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欠债还钱:万亿催债市场即将爆发

 环游世界的猪 2016-12-09

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长久以来,催债就是一门生意。提到催债,大家可能很自然想到香港片里那些上门要钱的黑社会:在你家墙上写上“还钱”、“杀”等各种恐吓骂人的话,或者走半路突然遇到一伙人对你说:再不还钱,剁你双手!总之,一言不合就打打杀杀。现实是不是这样呢?负责的说,电影里都是骗人的.


随着这几年银行坏账率,特别是网贷行业坏账率的攀升,催收行业迎来了一个爆发的局面,有人估计,催债行业已经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而且越来越呈现出一种专业化运作的状态。当然,这个过程中,同样伴随着大量的灰色地带。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催债行业里的各种门道。


催债链条


首先,现在的催债手段已经比之前大大升级,总前端到终端到后端,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先说前端,已经有专门的黑客介入。催收行业最大的痛点,就是找不到欠款人,所以前端一般要做的是收集欠款人的信息,比如你单位地址、家庭地址,过去催债公司收集这块信息维度比较少,但是现在通过大数据,一些黑客已经可以轻松收集,业内叫“信息修复”:只要客户交400元,提供欠债人的电话号码、姓名、身份证号,黑客就可以迅速查到你的住址、公司。这不算什么,现在黑客已经可以对你进行实时定位。比方先拿到你的手机号码,然后到社工库“滚一轮”,什么是社工库?这是黑客常用的一个数据库,里面存储了大量外泄的用户隐私数据,如果你曾经登陆一些应用的时候泄露了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在这里面很有可能被找到,接着,黑客只要用你的用户名和密码一登陆,利用软件定位功能,比如饿了么、美团,就可以知道你的位置,如果顺带获取你的一些支付账号,就能判断你是不是有还款能力。


收集完信息,接下来就进入催收程序。怎么催呢?主要两招。先是电话催,行话叫“电催”。一开始上来很温柔的提醒,如果不见效,那就一直催,现在很多P2P公司都会在市面上购买一种叫“呼死你”的软件,一直呼到你手机瘫痪。人力不够的话就将这些活儿外包出去,所以现在诞生了一个新的职业叫“催客”,人人都可做催客,典型的如借贷宝旗下的人人催。如果这招不管用,那也没关系,他们会给你的亲朋好友打电话,让你身边的人都知道你欠了钱。有人奇怪,这些人是怎么获得我的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呢?很简单,大部分借款APP,在你申请借款的时候,都会有一个“读取通讯录”的要求,不通过就不让申请,很多人习惯了装APP软件,时间长了,根本看都不看,就同意了。大数据时代,隐私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消失。


如果电催不起效,那就要来“硬”的了:上门催缴。这里面水就深了。一般来讲,欠款越多的越难催,越往上基本上都是一些难啃的骨头。但也恰恰因为难啃,反而成了一门巨大的生意。因为到了这个阶段,大部分银行、借贷公司心里都有底,欠款人还上钱的概率已经不大,所以愿意支付更高的“提成返佣”,比如50%。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诱惑,所以对针对这块市场,催收公司的争夺非常激烈,能吃上这口饭的,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地方的“地头蛇”或黑社会背景,采用的典型手段就是暴力催收。


不过,这种暴力催收可不是那种简单的人身攻击,现在的催收公司都不会轻易碰触法律的底线,而是采用一种软暴力,对欠债人进行心理施压。


比如利用色情威胁,典型的如之前刷屏的裸条事件。


裸条事件


今年6月微博上爆出的一个新闻,说有些借贷平台开展一种“裸条”业务,就是用裸照来替代借条--手持身份证,对着镜头拍各种裸照,而且借贷利息多少呢?一周30%。这么高的利息,怎么还会有人借呢?真有人借,借的人还不少。其中有相当比例都是一些在校大学生。这些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但消费观念超前:各种信用卡、校园贷透支,有的女大学生为买衣服欠下几万元债务,还有的参与赌球、赌彩,以至背了一身债,最后走上不归路。比如今年3月,媒体就爆出,河南有个大二学生欠了几十万各种网络贷款,最终因无力偿还跳楼自杀。这个学生叫小郑,还是班里的班长,因为参与网络博彩以及炒股,欠下了50多万的债,怎么办呢?这时候一些面向在校大学生的网络小额贷款成了他的救命稻草,只要凭身份证、学生证就可以迅速获得贷款,但自己一个人又贷不了那么多,于是找了几十个同学借来身份证、学生证,在十几个网贷平台借了将近60万,最终债务越积越高,不堪承受选择自杀。而身边同学直到催债电话打来,才知道真相。此是题外话。


艾滋病催债队


比裸贷更恶劣的,是组建艾滋病催债队,对欠债人进行“高压心理战”。怎么做呢?专门找那些患上艾滋病的人群,组成一支催债队,有业务来了带上几十个艾滋病人一同上门,但他们很有原则,“不杀人放火、不触犯法律”,到了你家,客客气气的,啥也不说,只亮出小红本--医院开具给艾滋病人的“身份证明”,通常欠债人一见之下,魂飞魄散,避之不及。要是急眼了,就让有些队员假装发病,地上翻滚口吐白沫进行恐吓,这招的确好使,通常没过几天欠债人就乖乖还钱了。现在有些艾滋病人就靠这个养家糊口,原本是弱势群体的他们,反而在利益的驱使下被利用了起来,成为催债食物链中一环。


