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分析 | 高净值人群和中产阶级家庭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尚保客 2016-12-09
对于高净值家庭,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不仅可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也能为未来的养老生活做好充足准备,保证原有的生活品质。
  案例分析
  赵先生,52岁,在自己创建的企业担任董事长,税后年收入48万元,年终奖12万元;赵太太,48岁,在某外企担任高管,税后年收入35万元,年终奖10万元;孩子18岁,大学一年级在读。
  赵先生一家的月生活支出1.2万元,每月准备500元医疗费用。儿子每年的教育费用3万元。双亲赡养费每年6万元,全家外出旅游费用每年3万元。
  赵先生一家热爱收藏,多年来,家中收集了不少藏品。赵先生喜爱收藏字画和瓷器,赵太太喜欢收藏书籍、邮票和钱币,在父母的熏陶下,赵先生夫妇的儿子也热衷于此。通常,每年家中的年结余资金充裕时,若遇到值得入手的藏品,夫妻二人都会取出一笔资金用于购买藏品。截至目前,家中藏品所投入的资金已达240万元,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藏品市值490万元。
  目前,家中有现金5万元,货币基金10万元,3年期国债10万元,1年期定存10万元,1年期美元存款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0万元左右,在2007年银行首次对外销售实物金条时购入了1000克,购入价18万元,按照目前的市场现状,该黄金资产市值25万元。家中有一辆汽车,目前的折旧价格在20万元左右,目前居住的三室两厅的房产价值260万元。赵先生家庭无负债,夫妻双方均有五险一金。
  家庭财务状况诊断
  ▲表1  赵先生家庭资产负债表
  从表1来看,赵先生家庭总资产850万元,其中房产、藏品及家用车三者合计价值为770万元,占比90.59%;其余可快速变现的资产合计80万元,占比90.41%。虽然赵先生家庭资产总量较大,但从资产构成来看,资产流动性较低。
  ▲表2  赵先生家庭收入支出表
  从表2来看,赵先生家庭的留存比例为74.29%,且无任何负债,家庭储蓄能力较强,为今后投资创造了较为充足的空间。
  目前,家庭每年结余资金78万元,至赵先生儿子留学结束有8年时间,在此期间可积累资金624万元,加上家中的总资产850万元,资产合计1474万元。由于赵先生家的资产量较大,建议通过保险等方式提前将应税财产转换为免税财产。
  家庭理财目标
  ●第一,为儿子筹备大学毕业之后在香港深造4年的留学费用,预计100万元。
  ●第二,夫妻二人继续投资藏品,一方面满足兴趣,另一方面也可获取长期利润。
  ●第三,8年之后,待儿子学成归来,将企业转赠给他,夫妻二人提前退休,享受晚年生活。
  理财规划建议
  1.应急准备金
  赵先生目前家中有现金5万元,货币基金10万元,合计15万元。根据目前赵先生家庭的生活水平,6个月的支出为13.5万元,现有流动性资金足以满足家庭所需的紧急预备金,无须调整。
  2.留学资金
  如果想为儿子办理香港的留学手续,需开具存款证明。目前,家中的定期存款及国债合计40万元,预计需补充至100万元。目前,赵先生家每年的结余资金为78万元,可从其中拿出60万元,存入3年期国债,合计100万元。
  一方面,这100万元可用于开具赵先生儿子留学的存款证明;另一方面,这部分资产可作为8年的学费。此外,年结余中剩余的18万元可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以实现资产增值。
  3.保障规划
  目前,夫妻二人均有五险一金,但未配置商业保险。由于夫妻双方是家庭目前主要的经济来源,因此应重点考虑赵先生夫妇的保障规划。
  建议赵先生夫妇均配置万能险,附加重疾险和意外险。一方面,当被保险人达到退休年龄时,可将万能险转换为年金保险,每年提取相应的费用用于赵先生夫妇的养老生活所需;另一方面,赵先生一家热衷于收藏,在遇到合适的藏品时,可利用万能险的现金价值,购买藏品。
  目前,赵先生夫妇的年收入合计为105万元,年保费支出应控制在年收入的10%~15%,则赵先生夫妇每年的保费支出在10万~15万元。根据家庭现有的年结余情况,足以实现此项规划。
  年结余78万元,至赵先生儿子留学结束有8年时间,在此期间可积累资金624万元,加上家中的总资产850万元,资产合计1474万元。由于赵先生家的资产量较大,建议通过保险等方式提前将应税财产转换为免税财产。
  4.养老规划
  按照现有生活水平,预计赵先生夫妇未来所需的养老费用在600万元左右。其中,社保和商业保险可满足部分养老所需,其余的需自行筹划。
  在完成儿子的留学规划及夫妻二人的保障规划后,可将年结余资金中的30%存入银行定期存款,30%用于购买银行产品,20%用于基金定投,剩余20可考虑购买P2P网贷等高收益产品,以实现资产增值。待赵先生夫妇退休后,这部分资产的本金及收益可作为社保及商业保险的补充,一并用于夫妻二人的养老生活所需。
  下面介绍中产阶级家庭如何做资产配置
  身边的朋友得知我去年拿到CFA并且又创办了对冲基金后,纷纷向我祝贺,随后开始询问我关于家庭资产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资产该如何配置?市场上产品这么多,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每种产品该买多少?房子又涨价了,是不是继续购置房产?
