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海亮:河南龙山时期自然灾害与大禹治水真谛

 木头1018 2016-12-09



河南龙山时期自然灾害与大禹治水真谛

 

徐海亮

 

华夏文明的出现与发展,不能离开对全新世早、中期自然灾害群发的总体考量。裴李岗农耕文化出现以来,先民的自然灾害意识与天人关系观,以及适应与改造生存环境的努力,在大禹治水时期达到了高峰。正是一次次的生存危机,一次次致使文明萌芽毁灭的灾害,促使先民在克服危机、转化危机的过程中,重动、推进与升华了文明。各部族抗灾、治水中形成的诸位领军人物尤其是大禹,集中了先民的经验和智慧,万方合力,整治山川、垦辟田土、恢复农耕,把各族群带出灾难融合为华夏民族,兴刑典纲纪,创国家制度,中华文明由此进入了禹~启的王国时代。

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活动,主要发生在古代的豫州、兖州地区。相关传说,反映了龙山文化后期,先民在黄河主流横扫华北平原,重新入注渤海以后,应对巨灾群发和糜烂不堪的下垫面环境,梳理黄淮水系、平治土地的活动。这是近200年治水活动的传承――叠合――集聚的记录,其发生的首要地区,应该在黄河大冲积扇顶部的郑州地区。

 

就总体而言,距今9000~4000年,是黄河下游的气候适宜期,温暖湿润,适宜于农业的发展。其中,距今8200年~5500年是温湿期,略有冷暖波动。5000年前的气温波动,促进了仰韶文化的结束和龙山文化的兴起。也正是那时,全球发生了一次气候突变,太阳活动和地球轨道变化等因素使平均气温下降2至3度。洪水与酷旱频发,摧残农耕文明,一度给史前文化以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全新世早期到中期末,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恶劣的剧变,反成了激发文化跃变的因素。有学者认为:8000年前的升温增湿,土壤发育,裴李岗、磁山农业文化兴起;而7000年前的气温突然降低、旱涝频甚,文化却出现跃迁,早期的农业文化蜕变为辉煌的仰韶文化。5000年前的气温从峰顶下降,却迎来龙山文化崛起。4千多年前出现系列降温和洪涝灾害,持续严寒200年,极端性的地震与洪灾送走了龙山文化。干凉气候成为大禹治水成功的一个条件。气候环境的适宜性经历了一个上升——下降的过程,黄河文明却在这些重大振荡性灾害中持续上升、迂回发展。

地质与环境研究揭示了这一时段频发出现的自然灾害。全新世早期和中期,出现过多个强震高发期,诸如公元前8670-7920年、前7190-6900年、前5695-5255年、前5255-4880年、前4470-4250年、前4250-3945年、前3115-2860年、前2440-2010年、前2010-1610年等等,高发的强震往往与极端寒冷、毁灭性洪涝和海侵事件连锁、伴随发生。 进入农业文化适宜期以来,这些对于当时的人们,的确是天翻地覆的经历。

从海洋地质和黄淮海地区第四纪研究看,最近一万年黄河并非都是流向渤海的。至少,大约距今4800至4600年期间,黄河的主流曾从现今的江苏入黄海。这是龙山时期华北洪涝变化的一个前提。分析黄淮海平原在更新世各期的岩相古地理图,历史时期的黄河南泛,只不过是史前黄南泛和地质时期多次黄河干流、泛流从淮北平原入海的重演而已。不然,这个华北大平原是何时塑造的呢?王青认为:“在距今4600年前后的龙山文化早期,黄河下游河道发生了改道,走今淮北平原的废黄河一带入海”。 周树椿也说“黄河南流时,荥泽、圃田泽、崔符泽、逢陂泽是黄河南流的故道”。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黄河南下黄海,它又是什么时候掉头北上,而且北上的水流达到怎样的程度呢?

