,每一个状态的发生的推手就是受到了不同的时空条件的影响,而改变每一个状态的选择可能不止一种,而如何找到那个最适合当下的选择可能才是我们需要孜孜不倦、不断潜心修行的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