  我也陆续以朋友的名义给很多家庭或者个人提供了针对他们不同情况的投资理财建议和家庭资产配置建议,在这里总结一下,希望对广大朋友有所帮助。本人虽然处在美国,但是文章的投资理念和资产分配逻辑大部分同样适用于中国。
  先看两个生活中真实的例子:
  家庭a:夫妻结婚一年,年龄27岁左右,宝宝刚出生5个月,丈夫年薪10万美金左右,私营企业,妻子因为生孩子之前辞去了年薪5万美金左右的白领工作,目前家里一套房,有贷款。妻子之前做过助理交易员,帮助老板进行一些大宗商品交易,丈夫对金融市场不熟悉。
  家庭b:夫妻两人结婚10年,年龄40出头,孩子高中在读。丈夫之前创办公司国内上市,家庭基本上财富自由,房产自住一套,投资三套,每年有固定房租收入6万美金左右。房产均无银行贷款。夫妻两人无金融背景,对金融市场不太熟悉,也不愿意进行主动理财。
  由于都是多年的朋友,他们也比较信任我,所以对家庭资产情况都告知比较详细。首先跟两个家庭详细了解资产情况,工作情况,风险偏好等情况。根据a和b两个不同的家庭,我给他们的建议也不同。文章的末尾我会给出两个家庭的配置情况。在这之前我们先看在理财和家庭资产配置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概念:
  投资期限和风险承受能力
  假设按照工作开始有收入之后开始理财,一般来讲,一个普通人大学毕业开始工作时22岁或者研究生毕业25岁开始工作。我们可以简单的把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
  25岁到40岁这个阶段是财富初期积累阶段,刚刚开始工作,随着在公司工作年限增长,职位得到提升,工资也会越来越高,这段时间从一生来看投资期限比较长,风险可承受能力很强。(注意我这里并不是用的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是客观来讲,风险偏好完全是主观因素)
  41岁到65岁是财富增长阶段,在大型企业工作的一般会做到中层或者私营企业中上层,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是时候思考退休后的生活,投资期限偏中期,风险承受能力较强,但相对于第一阶段较弱;
  66岁到90岁大多数人选择在60岁以后退休,开始享受退休生活,失去赚钱能力,主要指的是工资收入,只能依靠退休金或者年轻时攒下的钱的投资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投资期限也仅仅剩下20年左右。
  家庭a:夫妻都比较年轻,处在上述投资期限的第一个阶段,总体来讲,整个家庭理财投资期限较长,风险承受能力很强。
  家庭b:处在中间位置,相比较对于a家庭来讲投资期限较短,风险承受能力较强,但是比a家庭稍弱。
  风险偏好
  风险偏好一般是从投资人主观角度来看,下面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第一种情况,你有80%的概率获利得到100块钱,第二种情况,你有20%概率获利得到400块钱。从数学期望角度来看的话,两种情况期望收益是一样的,都是80块钱。情况1 =80%*100=80;情况2= 20%*400=80。比较保守的人会选择第一种,比较喜欢冒险的人会选择第二种。在投资里面可以分为两类人,一类人是风险偏好型,一类人是风险厌恶型。选第一种的我们称之为风险厌恶型投资人,选第二种的称之为风险偏好型投资人。在投资过程中,风险厌恶型投资人会选择风险较小的资产进行投资,比如债券;风险偏好型投资人一般会选择收益率风险大的资产进行投资,比如股票,外汇,大宗商品,金融衍生产品等。
  家庭a妻子之前做过大宗商品助理交易员,对金融市场产品有一定了解,夫妻两人都属于风险偏好型投资人。
  家庭b夫妻两人都是技术背景,对金融市场产品不是很了解,由于年轻的时候在股市亏过钱,不再相信股市,对股市有抵触,目前所有的资金都在房产,理财产品和债券类投资产品。他们属于风险厌恶型投资人。
  投资品种
  现在市场上可以投资的产品无非是下面几种:股票,债券,黄金,房地产,大宗商品,外汇,金融衍生产品,风险投资和私募投资等。
  外汇,金融衍生产品,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是一般投资人很难触及到或者比较复杂的投资产品,我在这里就不着重推荐。我们主要看股票债券,黄金,地产,大宗商品。