这种暴力催收的效果怎样呢?相当有效。有数据统计,暴力催债的回收率,要远高于正常催收,正常催收的回收率5%到7%,而暴力催收可达30%以上,翻了好几倍。正是因为诱惑巨大,才会滋生各种恶劣的手段。


有人会好奇,老外催债会不会也和我们一样呢?我们举一个美国的例子,大家就能看出区别。


美国催债法


没错催债的程序是有法律规定的,1977年美国就出台了《公平债务催收法》,这个法律的核心就是怎么规范债务催收人的行为,保障债务人的权益。比如规定催债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不得对欠债人造成困扰,不能在不方便的时间地点联系债务人,早8点之前和晚8点之后,包括对方工作的时候也不能随便打扰,要沟通需要经过债务人本人的同意,


而且,如果债务催收人违反相关规定,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债务人不仅可以个人诉讼,还可以提起集体诉讼。像裸条借贷这种要挟行为,不管女大学生是不是自愿,都是明显恶意违法,是绝对不允许的,更不用提上门暴力催收了。


听到这,有人可能说,这不应了中国那句话:“欠债的都是大爷吗?”不是这么简单。这是催债市场发展到成熟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美国债务催收行业也曾存在大量简单粗暴的催债行为,这些行为让有的人破产、有的人婚姻破裂、有的工作丢失,有的个人隐私外泄,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必须进行规范。如今美国已有大量的第三方收债公司,而90%的债权人都会选择由第三方收债人进行债务催收,因为催债是个技术活,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好比两美国人开车发生碰撞,如果不严重,双方下车和和气气交换名片:这是我的名片,请你联系我的律师。所以在美国,即使一个人欠了债,他也可以保证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反观我们现在的催债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行业规范不统一,监管体系不健全,如此才形成鱼龙混杂的局面。


也有人说,难道中国就没有比较规范的催债公司呢?当然有,只是不被大家所熟知。


催债第一股


中国催债市场的的诞生,和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信用卡关系很大。1995年广发银行发行首张信用卡之后,很多银行纷纷跟上,信用消费突然暴增,由此带来大量坏账,银行自己催收人力有限,只能把这些业务外包出去,这才诞生了催债公司。


那银行是不是随便找个催债公司,只要帮我要回钱就行呢?当然不是。因为催收公司帮银行催债,它的催收行为和银行的信誉是绑在一块的,要是催收行为遭到客户反感,大家只会怨银行。所以,银行与催债公司的合作条件很严格,比如事先银行会设立明确的惩罚标准,小到罚款、停单,大到终止合作。这就使得催债公司一开始就不得不按照专业化的路子来,从2003年到2013年,是催收行业发展的黄金10年,活下来的催债公司都是相对专业化的公司。


举个例子,有家公司叫一诺银华,2009年成立,是上海的一家催债公司,全国开设了40多家分公司,人称“催债第一股”。这名号怎么得来的呢?因为2015年10月公司登陆新三板,也是国内首家在新三板上市的民营资产管理公司,当时一度引起围观,有人调侃“一大波专业催债人即将上线”。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金融外包,帮助银行和P2P等平台讨债,从中赚取佣金。


这家公司的专业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服务的客户基本都是机构,不是个人。别人私下欠了你钱不还,这种业务公司是基本不接的。为什么?市场竞争激烈,必须依赖大客户来保持体量。所以一诺银华的主要客户是一些大银行,中农工建四大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业务有一半是个人信用卡业务,其他还有房贷、车贷、消费贷等等,因此银行是它的主要收入来源,比如中信银行,2014年度和2015年上半年,分别贡献了一诺银华将近一半的收入。


其次,整个催收过程不是简单的用“呼死你”软件,或者暴力催收,而是通过一些列的技术、流程手段来提高催债效率。公司有一套专业的催收系统、专门的清收团队,还有高效的清收流程。比如催收系统,公司自主开发了一套催收软件,这个软件事先汇聚一个敏感词库,同时对催收人员的催收电话进行全程监控,一旦说了不恰当的话,触及敏感词库,系统就会自动终止通话。再比如清收流程,每一个欠款人的信息数据,都要经过专业的分析和数据处理,形成相应的催收方案,派什么人去催收、用什么手段来催收都是有讲究的,比如哪种客户要先打电话催缴,哪些客户要先调查再打电话,不同职业的人也有对应的话术。


正是通过这种专业化的运作,一诺银华才发展迅速,现在年业务承接能力达到100-200亿元人民币,在2016中国不良资产处置发展峰会上,公司还斩获了“杰出企业奖”,受到市场认可。


总结


催债市场,现在看来还有种种问题存在,一诺银华虽然作为个例并不能代表整个催债行业的现状,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市场会朝着越来越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催收行业最缺其实就是规范,设立配套的政策法规,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另外,在催债行业鱼龙混杂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一个事实,中国催债市场的潜力巨大。周知以前讲过一期不良资产处置的节目,在那期节目中,提到中国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兴未艾,其实放大一点看,我们可以将催债理解成一种不良资产处置,处于爆发的前夜。


最后,作为我们每个个人来说,最好还是不要成为别人眼里的不良资产。在大数据时代,维护好自己的个人信用,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现在各种借贷平台兴起,每个人都能够更加轻易的借到钱,但是借之前,务必考虑自己的还款能力,不要轻易让自己陷入“负债经营”的状态。

让投资更简单


微信号:周知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