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家族三代人的摄影情缘

 七里山人 2016-12-09

一个家族三代人的摄影情缘

——纪念摄影诞生200年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1579
     蔡文魁的第三个儿子蔡明祥1963年高中毕业后就子承父业从事摄影,他技术精湛,操作座机潇洒自如,作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蔡文魁 摄
    蔡明刚肖像 1970年,蔡文魁 摄
    风华正茂的蔡文魁 佚名 摄
    蔡氏位于华宁县老城塘子心西侧的祖屋,宁州第一家照相馆就诞生在这座两层小楼里。
    近日,在蔡氏祖屋的小楼二层,蔡明祥、蔡明伦两兄弟手执残缺不全的“焕章艺术人相馆”牌匾感慨万千。
    用6张底片将一个人的肖像合在一张照片上的暗房特技作品 1962年9月,蔡明祥 摄
    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滇越铁路盘溪火车站 蔡明伦 摄
    蔡文魁的孙女蔡梦霞在通海开设的影楼“阳光季节”。
    蔡氏第三代摄影师蔡曼丽(右)是蔡明林的二女儿,在自己创办的“花样年华”时尚影楼为顾客拍照,她已有23年的摄影经历。
    南盘江雪景 1983年12月,蔡明伦 摄
    初步人生 德国法兰克福,2013年7月,蔡影 摄
    1934年的初夏,滇南小城宁州一位爱好艺术的少年经盘溪搭乘滇越铁路的小火车北上昆明,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寻找未来生活的出路。
    这位少年名叫蔡文魁,刚刚初中毕业。对于一个17岁的少年来说,外面的诱惑是多么强烈,他自己也想不到,这一走,竟改变了一生的命运,自己的一生竟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昆明,蔡文魁找到一家叫“镜明”的照相馆学徒,他的聪明能干深得老板赏识,三年后出师谢绝了店主的挽留,返回故乡创业。
    1937年秋,蔡文魁在昆明购买了一台德国产林哈夫(Linhof)双轨座式技术相机和与之配套的附件,在塘子心西侧的祖屋开办了宁州第一家照相馆,取名“焕章艺术人相馆”,焕章是蔡文魁的艺名,彼时的塘子心是宁州城的中心地带,人流熙来攘往,热闹非常。蔡文魁有文化、技术好、人缘好、讲诚信,相馆经营得风生水起,养活一家。
    上世纪50年代,在公私合营中,蔡文魁的“焕章艺术人相馆”变身为“华宁相馆”。蔡文魁与摄影相伴30年,1967年被调离照相岗位,1986年卒于华宁,享年69岁。在蔡文魁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代摄影家立足现实、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用摄影反映祖国的乡村、城镇风貌的奉献精神,以及他们朴实无华又精炼老到的摄影艺术语言风格。可以说,这是那个特殊年代里普遍的摄影风貌。
    蔡文魁一生育有五男二女共七个子女。在他的影响下,五个儿子个个会照相,人人子承父业开相馆。在远离照相行业十多年后的上世纪80年代,蔡氏第二代、第三代摄影人又重新开办自己的影楼相馆。蔡文魁的大儿子蔡明刚,一直在华宁县城、盘溪从事照相36年;二女儿虽然没有从事照相,但她是华宁第一个女电影放映员;三儿子蔡明祥,六十年代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华宁从事照相23年;第四个儿子蔡明林经营迎春相馆24年;第六个儿子蔡明伦,一直在华宁、玉溪等地从事照相制版和摄影创作,创办了明伦包装设计公司,为本土企业和产品提质升级贡献智慧;第七个儿子蔡明诚改革开放初期也从事照相。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蔡家第三代中先后涌现出蔡俊、蔡曼丽、蔡梦霞、蔡飞、蔡影等一批摄影人,他们先后在华宁、通海、玉溪等地开办以“水晶之恋”、“花样年华”、“阳光季节”等命名的影楼、相馆。与第一代摄影人不同,中间层的蔡明伦对摄影痴迷于上世纪80 年代,彼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摄影的春天也来临了,在风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沙龙摄影热中,蔡明伦开始用镜头描绘水乡田园柔美的沙龙韵味。说到沙龙摄影,由于其唯美与画意风格特征同中国的文人画等传统接轨顺畅,自摄影术传入中国后,在上世纪初叶即在中国扎根,新中国成立后,沙龙风格由于其“小资情调”,与革命现实主义主流格格不入,一度受到批判与封杀,而改革开放后则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
    作为70后、80 后的蔡家第三代,摄影青年蔡俊、蔡梦霞则与时俱进,钟情于当代观念摄影和后期创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照相更加容易,摄影愈加简单,影像在海量生成和海量删除后,并没能给我们留下多少真正的好作品。随着中国摄影与国际交流的广泛,包括当代世界摄影潮流中的观念艺术也成了青年摄影人的时尚追求。蔡明伦的女儿蔡影,专业是动漫设计,大学毕业后就被在华的外企看中,曾到德国法兰克福工作,现在移居柏林,相机一直不离其身,她从来没有离开过摄影,作品被欧洲的主流摄影媒体采用。蔡氏三代人,与摄影结缘并坚守至今,他们一直享受着摄影这一现代文明带来的恩泽。
    从1816年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斯拍摄出世界第一张照片《窗外的风景》算起,迄今恰好200年。其间,摄影给我们带来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从未停止,值得纪念。
    与蔡氏前两代摄影人不同,第三代摄影人更注重和关注自我的表达,而不拘泥于旧有的审美模式,尽管还有在思想观念与表现形式上的不成熟,但其所彰显的个性化与实验精神则是突出与鲜明的。蔡氏近百年的摄影命运,从一个侧面生动展示了一幅中国现当代摄影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