有人认为华北构造基底和构造活动控制着黄河的走向,而在距今4700年后,华北一次重大天文灾害可能重创了河北平原的古水系,导致黄河再又回到河北,汇入渤海(王若柏,2003)。也有人认为共工怒折不周山的传说,是指距今4200年左右,黄河再度北流入渤海,得力于发生在太行山南端的一次空前大地震(任美锷,2002)! 这些地质、地貌和水系变迁的重大问题,随探索和研究的深入,迟早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论。不论黄河发生什么程度的变迁改道事件,她都在黄淮平原上制造了一系列巨大且持续的、今人难以想象的,水无常形的洪涝灾难。水系全部打乱重新组合,沧海桑田易位,是与海平面抬升、湿润-洪涝事件叠加的。这种情形可能导致华北平原水区增多,先民不得不颠沛流离,寻找新的家园(历史时期黄河南泛,豫东、鲁西南水系重组,经历了金元明三代,到明中叶才初步稳定下来,也有三、四百年的极其混乱过程)。过去的研究多从气象水文灾害来推测论证大洪水的背景,从更宏观的地质构造活动、海洋振荡、河流改道和季风变化气象振荡的灾害耦合、灾害链来考量,可能更为全面。

洪业汤认为距今5900—4200年,金川泥炭纤维素氧、碳同位素变化处于低谷,即为低温冷谷和湿润时期,降水明显比现代为多。 中原龙山古城(包括夏禹政治中心之一的登封阳城遗址)也多有洪水冲蚀的痕迹。这些发现和研究,说明尧舜治水时代确实有过一个较为漫长的多水期。大水不是局地偶发,而是黄河中下游广泛存在。《管子·山权数》说的“汤七年旱,禹五年水”,《墨子·七患》说的“禹七年水”,《庄子·秋水》说的“禹十年水”,都是对这一群灾并发时期的可信记述。

吴文祥与葛全胜曾概括大量现代科技手段证实的4000年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事件:

祁连山的敦德冰芯和红原县泥炭沉积物两种气候指标,记录到4200~4000aB.P.季风强度减弱事件;南海北部陆坡表层海水盐度,表明夏季风在4200~4000aB.P.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湛江湖光岩玛洱湖沉积物干密度揭示4250aB.P.左右的降温事件。内蒙岱海老虎山文化由于4200~4000aB.P.气候的影响发生衰落,该地区的先民被迫迁徙,留下200余年的空白。西亚两河源区的凡湖沉积物石英百分含量显示在2250~2050a B.C.之间,出现5倍于正常值的钉子型风尘异常值,指示一个强烈的干旱期;阿曼海湾海洋沉积物记录了在2200a B.C.前后持续时间约300年的一个5倍于背景值的粉尘堆积异常值;秘鲁北部的瓦斯卡兰山地,冰川岩芯记录揭示出4200aB.P.前后,当地发生了一次过去17000年以来最为显著的粉尘堆积异常值,指示异常干旱事件;美国西南部内华达州印度公园的树木年轮变化研究表明,2170a B.C.前后发生了过去4500年来最为显著的一次干旱事件。可以说,这个时段是一个全球性的灾害群发期。

 特别需要指出,全球性的普遍极端洪水也许恰恰发生于这么一个低温、干旱时期,而气候极端时期发生的洪水,一定是更为可怕的。而这些,可能就是台骀与大禹治水的宏观背景。同时,与地震灾害链联系的超常大洪水,以及地震次生大洪水也会发生。2008年汶川地震给了我们一个重新理解典籍的机会。上世纪60年代末笔者曾到过岷江边的映秀湾工地,后来又溯岷江到叠溪海、九寨沟,感受过从都江堰到茂、汶的山川地貌。所以,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唐家山堰塞湖出现之时,忽然顿悟,《尚书·禹贡》讲述的“汶山导江”——是否就是疏通强震堰塞堆积物?《禹贡》中的“导河积石”,可能也是指疏通积石山地震堰塞体甚或自然溃坝以后的残余堆积(吴庆龙,2008)。2012年9月,笔者参加了“积石峡与喇家遗址——环境考古专家研讨会”,曾与考古与地质专家一起乘车,由积石峡大坝上溯考察,亲见两岸存在多个滑坡体。有学者说,测年发现滑坡体时间不等,有些在距今1万年至3600年间。而无论滑坡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部分甚至全体崩塌堵塞河道的可能性都是有的。堰塞体早已存在。古人传说中的洪荒时代,是否反映的就是天文灾害、地质地震巨灾、巨大海侵所引发的链状与次生纠结的空前大灾难呢?

