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说你急着要结果,可你才努力了多久?

 天空晴好v4ocae 2016-12-09

回复“晚安”送你一句晚安心语

加微信hhtt955669跟小编做朋友


作者 | 亮儿

来源 | 亮儿有话说(ID:liang_er_)



 01 



这几天,我成了一名幸运儿。


有七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公众号过来问我要同一篇文章的转载授权。


第一次开白名单开到手软,这兴奋感,应该不亚于数钱数到手抽筋。虽然我并没有数过那么多钱。


这时候,心里有个“理性的声音”在说:才多大点成绩,别太得瑟,谦虚点!


可是“感性的声音”马上就跑了出来:我去,写了100多篇,才有一篇成为“幸运儿”,小兴奋一下都不行,还让不让人活了?


于是我踹开了“理性的声音”,然后抱着“感性的声音”,乐呵了好几天。开心过后,又开始静下心来码字。


努力时好好努力,丰收时好好享受。这是最舒服的状态了。


可我以前的时候,总是本末倒置。努力的时候,总是期盼着回报和结果。可等有了成绩之后,又开始焦虑不安。


最后发现,活的真的好累,那种只有身体的躯壳活在今天,思想却飘在明天的感觉,空洞又焦虑。通过写作,我终于让自己的内心,慢慢静了下来。


最怕该努力的时候太过浮躁,该庆祝的时候又急着起跑。


别急,该来的总会来。


别急,因为急也没用。





 02 


有一位读者在后台留言:天哪你才大三,你现在就能写出如此睿智的文字,很是佩服,看来很有天分啊。


看完之后,我有些开心,也有点心酸。


开心,是因为得到了读者的认可,我打心底觉得高兴。


心酸,是我突然回想到自己写下那一百多篇文章的日日夜夜,都是一个人,孤军奋战。


我度过了很多篇阅读量只有两位数,甚至个位数的日子。那时读者很少,几乎没有什么人评论和留言。


那感觉,就像独自站在山谷里,大喊了一声,然后传回来的,都是自己孤寂的回声。


刚开始写的时候经常四处投稿,可投了几十篇都是石沉大海。后来有一位编辑说,你写的不错,但是文章风格和我们平台不太符合,所以请你不要再往我们这里投稿了。


说实话,那时候真的挺难过的,因为我都是看准了文章风格才投的。我明白,是编辑怕说出实话,打击到我,所以才委婉拒绝了我。


我冷静了下来,开始沉淀自己,细心打磨自己的文章。后来写着写着,竟有编辑主动来找我了。


过程的确很难熬,但是专注于过程之后,没想到结果自然而然就来了。


其实我并没有什么天分,高中的作文也经常不及格。我只是努力的时候,比同龄人稍微早一点点。然后我把我最好的状态,一次性呈现在平台上,让你们看到我最好的状态。


你们根本没看到我在电脑面前焦头烂额的样子,为了发布一篇像样的文章,我需要不停地打磨和反复地修改。写不出来的时候,真的是各种挠头和抓狂。


你只见到了我面前的祥和泰然,却未见我背后的兵荒马乱。


好的结果,大家都想要。但是,谁都别想侥幸地绕过过程。



 03 


小学时,我学过一段时间的书法。那时想学的动机很简单,就单纯觉得毛笔字很酷。


去了之后,我发现我怎么写,怎么练,都好丑。看着旁边一小朋友轻轻松松写着大气的毛笔字时,我还在一旁练点、撇、捺。


终于,我按耐不住了。我问老师:“老师,为什么我练了这么久,写出来的字还是那么丑?”


老师说:“你才练了几个星期,可你旁边的小朋友都练了三年了,别急着要结果。”


当时,老师说话的语气只是稍稍有点严肃,我却误以为是指责,一气之下,我扔掉了毛笔,然后再也没去了。


直到后来明白那位书法老师所说的话之后,我才发现年幼的自己,太浮躁了。


其实那位书法老师想表达的意思是:别着急要结果,先看看自己努力了多少,付出了多少。结果只不过是你努力和付出的另一种呈现方式而已。


大多数人,都在追寻最终呈现方式的路上,迷失了自己。


你只付出那一丁点的努力,却奢望有高大上的结果。


你害怕面对事实,所以时不时就喝几碗鸡汤,打打鸡血,熬个夜,发个朋友圈。在旁人看来,好像真的很努力。


你试图借此来掩盖自己偷懒的事实。那么恭喜你。


你和你想要的结果,越来越远了。


  • 低品质努力者在努力的过程中会焦虑,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往往都是假象。他们专注度不高,却总在心里惦记着回报和结果。


  • 高品质努力者在努力的时候基本都进入了心流状态。他们不着急问结果,是因为他们能在专注的过程中体会每一刻的进步和成长。


还有一些人,总是向往“速成”,其实那些所谓的“速成”,要么是成功者的谦词,要么是商家的毒药。“速成”只是噱头,信了必栽跟头。


在努力的时候,还是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表象;多一点专注,少一点杂念;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浮躁吧。


勿忘初心方得始,坚持不懈才有终。努力过后,静等答案。


作者:亮儿,90后老男孩,会跳街舞,爱讲故事,爱写一些乱七八糟的生活感悟。可能偶尔也煲煲鸡汤,但是不放油,少盐。微博@_亮儿_,文章首发在微信个人公众平台:亮儿有话说(ID:liang_er_)。本文经授权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