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会做啥? 有钱做什么?有调侃的段子说,土豪的做法是,盖两栋别墅,一栋住人,一栋养狗;修两个泳池,一个洗头,一个洗脚;买两架飞机,一架白天飞,一架晚上飞。实际上,也许更土豪的做法是,开多家公司,一些赚钱,另一些烧钱,烧钱远比赚钱快。 一些公司赚到钱,有了现金积累,欲望自然膨胀,炫耀性消费支出大增,大规模产能扩张及多元化拓展,结果入不敷出,就只好设法上市圈钱,向银行贷款,甚至通过民间高息借款。如此一来,手中或有几辈子花不完的钱,却可能欠下永远还不清的债。 俗话说“发财不难,保财最难!”据说,出事的央视某前主播在其自传中说过一句话,“曾经造就你成功的特色,也会让你的城池毁于一旦!”古人语,“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只是人的欲望无限,更想做加法,不愿做减法。怎么办?有钱怎么办?涉及怎么花才好,也就是活得好的问题。关于好的标准,见仁见智,多有争议。将钱存银行,担心贬值;想投资盈利,发现整个经济的状况都不太好。用于资本运作,需找到合适的项目,要有懂行的人打理。由此看来,最终还是人要紧。 从投资保值的角度看花钱,大概有两条:一是,只有花掉的钱才是自己的;二是,最抗通胀,能保值增值的投资,是人的能力与健康。无意中,人们最易犯的错误是,一旦凭辛勤努力,挖到第一桶金,就会想着搞点资本运作什么的,试图轻松赚大钱。 忙于资本运作,就易忘了原先的钱是怎么赚来的。而一旦大家都希望以钱生钱,将心思放在资本运作上,实业基础就会逐渐虚化乃至丧失,最后就真的不知道,这钱会从哪儿生出来。最终真有可能生出来的,或许就只是泡沫膨胀及紧随其后的梦想幻灭! 有钱该做啥? 有钱以后,听凭当下欲望与感性本能驱动,企业就易忽略复杂系统所存在的非线性效应,这就是一味地加强消费、生产、控制,而在无意中忘掉了知止不殆。这样,最终就容易偏离适度的原则,导致过度消费、过度投资、过度管理等极端情况的发生。 在这里,过度消费是指吃喝玩乐成瘾,心力与精力耗尽,无暇企业经营,易被竞争淘汰;过度投资是指到处项目扩张,财力与物力掏空,公司信用透支,终掉债务陷阱;过度管理是指繁杂制度剧增,激情与创意消退,公司官僚僵化,或致活力毁损。 逆向思考公司战略,可见安全稳健重要。持续生存发展,消费、投资、管理需适度,要防本能驱动而过度。从长期看,企业或人生,不在于飞得有多高、多快、多远,而在于落得有多稳;真正的成功,不仅在于如何挣得名、利、权,更在于怎么用好名、利、权! 在看不清、看不准情况时,坚守底线原则,尤为重要。例如,在企业当前生存无虞,求进一步发展时,即使要扩大产能,也可分步进行,要防止孤注一掷,试图一下子穷尽或抓住所有的机会,指望一口吃成个胖子。如此可化解其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风险。 基于系统思维,瓶颈在握,企业可更有主动权。由此看来,有时保持企业产能的相对稀缺,略为供不应求,或许更为稳妥,这一点在全球到处产能过剩的时代,情况就更是如此。产能略为不足,也许会丢失市场波峰的收入,而过剩则易致企业持续亏损。 由此看来,企业作为有机体,活着,无论是活得了,活得好,还是活得久,都需要把握好其中的度。消费、投入、管理、规模、成长等,都应该适度,情况不同,对策各异。对于公司战略来说,这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明确发展思路,理清主导逻辑。 来源:本文摘自企业管理出版社的新书——《活着》,购书请点击“阅读原文” |
|
来自: 昵称3880994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