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leafcho 2016-12-09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清代苏州藏家”系列学术展

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特展

展览时间:2016年12月13日至2017年3月12日

展览地点:苏州博物馆二楼书画厅、负一楼特展厅

展览内容:晚清苏州著名的收藏世家顾氏过云楼旧藏书画、古籍、碑帖、文房精品84件

关注古籍的人,不会不记得2012年北京匡时的春拍夜场。

当晚,几位重要买家,为的都是同一件拍品而来。

21点38分,这件拍品开拍。9028、9029和9008三张号牌格外引人注目——因为提前支付了5000万的保证金,这三张号牌是金色的。

起拍价是1.8亿元,9029号买家即刻应价。

买家们都很十分谨慎,出价迟缓,并遵循100万元的竞价阶梯加价。在近十分钟的胶着后,价格喊到了1.87亿。

就在拍卖师即将落槌之时,9028号买家出手了,叫出了1.88亿元的价格,其余两位竞拍者退出,落槌。

这件神秘天价拍品,便是宋刻本《锦绣万花谷》

宋刻本 《锦绣万花谷》

宋刻本 《锦绣万花谷》

宋版书在明代即按页论价,这部共计一百二十卷的《锦绣万花谷》更是自清代以来在藏书界便极富盛名。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大部头宋版书”,在当时刷新了中国古籍善本拍卖的世界纪录。

稀世珍本背后,隐藏着的是更为神秘的“过云楼”

拍卖过后,“过云楼”名重一时,广为世人所知。

12月13日起,苏州博物馆将汇聚84件过云楼藏书画、古籍、碑帖、文房精品,呈现年度压轴特展——“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

苏州博物馆为这场特展已周密筹划数年,成功召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苏州图书馆、苏州市档案馆、常熟博物馆等国内9家文博机构的的顾氏收藏,内容涵盖了宋、元、明、清历代的书法、绘画、古籍、碑帖及文房用品、顾氏一门手迹等。

《锦绣万花谷》以外,扬无咎《四梅图卷》、明拓《曹全碑册》(“因”字不损本)、沈周《杏花图》、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唐寅《王公拜相图》等,每一件的期待值都极高。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在苏州,买上四元门票就能进入怡园——苏州人都知道,这是赫赫有名的顾家花园。

如今,怡园被围墙隔了起来,不熟悉的游客要找过云楼还得花些功夫,苏州河边干将路上另外开了门可以直接进过云楼。

“顾氏过云楼”,向来以庋藏宋元以来书画名迹、佳刻名抄、珍秘善本而名重江南。

现在我们所见的过云楼已重新装修一新,正门门楣高悬“过云楼”三个大字。

过云,过眼云烟也。

名字灵感得于苏东坡为王诜所作《宝绘记》:

“书画之于人,子瞻氏自为烟云过眼者也。”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过云楼

取这个名字的,正是过云楼第一代主人——顾文彬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顾文彬在老家苏州买下了好几块地,为自己改建养老之所,那年,他六十三岁。

自小,顾文彬受父辈影响,对书画就极感兴趣。他的父亲顾大澜虽是普通“工薪阶层”,却雅好收藏,这一爱好影响了顾家一代又一代。

也难怪,顾文彬在一封家书中提到建造过云楼的设想说,自己一直以来就想造一间“小天一阁”。

痴迷于古代书画的顾文彬,一生搜求古迹,藏有数百件之多,其中不乏传世珍品。

过云楼落成的第六天,他就辞掉了宁绍道台的官职,专心书画收藏与整理。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顾文彬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顾沄《怡园图》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顾文彬对联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胡芑孙、任薰《吴郡真率会图卷》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楚游寓目编》

人到晚年,顾文彬精选了自己所藏书画二百五十件,编纂成了十卷《过云楼书画记》

书中详细记录了顾文彬定下的庋藏法则,这是顾氏代代相传、心照不宣的规矩:

“一书画乃昔贤精神所寄,凡有十四忌庋藏家亟应知之:霾天一,秽地二,灯下三,酒边四,映摹五,强借六,拙工印七,凡手题八,徇名遗实九,重画轻书十,改装因失旧观十一,耽异误珍赝品十二,习惯钻营之市侩十三,妄摘瑕病之恶宾十四。”

