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稿:岳姓发祥地考证

 精忠阁 2016-12-10


鉴于《中华岳氏统谱》续编编纂工作之需,《中华岳氏统谱》主编岳喜高、副主编岳建民,先后于2014年7月5日赴山东泰安、宁阳,2016年11月17日至19日赴山东济宁金乡、菏泽巨野,对岳姓发祥地进行了专题实地考证,并根据和结合历史文献及有关资料介绍加以整理,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仅供参考。


一、岳姓得姓及发祥地有关历代文献

 (一)《中华岳氏统谱》“岳姓溯源”中记载:……岳氏由四岳始,盖因官以命姓云。……在虞舜时,伯夷为秩宗,胙四岳。又佐禹治水有功封吕侯,侯河南汲郡。伯子遂以国为吕氏,仲子官太岳,即为岳氏,此得姓之由也。……得姓地点:据炎帝氏族迁徙的地点而定,应为山东曲阜周边地区。……

(二)据《国语·周语下》,在舜时,由于大禹和伯夷治水的巨大功劳,帝舜对二人给予了特别的嘉奖,对大禹:“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对伯夷:“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

(三)成书2400年左右的《山海经·海内经》中记载:“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di)羌(qiang),氐羌乞姓。”《吕氏春秋·尊师篇》:“帝颛顼师伯夷父。”可见,大岳族的兴起当在黄帝之后,颛顼之前。

(四)成书于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的古籍《古今姓氏书辨证》载:岳氏,“四岳之后,今南方有之,望出山阳。”

(五)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著《百家姓辞典》中说:岳姓以官为氏,望出山阳。

还有姓氏学者考证认为,岳家得姓时间较早,是在4000年前的夏禹王时代,发祥地是山东泰山附近。

岳姓得姓及发祥地有关历代文献和传说较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上五种。

二、大禹治水的主要区域



据查,有关大禹治水主要区域的说法繁杂。但理顺归纳主要有:


  1、约在现在的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

 2、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一书,以大禹治水的故事为依托,按“九州”的地理区域,对中国的山脉、河川、疆界、贡赋等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大禹为便于治水,把整个治水地域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九个大州。

 3、在今山东禹城和聊城县一带。

4、传说中的龙门,在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黄河至此,两岸峭壁陡立,非常险峻,相传这里是大禹凿开的,所以龙门又称禹门口。但按夏代的施工技能程度,绝对完成不了这么大的工程。

 5、大禹治水,治的并不是滚滚的长江、黄河之水,那时的洪水真实是海侵,就是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到陆地上来。这是世界性的,所以很多民族都有被洪水所淹的传说。洪水退后,地上一片淤泥,不加以管理,就不方便耕种。大禹所管理的,恰是这耕田间沟渠的治理。这和孔子所说的“全力乎沟洫”是大致契合的。《孟子.滕文公》中说:“当尧之时,洪水横流,众多于世界。”“当尧之时,水逆行,众多于中国。”中华大地上的江河,大都是发源于西部,滔滔东流。不管水洪水小,都不会是“横流”、“逆行”,只要在海侵时,海水由东向西倒灌,才会呈现“横流”、“逆行”的景象。

 6、当代学者侯仰军在《考古发现与大禹治水真相》一文中提出:大多数先秦文献都提到了泛滥成灾的洪水,提到大禹治理洪水并划分九州,讲长江、黄河的各处险要为大禹开凿水道留下的遗迹。结合文献与考古资料,本文认为,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大禹是不可能治理黄河、长江的,所谓大禹治水不过是把济、濮流域的洪涝排泄出去而已,大禹治水的活动范围不出今天的豫东、鲁西南地区。据载,今豫东地区古时亦有淮水。《春秋经》僖公十六年云:“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于淮。”同年《左传》则云:“会于淮,谋鄫,且东略也。城鄫。”杜预曰:鄫,“郑地,在陈留襄邑县东南。”即今(河南)宁陵县南,古睢水之阴。鲁僖公所会诸侯,其国均在今淮河之北,绝大部分在黄河两岸,且又由濮而“东略也,城邯”,则此淮当流经陈留一带。这一地区的河流,自古均由西北流往东南,故此淮水约过商丘南。春秋时宋地有睢水,过陈留北、商丘南,东入泗,如果近鄫之淮不是一条与睢水并行且相去不远的河流,就很可能是睢水之别名。以上江、济、河、淮四渎之内,属《禹贡》“兖州”之地,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泰山以西,濮阳以东,聊城以南,商丘以北,即豫东、鲁西南地区。

