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见缝插针,挑起事端,分化对手

 新文化心思想 2016-12-09

寻准缝隙,伺机分化对手

在各种竞争中,对立的双方因实力不同,会有强弱之分。如果弱方不知进退,采取硬碰硬的方式,就有可能输得一败涂地;相反,如果能够避实就虚,躲开对方的锋芒,攻其弱点,就有可能扭转局势。

鬼谷子:见缝插针,挑起事端,分化对手

鬼谷子明确指出:“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意思是,自从天地之间有了“合离、终始”以来,万事万物就必然存在着裂痕,这是不可不研究的问题。在各种较量和斗争中,可以凭智慧找准对方的矛盾和空隙所在,然后乘“隙”而入,离间其内部关系,以赢得斗争的胜利。

鬼谷子:见缝插针,挑起事端,分化对手

在对方的实力很强,自己的力量不足时,就不要正面与他斗争,而要暗中下手。要从对手没有防备、意想不到的地方进攻。与对手硬碰硬,和对手的优势一比高低,不是智者所为。真正的智者会躲开对方的锋芒,巧施隐蔽策动术,致使其“缝隙”增大。这样不争即胜,不战而赢。

公元前260年,秦军大举北进,攻打赵国。老将廉颇率赵兵迎敌,秦、赵两军相持于长平。秦兵虽然英勇善战,但廉颇却坚筑营垒,迟迟不与秦兵决战。这样一来,两军相持近两年,仍难分胜负。范雎作为出色的谋略家,深知秦军如果想速战速决,必须设计除掉廉颇。于是,他沉吟片刻,向昭王献了一条奇妙的反间计。

鬼谷子:见缝插针,挑起事端,分化对手

范雎遣一心腹进入赵国,买通了赵王左右亲近的人,散布流言说:“秦军最惧怕的是赵将赵奢之子赵括,他年轻有为且精通兵法,如让他为将,就很难战胜。廉颇已老了,屡战屡败,马上就要投降了。”

赵王听了这番话,将信将疑。派人催战,廉颇仍行“坚壁”之谋,不肯出战。赵王于是轻信流言,顿时疑心大起,竟不辨真伪,匆忙拜赵括为上将,增调20万精兵,前往代替廉颇。

鬼谷子:见缝插针,挑起事端,分化对手

赵括虽为赵国名将赵奢之子,的确也精通兵法。但却不知变通,只会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而且骄傲自大。赵括来到长平前线,尽改廉颇往日约束,易置将校,调换防位,一时弄得全军上下人心浮动,紊乱不堪。范雎探知赵国已入圈套,便与昭王奏议,暗派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火速驰往长平。

白起一向能征惯战,智勇双全。论帅才,赵括远不能与白起相比;论兵力,赵军绝难与秦兵抗衡。两军交战,白起佯败,赵括大喜过望,率兵穷追不舍,结果被秦军左右包抄,断了粮草,团团围困于长平。赵军陷于重围达46天,粮尽援绝,士兵自相杀戮以取食,惨不忍睹。赵括迫不得已,把全军分为四队,轮番突围,均被秦军乱箭击退,赵括本人也被乱箭射死。

鬼谷子:见缝插针,挑起事端,分化对手

长平一战,秦军获得了空前的胜利,大大挫败了雄踞北方的赵国的元气,使其从此一蹶不振。

谋略的机巧在于,从敌人内部的矛盾入手,寻其裂隙,挑起事端,分化瓦解敌对势力,从而一举战胜敌人。

在竞争过程中,应善于观察分析事物矛盾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在敌人内部没有矛盾的时候,或者矛盾不明显的时候要善于制造矛盾,使之自相瓦解。利用或有意激化敌人之间的矛盾,从而化解自己和他人的矛盾。反之,对那些有利于敌不利于己的矛盾,则尽力使其缓和,直到清除矛盾。

鬼谷子:见缝插针,挑起事端,分化对手

一位公司管理者想要赶走被他视为眼中钉并对企业发展有滞碍的人,但这个人的根基深厚,如果一开始就直接把矛头指向这个人,势必会遭到反击。于是,不妨先不动声色地对其他部门进行人事变动或裁员,使公司的职员渐渐习惯这种冲击。然后,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这时候,经历了数次的人事变动,人们对后来的冲击已经麻木了,反抗的欲望弱了,事情就容易处理得多。

鬼谷子:见缝插针,挑起事端,分化对手

总之,隐蔽策动术是一种符合规律的高超谋略,我们应该根据情况的变化灵活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