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 作者:沈从文 | 作家 郑在读诗:毕春岩 | 职业地产人 一个白日带走了一点青春 日子虽不能毁坏 我印象里你所给我的 光明 却慢慢的使我不同了 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 永远不会老去 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 想到这些 我十分犹豫了 生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 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 用对自然倾心的眼 反观人生 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 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 在同一人事上 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 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 我也安慰自己过 我说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看过许多次数的云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诗感 一直想去湘西,走进边城,看看翠翠的模样,看看沈从文的故乡。据说,在那个秘境,文字如金,表达爱意最为曼妙的方式,便是写出山花与清泉一般的文字,我们称之为“情书”。 沈从文,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却半世用文字浸染生命,用情书延续了一生的爱。据说,那个让沈从文绵绵写了一生情书的女人,叫张兆和,他唤她“三三”。如果没有三三,可能就没有《边城》,就没有翠翠,就没有那些冲淡宁静的散文,就没有那些哀怨美丽的故事。 在沈从文的诗里,也许是梦里,三三是不老的,因为“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三三也是唯一的,因为他“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或许,你也有一个“三三”,在某个时刻,你们有了凑巧的藤葛。那么,你该写一封情书给TA,因为,可能这一世“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 我也喝过许多种类的酒,我也见过许多样式的人,可此刻,我想写一封情书给你,载着人世间最美的情话。远方的你,是不是愿意收讫? ——秋影 ▎读诗嘉宾
毕春岩,新乡金谷阳光地带职业地产人、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听评员。他不是一个“广播人”,但与广播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多年的房地产职场生涯,没有泯灭他那颗充满活力的“文青的心”。 在他看来,大约有诗的日子是曼妙的吧,大约有声音的生活是充裕的吧,大约有故事的人生是有趣的吧!他说,“无数次地倾听《郑在读诗》,蓦地,如同一位汲水的赤足者,浸溢于诗的海洋、诗的乐章……不能自拔了啊!虽不能自拔,那又怎样!” ▎我要读诗 1、《郑在读诗》录音室全程为您录音。也可通过手机录音工具或其他专业录音设备录制。小编为您配乐剪辑。 2、诗歌(音频格式不限)格式为:朋友,你好。我是(职业)的(名字),感谢关注郑在读诗。今天我为你读的是( )的作品《 》。 3、将诗歌信息与个人信息编辑成文本,发送至zzds1066@126.com ▎我要分享 不敲键盘,不发讯息,只是突然拿起笔,好想写下些东西给你;如若要写一句情话,那我想,人间最美便是这句“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小提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