  下面先看一下美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市值情况:
  截止到2015年中旬,整个美国债券市场的市值达到了$39.4B美金,也就是39.4万亿美金,债券市场的市值是股票市场市值的1.4倍,整个美国股票市场市值在$24.6B左右,这个数字什么概念?给大家举几个例子。美国股市市场比中国,日本和欧洲三个国家和地区股市市值加总起来都大;中国a股股市65万亿人民币左右,相当于$10B左右;中国2015全年GDP在64万亿人民币,接近$10B;美国2015年全年GDP在$18.6B左右。
  我们再来看股票债券和黄金在过去200年内的历史回报情况:
  假设196年以前,分别投资1万美金到股票,债券和黄金,196年后,投资于股票的1万美金将变成56亿美金;投资与债券的1万美金将变成800万美金;投资于黄金的1万美金相当于2万6千美金。通过对比可见投资股票的收益要比债券和黄金高出很多。
  过去两个世纪里,投资股票的年化平均收益率(通货膨胀调整后)约为7%,投资债券年化平均收益率为3.5%。
  大宗商品师周期性比较强,目前来看,整个大宗商品市场仍处于低位,就目前来说长线投资人可以配置少量大宗商品。
  全天候策略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BridgewaterAssociates(AUM$160B,管理1600亿美金资产)创始人Dalio对普通投资人的投资建议和投资策略,TonyRobbins采访了Dalio关于全天候策略阐述,写在了他的一本书里MONEY:MASTER THE GAME。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这本书,作者也将Dalio的全天候策略进行了回测,即使在2008年的时候整个市场跌了50%左右,但是全天候策略仅仅跌了3.94%!Amazing!是不是!
  Dalio说四种经济情况下可以影响资产的价格,对经济学基本概念不懂得朋友建议读一下曼昆经济学原理。
  1.    通货膨胀
  2.    通货紧缩
  3.    经济增长加速
  4.    经济增长放缓
  四种经济情况下会最终影响这些投资资产价值的涨跌:
  1.    超预期的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
  2.    通货紧缩
  3.    超预期的经济增长速度
  4.    不及预期的经济增长速度
  下列图标展示了在何种情况下哪种资产表现最好:
  如果对上述复杂经济情况判断不清楚的可以偷懒,看下面图表:
  这是Dalio的投资建议:
  30%配置股票,40%配置长期国债,15%配置中期国债,7.5% 配置黄金,7.5%配置大宗商品。
  这是我的改良版:
  30%配置股票,40%配置长期国债,10%配置中期国债,5% 配置黄金,5%配置大宗商品,5%配置风险投资或者私募股权投资,5%配置房地产。整个策略的好处是资产更加分散化,风险相对来说更小,也添加5%风险投资或者私募股权投资说不定可以为投资回报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我们的基金的全天候策略产品会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整。
  关于房产
  为什么我单独把房地产拿出来说,因为不得不说中国人实在是太热爱房地产投资了。有了钱,有了积蓄后,第一件想到的事情就是购置房产。我的观点是,房子一套自住,再加一套可以度假的房子即可。来看几个例子:
  朋友a,原来在国内做传统行业,积累了一定财富后开始来美国做风险投资,房产国内美国都有,之前在跟他的交谈中了解到之前有朋友忽悠他在马尼拉买了一套房子,还雇了管家帮他打理,他一年去不了一次。管家还经常打电话烦他,所有房子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经过他同意,他也是烦的不行,房子自从买了之后一直闲置。后来我建议他直接把房子卖掉,先不说未来能不能增值,每年房子维护维修费用,雇管家打理的工资费用,因为大大小小繁琐的事情都要来烦他。