    7、《宁阳与大禹治水》一文中说:“宁阳北临汶水,而大禹治水范围显然包含汶泗流域(一说为其中心区域)”“近现代学者王国维、顾颉刚、杨向奎等均认为夏代的中心区域在今山东省。”“夏朝的统治中心,从种种迹象判断,前期在黄河下游,以山东地区为主;大概自少康中兴以后始迁到黄河中游,以河南、山西一带为主。目前夏代城址在山东已有发现,地点就在城子崖。”“古汶水,今称大汶河。发源泰莱山区,汇泰山山脉、蒙山支脉诸水,自东向西流经莱芜、新泰、泰安、肥城、宁阳、汶上、东平等县、市,又经东平湖流入黄河,全长208公里,流域面积8536平方公里。自泰安大汶口至东平县戴村坝为中游,戴村坝以下为下游,现为大清河。”“《史记·夏本纪》载,大禹治水,重点治理了九条河流,称为九川,济水为其中之一。《孟子·滕文公上》载:禹疏九河,瀹济、漯二水,引流入海。《尚书·禹贡》中记青州贡道“浮于汶,达于济。并记有大禹治理济水的过程云:导沇(兖)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可见汶水作为济水的重要支流,是“导济入海”不可或缺之环节,显然应在大禹治水范围之内。而汶水流向与诸水迥异,是由东向西,并没有遵循“水向东流”的常规,大禹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使其汇入济水,奔向大海。从此汶水湍流不再横溢,舟楫畅通,成为青州、兖州向京都朝贡的重要通道。”“关于汶河倒流的一些民间传说,如《齐鲁民间故事选》(18)中的《汶河古渡》、《泰山传说》(19)中的《汶河倒流》等,也是这种心理的反映。”“综上所述,大禹曾治理汶水,导汶入济,早已被人们认同,并在汶水两岸千古流传。”

    2002年春天,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的专家无意中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发现了一方出土于山东宁阳地区的西周中期的青铜盨。这个高11.8厘米,口径24.8厘米的青铜盨,被命名为遂公盨。内底刻有铭文10行共计98个字:“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乡(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沬(贵)唯德,民好明德,寡顾在天下。用厥邵(绍)好,益干懿德,康亡不懋。孝友,訏明经齐,好祀无(废)。心好德,婚媾亦唯协。天厘用考,神复用祓禄,永御于宁。遂公曰:民唯克用兹德,亡诲(侮)。”全铭书法古雅秀美,于整齐匀称中求变化,保存情况良好,只在第四、五行下端,范铸时造成缺损扭曲,以致第五行末一字难于辨识。铭中有几个字,研究者有不同意见,如“差”、“地”、“寡”、“御”等。对于此类古奥铭文来说,看法有异是正常的。其中关键,是“遂公”的“遂”字。李学勤认为此盨为真品,“遂”字当依吴大澂等人之说,是“燧”的异文,读为遂国的“遂”。因将此盨定名为“遂公盨”。并指出“遂国在今山东宁阳西北,传为虞舜之后,春秋鲁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81年)被齐所灭。作盨者是西周时的遂君”,认为“过去著录的古文字材料,有关禹的很少,只有秦公簋提到‘禹迹’,叔夷镈、钟述及成汤伐夏,‘咸有九州,处禹之堵(都)’。至于治水的事迹,乃是第一次发现。秦公簋等都属春秋,遂公盨则早到西周,成为大禹治水传说最早的文物例证,这对于中国古史的研究有很大的意义。”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兼首席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李学勤教授和不少专家一起对该盨进行了一次鉴定,并且得到了一个惊人地答案,该盨铭文上记载的,正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对于史学界来说,这个消息无疑具有相当重的分量。“因为在此之前,史学界对于大禹的争议非常多,尤其是大禹是否确有其人,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的张磊博士解释道:“一种观点是大禹确实是存在的,另一种则认为大禹是不存在的,是后人虚构出的一个人物。”不过青铜盨上的铭文记载,却对这一争论做出了一个了结,铭文开头,便称:“天命禹敷土,隨山濬川,乃差地设征……”,随后又记述大禹采用削平山岗堵塞洪水和疏导河流的方法,治平了水患,并划定九州,而这也成了大禹真实存在于历史中的一个有力的佐证。更为重要的是,青铜盨的出现,意味着大禹治水的说法,得到了出土铜器铭文的佐证。