海平面的变化,也会给华北平原带来洪水灾害。渤海最大的海侵岸线,分布在现代海岸向陆方向30-100公里,距今7-6千年(有的延迟至5500年),古海面高度为+1-2米左右。 渤海海面波动,形成了距今4700年~4000年、3800年~3000年、2500年~1100年的三道贝壳堤,每一次波动,都影响到黄河河口段的泄水、输沙,引起下游多处骚动。《尚书·禹贡》中说的“逆河”,就是河口段反坡降的写照。后代,如两汉渤海海侵影响,有时还可上溯一、二百公里,北宋欧阳修所谈论的黄河下游淤阻,也旁证了当时从东海到渤海,的确有过一次较为显著的海侵事件。

根据大环境判断,大禹开启的也主要是黄河流域的治理事业。真实的治水区域,主要是《禹贡》中讲的兖州、豫州地区。在郑州发现的龙山文化中期(距今4700-4200年)的古汴河、颍河泛道,就证实了黄河主流一度南下入淮的历史。而从近年对于郑州地区地貌、地层、表层沉积和水系演化考察研究来看,龙山文化后期的治水开发,可能首先就在夏后氏族团活动中心的中州,特别是处于黄河下游全新世冲积扇顶部的郑州和开封、新乡地区。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的背景大致是:黄河主流北上归故后,干流以南黄淮平原的水系混乱,旧道壅塞,新道未开,雨涝无泄,湖沼遍布,沮洳不堪。传到后世的“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一”(《管子·揆度》),可能正是对龙山晚期华北平原水泄不通、洪涝弥漫的客观写照。先民整理田间、排出涝水,禹“浚畎浍而致之川”、疏浚排洪河道,理顺黄淮平原糜烂的水系,使其顺自然地势形成人工分野,致使横野之水实现“地中行”,不再漫流泛滥。同时,禹“陂障九泽”(《国语·周语下》),“人得平土而居之”(《孟子·滕文公下》),“令益于众庶稻,可种卑湿”(《史记·夏本纪》,在豫州地区规模性平治水土,人为治理坡洼陂泽、沼泽湖池,开辟垦殖、发展稻作。各种典籍把龙山文化后期长达200余年的兖、豫先民治水、开辟垦殖活动的传说,辗转记录演绎,层层累积,高度集中,投影于这个创世纪的治水英雄禹王一身。

以夏禹为代表的华夏新的文明正是在血与水的炼狱中涅槃的凤凰。

对于黄河下游的先民来说,最急需改变的莫过于多灾多难的自然环境。变化尤其环境的剧变激发了华夏先民的创造性。大禹以前,黄河流域产生了对中华民族影响至深的易卦,或许是远古先民发展农耕、对自然界灾害规律的探讨与总结。《尚书》《竹书纪年》说大禹得河图,《墨子》说夏启卜铸鼎,另有夏传“连山易”之说。而后人将《易经》的内容概括为“不易”、“变易”“简易”三个原则,揭示了“变”与“应变”的易学本质。从易学角度看,因水性即因地制宜,就是大禹对付洪水的“应变“措施。而反过来看,河图、洛书很可能是大禹治水的思想结晶。大禹治水升华了先民的自然观、哲学观。与易学思想相应的是崇龙。传说尧都在山西临汾地区,这里考古发现了陶寺古城。其中相当于“王”级的一个大墓中,出土有彩绘蟠龙陶盘,这也是中原地区最早的蟠龙图案。史前各种各样的龙形图案,如距今6500年前的濮阳西水坡大墓中东苍龙西白虎的蚌塑图案,以及《易经》文辞,都以龙代表东方、太阳、春季,健行的大天,透露着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尧舜命共工、鲧、禹相继治水,不屈不挠,继承的正是迎战灾难的自强不息精神。