据说,这十四条规矩一开始就被表示在过云楼门楣之上,以警示子孙后代,可见顾氏对收藏、对书画之严谨、敬畏。

就连自家的孩子也很少能看到这些过云楼里的珍藏,顾文彬的玄孙顾笃璜回忆,当年家里书画他就看得不多,因为大人们怕经常性的翻看对书画、善本古籍会有影响。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过云楼书画记》(不分卷)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过云楼日记》(不分卷)

到了顾氏第三代顾麟士,这才真正将过云楼藏书画推向了全盛时期——

顾文彬的几个儿子与孙辈里,数顾麟士最有才气也最有这方面天分。他传承了顾文彬的三分之一遗产,逐渐将过云楼藏书画充盈至千余幅的规模;不仅如此,过云楼也成为苏州城极负盛名的大型藏书楼,集藏宋元旧刻、精写旧抄本、明清精刻本、碑帖印谱等800余种。

像祖父那样,顾麟士也编纂了六卷《过云楼续书画集》,在自述中他这样写道:

“予家自曾王父以来,大父及仲父、先 子咸惟书画是好,累叶收藏,耽乐不怠。溯道光戊子 (1825)迄今丁卯(1927),百年于兹。唐宋元明真迹入吾过云楼者,如千里马之集于燕市。”

一时间,苏州便流传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说。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顾麟士在怡园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古本兰亭册》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明拓曹全碑册》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古今杂剧三十种》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桃谷遗稿》一卷

最难的,是乱世里的日子。

如何护这些珍藏周全,成了顾家焦虑的大问题,回忆起来,也是呕心沥血的一段日子。

七七事变之后,日寇对苏州进行疯狂轰炸。怕家中书画遭殃,顾家将家里所藏最珍贵的一部分书画、古籍先存入了上海银行保险箱,还有部分跟着他们转移。

顾家至今还流传着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哭笑不得的故事。

1938年,顾家正往上海逃难。

为难的是,车只有一辆,装了书画古籍之后,就坐不下人了。

几番纠结之下,顾麟士的三儿子顾公雄决定让文物先往上海走,把两个儿子笃璋、笃球留在了常熟汽车站一家小店的阁楼上。

文物安全送达上海之后,顾公雄可算松了口气,上海的亲戚见了面奇怪:“孩子呢?”顾公雄这才大腿一拍想起来:“喔唷!还在汽车站!”

从此,亲戚朋友在饭桌上提起此事总是失笑,这真是只要书画,连儿子都不要了!

这桩“笑话”也足可见顾氏一代代对文物与艺术的热爱,动乱的年代,他们从不轻易变卖家中藏品,即便在上海度日艰难,也宁愿节衣缩食。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陈洪绶、胡华鬘《梅竹山水册》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王鉴《梦境图轴》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王翚 《水竹幽居图卷》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文徵明 《湘君湘夫人图轴》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为了保护富甲江南的书画收藏,这家人连儿子都落在小卖部了

吴宽 《行书种竹诗卷》

抗战胜利后,顾家人终于能回到过云楼。

所幸的是,日军并未发现顾家地窖,但地窖也因大面积进水让装有书画的白铁皮箱生锈,导致书画霉变,大量书画古籍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令人扼腕。

顾公雄临终前,决定将过云楼书画捐赠给国家。

他病逝后,妻子沈同樾和子女们在1951年、1953年两次捐赠了393件书画、明刻善本和罕见稿本10多部。

赵孟頫《秋兴赋》、陆游《溪山图》、张渥《九歌图卷》、徐渭《花卉卷》等宋元精品,以及沈周、文征明、恽寿平、清初四王等名家珍品,不胜枚举,大大丰富了上海博物馆的馆藏,和苏州潘家捐给上博的大克鼎、大盂鼎一同,几乎可说是构成了上博的“半壁江山”。

这两次捐赠所得的万余元奖金,顾家也全数捐赠,第一次拿来支持抗美援朝,第二次全部捐给了街道,支持发展生产。

到了1960年,苏州博物馆成立,时任苏州博物馆副馆长的顾公硕——顾麟士幼子,又再次无偿捐赠了家中珍藏的124件文物。

如今再读那句话,似乎更理解了。

书画于人,过眼云烟尔。

这些倾注了几代人心血的珍藏,在他们有限的生命里,如烟云,可最终留下来的东西,是更为珍贵的,亦是无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