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器在历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金是贵重金属,硬度适中,具有延展性,易锤打成形,又有亮丽的天然色泽,是制作工艺品的良好材料。自从人类发现、认识之后,就将其加工成为各种金制品。从出土的金器可知,我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经有了金器,历史各代王朝,金器的制作和使用久盛不衰。 八成金万事如意 这件金如意小巧可爱,玲珑剔透,柄上透雕以双柿、卍字纹,寓意“万事如意”。这样小巧的如意,很可能是一组陈设品中的一件。 青玉柄金匙 匙两端金制,柄中段套接青玉圆柄。如意云头形金柄端表面双钩开光内錾刻“囍”字。 金、玉的使用历来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美玉的使用较黄金要早许多,两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行发展。皇家用具,极尽奢华之能事,金、玉不仅用于服饰或陈设,也用于饮食器具,展示了金玉满堂的富贵荣华。清代帝王大婚或是太后、皇帝万寿庆典,通常专门制作成套精美的服装、饰品、器用,并分别装饰标志性的“喜”、“囍”或“寿”字。此器錾有“囍”,是清代皇帝与皇后的婚庆用品。 九成金镶石圆盒 盒为圆形,九成金质,盖面嵌宝石碧玺等云蝠花纹,盖边嵌碧玺菊花,盖边及底边錾花“卍”字纹,盒底有“宝华”、“足金”戳记。此盒錾刻工艺极其精緻,为后妃盛放胭脂等物品所用。 ![]() 乾隆银錾凤纹带托杯 ![]() 此杯银镀金,杯口沿下雨腹近圈足处各饰一圈雷纹,腹部在米粒锦地纹上錾缠枝纹,中有二凤穿枝飞舞。双龙耳作身缠花枝状,神态稚拙可爱。杯盘中心凸起一覆莲座,上有母口,杯的圈足正好嵌入,可有效保持杯的稳定。此杯应当也是享祭时所用之物。 ![]() ![]() 银镀金小碟 ![]() 小碟圆形口,浅膛,圈足,通体光素无纹。造型美观,做工精致,银镀金色泽熠熠生辉,显示了皇家气派。此类小碟是宫廷御膳时盛放调料的餐具之一。 ![]() ![]() 五成金錾花执壶 ![]() 银镀金葫芦式带盖执壶:器作葫芦形,兽首长曲流、龙首长曲柄,盖上以莲台形座托花蕾形钮。通体錾刻石榴花卉纹和如意云头纹,华丽端庄。壶底錾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 ![]() 宣统银镀金凤纹多穆壶 ![]() 壶口类似僧帽形,斜口,直壁,平底,圈足,环链提手,流自壶身所刻龙纹口部伸出。口、腹、底各有一道凸棱,上刻缠枝花卉纹。器身上半部分装饰二龙戏珠纹,下半部分雕刻双凤纹。盖面饰龙凤纹。外底中部镌刻“宣统十四年,足纹一百二十两”款。 ![]() ![]() 银镀金龙柄奶壶 ![]() 此壶为银质鎏金,刻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盖下口近缘处铸卷浪纹。壶颈部饰一圈八宝花,腹部光素无纹,壶腹一侧有龙形把手,其上部有金链一条与盖相连,圈足饰垂莲瓣纹。该壶造型体现了乾隆盛世精湛的工艺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 图文来源: 中国文物网 作者不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