大禹疏通九川,治理九泽,划全国疆土为九州,确定了以黄河为中心各方通向黄河的水道,这些绝不可能是贸然的随心所欲的。在分散的广阔的地域中,各地区治水的队伍如何协调,如何传递信息?公共的共同的语言已经流通,而文字可能也有相当的发展。先民已有的天文气象和地貌地层土壤意识,在治水中也会有质的飞跃。治水促进了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禹治水针对水土重新配置,最直接的成果是物质的,更重要更本质的成果却可能是精神的。大禹和各个部族的英雄领袖引领先民走出灾难,治水承上启下,传续着民族的创造与拼搏精神。它凝聚了中原周回各个部族,融合成族团联盟,进而锤炼和铸造了一个有共同心理素质的华夏民族,也造就了一种特定的民族政治文化。在克服、应对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先民的自然观、社会观得到洗礼,在灾后重建中,实现了认识、观念、方法和社会制度的创新。龙山后期200年在组织全社会防灾抗灾、大区域规模性治水的同时,准行政功能发育,从部落联盟的民主制派生出治水集权、治水集权制度,并且催生了王权,从而实现从古国、方国——联盟聚合到王国的划时代嬗变,促进了中国第一个国家机器的产生。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社会重组、文明再建,并且使整个政治文化发生了跃迁与升华。

此外,需要说明,大禹西川说、大禹东南说,在大禹学和禹王治水研究中,也有相当的影响。诸如:治水就是治理西川之水,即《山海经》叙述的是西部群山江河;治水是治理东南之水,或者就是宁绍平原之淫水,大禹陵墓就在会稽山嘛。甚至疑古派代表人物顾颉刚,也认为禹王是南方治水的神话人物,神话中心地点就在绍兴。笔者认为,神州大地,尧舜禹时代各处可能都存在水患与治水的事实。夏后氏可能派遣族裔人才四下传播治水经验,交流治水方法,甚至领导主持治水。真实的禹王也可能在南巡会稽计功时辞世于江南,越王也真可能是禹王夏后氏之后裔。不过,虽然为禹王守陵的姒姓后裔至今还居住在会稽山下,但夏后分封的姒姓氏族如有扈氏、有莘氏、杞氏、寒氏、鲍氏等等,多在今河南、山东;与夏后氏族通婚氏族也多在河济地区。笔者还是从地理环境、灾害、山水、政治中心看,倾向于夏禹活动的中心在河济地区。

笔者还以为,大禹治水并未得到海内外充分的认识与应有的评价,盲目的疑古和蓄意的历史虚无观仍时有再现。一个原因是人们历史自然、灾害环境与考古文化的整体匮乏,另一个原因是中西方文明价值观的差异或者冲突。尧、舜、禹构筑起的治水文明与西方学者视野中的灌溉文明是截然不同的。

世界早期农业文明的类型与系统,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若以物质文明的基础——主要粮食作物为根据,可划分为种植玉米的中美、南美文明;亚洲东部、南部有稻米、粟米的东方文明;西亚、北非、欧洲有种植大麦小麦的文明。从生态格局看,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繁盛期,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为稻作区,黄河流域和广大北方地区为粟作区,黄淮之间为粟、稻混作区。苏美尔人曾整修河道,兴修水渠,使大片土地变成农田。古埃及人也早研究了尼罗河的泛滥,结论是洪水越大,收成越好,所以他们有最早的水坝。那些培育与种植小麦的地区,有发达的灌溉农业,这甚至是统一国家的产生的基础。但是,大禹治水的北方地区,在大禹之前的4000多年培育的农作物是粟。粟是耐旱作物,生长于能够自肥的黄土地带,基本不需要灌溉,是旱作农业,雨水农业。有研究者甚至认为,气候干旱,人口增加,小麦大规模播种的春秋战国时代,黄河流域才有了后代意义的规模性渠水灌溉水利。人地关系中最基本和最活跃的,就是人与水、与土地的关系。

所以,只有立足于黄河流域的灾难背景,立足于区别于两河、埃及、印度等地的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独立环境,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大禹治水。

 

结语:大禹时代的水利活动,主要是治理水患,防洪浚河,排干沼泽洼地积水,扩展土地,改善人居,垦辟耕地。平治水土的首要地区则是在黄河下游大三角洲顶部的河济地区。


以上转自   徐海亮专著. 郑州古代地理环境与文化探析[M]. 科学出版社,20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