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既要考虑药物的降压疗效,又要考虑到药物对肾脏的影响,力争达到降低肾小球内高压力和全身高血压的作用,使用降压药时,不宜使血压降得过低或过快,以免出现肾脏血流量急剧减少而导致肾功能不全恶化。另外,老龄患者如果血压降得过低会出现大脑供血不足现象,所以在使用降压药前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体重、水钠平衡、肾脏和心脑血管的损伤程度等进行仔细地了解,针对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药物。 利尿药:由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压多与水肿有关系,采用利尿药可有效地减轻水肿,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临床常用速尿、利尿酸钠,这两种药物对肾脏无毒性,不受血清电解质及酸碱紊乱的影响,可大剂量使用。副作用为:在大剂量快速注射时,可发生一过性耳鸣,少数患者尿蛋白增多,个别可见血糖升高、血尿酸增高。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此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降低肾小球内压力起到降压作用,可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增加肾脏血流量,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此外,还可抑制转化生长因子和血清Ⅳ型胶原,防止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延缓肾功能的衰竭。近年的研究认为,无论血压高低,只要诊断为慢性肾炎就应该从早期服用,但到肾功能中度损伤后就不能继续使用。这类药物在最近有较快的发展,代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和苯那普利。副作用有干咳、皮疹、高血钾等。最近血管紧张素2.1型受体拮抗剂的使用将减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副作用,可直接扩张血管,不考虑肾脏功能的状况。 钙离子拮抗剂:可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肾脏有效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常用药物为硝苯吡啶。 β受体阻断剂:阻断心脏的β受体,减少肾素分泌和降低其活性,使血压下降,并能改善肾脏血流量,适用于肾功能损坏者。 β受体阻滞剂:可直接扩张血管,不影响肾脏血流量和肾功能。 前列腺素:可舒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 肾脏血流量,有促进排钠、利尿等作用。 以上药物在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相应 的种类,可单独使用,亦可数种一起使用,将血压 控制在较为理想的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