  朋友b,国内上市公司早期员工,拿了很多股票,目前国内企业上市公司中市值应该排前三。卖了股票后,他老婆就想买房子,杭州买了好几栋后,还要去上海买。我的建议,房子这么多无论是自己住还是投资都够了,况且房价这么高,现在去接盘的概率比未来增值的概率大,房子这个投资品种如果买在了高点,也有可能一套套个七八年,流动性还比较差。
  朋友c,也是文中提到的b家庭中的朋友,家庭背景就不多介绍了。他有做房地产朋友建议他把住在硅谷湾区(贴湾区图)的房子卖掉,去买佛罗里达的房子。幸好,我及时制止了。湾区本身房价就是处在整个美国的前列,主要原因是位置好,气候好,基本上科技公司总部都位于湾区,当然这里还有著名的沙丘路SandHill Road,世界上最顶级的风险投资和私募公司所在地。我之前发过一篇帖子关于湾区的房价,大概思路是目前来看湾区房价上涨空间有限,但是下跌空间也是有限。我跟朋友说,你去了佛罗里达,也没有什么朋友,想吃点中餐可能要开好几个小时,夏天的时候非常热,所有的朋友也都在湾区,你去买了房子就跟你老婆小两口过日子吗?后来他也听从了我的建议,及时停止卖硅谷房买佛罗里达房的冲动。
  朋友d,是深圳某房产中介销售,在深圳房价起来之前屯了好多房,现在基本是亿万富姐了。这种案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首先你有钱付首付,其次你有魄力,然后你对整个房地产行业嗅觉比较灵敏。如果有条件投资股票债券等流动性好的产品,我是不建议大部分资金去投资房地产的。
  下面我们来先看一张图下美国住宅地产过去100年的价格指数:
  过去112年,美国住宅房地产价格平均每年涨幅只有3.1%,仅仅比每年的通货膨胀率3%高一点。
  我最喜欢给大家看图,直白,简单,易懂:
  下图是1988-2013年投资房地产和投资标准普尔指数回报的对比。
  下图是1975年以来到2015年房地产价格指数和标准普尔指数的回报情况:
  下图是1928-2008年投资美国住宅和股票市场回报的对比:
  下面这个图表更加简单直接,直接给的投资回报:
  这里总结一下直接投资房地产的一些额外的支出:
  买房之前的费用:除了支付房地产全款之外,还要支付买房子之前需要支付的房屋检查费用,房屋估价费用,支付给房产交易中心Titlecompany 的费用等等。
  利息费用: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就知道我们贷款买房需要支付的利息到底有多少。一栋100万美金的房子,假设银行利率是5%,30年固定按息还款,基本上30年下来付的利息也要100万美金左右。
  税和保险:在加州地区,房产税一般1.15%左右,也就是100万的房子,每年支付房产税1万多;100万房子一般一年保险在1000-2000美金左右,当然房子的位置,房子的新旧程度,以及保额不同保险费用也不相同。
  房屋维修费用:如果你买的是新房恭喜你,前期你会省下一些钱。如果你买的是老房子,至少要简单装修一下吧,房子内外刷漆,如果房顶有问题要进行屋顶改造,所有家具要换要维修的,或者简单做一下房屋内部改造。我之所有把家具列出来,其实并不是想说美国家具家电多贵,而是美国人工成本太贵了。举个例子,之前我们家里换了个抽油烟机,油烟机800美金,安装费用650美金,这不是个坑嘛。请注意,美国买家电不是像国内一样免费安装哦,都是需要自己或者额外支付费用请别人帮你安装。
  卖房子支付费用:在美国一般来讲,房子的买方和卖方都会找自己代理的中介,一般是由房子的卖方支付,总共需要支付房子成交金额的6%,买方代理拿3%,卖方代理拿3%。
  所以对房地产投资,我的建议是自住一套,度假房一套,可以适量投资一些房地产基金,REITS。
  最终的投资建议:
  家庭a:留存现金15%-20%,未来20年内除了付完现住房子房贷,可以再额外购置一栋房产。工资收入抛去家庭生活必须开支外40岁以前可以都将钱投资到股市进行定投,少部分可以投向债市,股市和债市比例大概80%:20%,当然可以按照我上面的策略进行黄金大宗商品和私募的投资。40-60岁之间,整体资产要从股市要债市转移,这段时间内股市债市比例大概60%:40%。60岁以后,债市投资要占到80%,甚至90%。
  家庭b:留存现金10%,房地产不需要再购置,目前总资产中股票和债券投资比重可以在60%:40%,可以有部分钱投资风险投资,他也是我们普锐资本的投资人,他同时也决定投资我们家公司的风险投资基金。60岁以后,债券投资要占到80%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