    2014年7月,笔者在泰安宗亲岳仁虎、岳仁华宗亲的陪同下,到大汶口博物馆、汶河、禹村镇、山口村等地考察大禹治水和岳姓发祥地,参观了部分与大禹治水有关的纪念物体,实地目睹了汶河之水自东向西流的奇特景观,这种有悖自然常规的现象不曾见过,深感神奇。宁阳及周边地区的历代先民均以为大禹曾治理汶水,因而在沿汶一线,到处都有传说的“禹迹”。汶水发源于莱芜境内的原山。在莱芜市东北和庄之北,有禹王台,南有禹王山(一称“虞望山”)。汶水一支为柴汶,发源于新泰东北龙堂山南麓。在今新泰市西南有禹村,为镇驻地。传说大治水来到今新泰境内时,见群山环绕,方圆百里一片汪洋,就在西南部凿开了一条泄洪河道(今柴汶河),让水流向西,绕道入海。当年大禹治水时安营扎寨,指挥调度的地方,即今天禹村。汶水各派至大汶口汇为主流,西南流经宁阳县之磁窑、蒋集、堽城、伏山、鹤山,为与肥城之界河。其石梁至春城口一段为水患易发之地,也是禹迹最为密集的地带。这里不仅有历史悠久的禹王庙(建于明代或明代以前)、禹王台,不远处的云山也相传是“禹攻云雨”遗迹。还有在此出土的“遂公盨”。宁阳与大禹治水有关的各种传说还有很多,如《大禹出生的传说》、《大禹镇水妖的传说》、《筷子的传说》、《禹王铲的传说》、《禹步的传说》、《建立禹王庙的传说》、《伏山由来的传说》等,已形成与其他地区大禹传说有明显区别的一个独立体系。目前,宁阳有关大禹治水的传说,已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大禹治水所处的年代

 经多方查阅资料,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大禹夏朝成立约在公元前2070年,距今近四千一百年。即大禹治水至今约有四千多年的时间。

四、山阳郡置年代

郡,古代行政区域,始见于战国时期。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汉又增四十六郡,二十一国,凡郡国一百有三。隋朝废郡制,以县直隶于州。唐朝道、州、县,武则天时曾改州为郡,旋复之。明清称府。

山阳郡,亦为山阳国、昌邑国,是中国古代郡、国名。西汉置,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汉景帝刘启中元六年(前144年),梁王武薨,其封国梁国一分为五。景帝封梁王武之子刘定为山阳王,分梁国东部的数县置山阳国,国都为昌邑县,其县治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大谢集镇前昌邑村(原隶属昌邑乡,后撤乡并入大谢集镇)。山阳郡距今2160年。

2016年,笔者专程来到昌邑村实地查看。目前的现状是,唯一能见证山阳郡昌邑城的实物为长约30余米、高约2米多的土质古城墙。据《汉书》记载,当时昌邑从事冶铁生产的工役就有280多人。隋唐时期,昌邑为县,宋代降为镇,昌邑的经济、文化亦从繁荣昌盛逐渐走向衰落。迨至元末,黄河几次决口,厚厚的泥沙把这座古城湮没在黄土之下,仅留下城廓残桓隐约可现。据《巨野县巨志》记载,明清时期,每当阴雨天,人们仍然隐隐约约看到城阙形。

五、岳姓发祥地

多年来,岳氏家族有一个传统的共识为岳姓“望出山阳”,即认为岳氏受姓于“山阳郡”,实际上这是一种字义上误解。“望出山阳”与“山阳郡望”是一个意思,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古称郡中为众人所仰望的贵显家族,而不是岳氏受姓于“山阳郡”。

从本文“岳姓得姓及发祥地有关历代文献”各种表述中可以看出,2400年前的文献中没有出现“望出山阳”的记载。这是因为,岳姓发祥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而山阳郡置于汉景帝刘启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仅有2160年不到的时间,两者年代相差近二千年。这说明两千多年前岳姓还算不上“郡望”,同时也正如史料记载的那样后来“山阳郡”及周边作为岳姓繁衍中心是真实可信的。因这里土地肥沃,平原广袤,适宜生存,且距离泰山及周边区域不远,是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的理想地方。

    上述“大禹治水的主要区域”共有七种说法,经反复推敲、综合比对分析后,认为第七个说法其根据和理由充分,也是七种说法中大部分认同的,即宁阳一带的汶水乃大禹治水的中心区域,由此可以断定亦为伯夷辅佐大禹治水的中心区域,这也符合和验证上述多个地方的相同表述,那么泰山及周边地区即为岳姓发祥地。






岳飞文化研究订阅号——最权威的岳飞文化媒体官方平台,由岳飞思想研究会主办。旨在继承弘扬岳飞爱国思想文化、大力宣传爱国主义精神、传播精忠爱国文化为己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