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点人文丨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柳如是篇)

 昵称3037381 2016-12-11





柳如是篇


《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著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当西湖边最后一片杨花落尽时,她知道他再也回不去了。

一身缟素的她,泪眼婆娑地跪倒在云间第一桥上,任周围无情的雨水肆意地撞击着她那柔弱的身躯。

她的心灵知己,她的灵魂伴侣,她的青葱岁月,她的陈君子龙,都随着他那纵身一跃,从而永远地埋葬在这寒意侵人的古浦塘江中。

苍然万木白苹烟,摇落鱼龙有岁年。人私许玄登望却,客如平子学愁编。

空怀神女虚无宅,近有秋风飘渺篇。日幕飘零何处所,翩翩燕翅独超前。

一位是风度翩然的奇男子,一位是侠骨柔肠的风尘女。

他们都曾天真地以为,他们会是彼此的彼此。

曾经的曾经,他们秉烛对酌,谈诗论文,抚琴弈棋,好不热闹;

现在的现在,满目昏鸦孤坟,荒草漫芜,无处凭吊,好不凄然。

莫非真的是我柳如是命该如此!

注定了今生我要一个人一直这样孤老下去,注定了但凡懂我之人必将离我而去吗?

她越想越痴,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

她转而又想到人生苦短,知己难寻;想到自幼孤苦,红颜命舛;想到世事难料,祸福不定;想到荣华富贵,终究一梦。

想着想着,直至肝肠寸断,欲罢不能。

她渐渐地闭上了双眼,继而张开怀抱,像一朵盛开着的水仙花,向着水中迎去。

花开为谁祭,花落为谁泣。

当她再次微微地睁开双眼时,眼前的一切对她而言竟显得是如此地陌生而又熟悉。

这个地方似乎曾多次地在她的梦中闪现。

“半野堂”?

正当她欲起身坐立时,只见门外一年近六旬,身着蓝缎儒衫的老者走了进来。此人虽已满头银发,但那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那种气质竟是常人所不能比拟的。

她的心不由得一怔。

就在他对她一番好言劝慰后,她才知道眼前的此人竟是常熟才子、东林领袖,人称“东林浪子”的钱谦益。

而他,也惊愕地发现,面前的这位姑娘就是“秦淮魁首”柳如是。

少顷,见她稍稍平静下来,他便轻轻起身,情不自禁的吟诵道:

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白棠梨。

黄鸝梦化原无晓,杜宇声消不上枝。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无奈雨丝丝。

她又一次愕然了。

这首《杨花》还是她少时之作,诗句中的那份相思,那份风流,有时连她自己都无法企及。而此刻,眼前的这位老者,竟就如同她心中的知音一般,轻而易举地就让这首小诗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

她彻底地懵了,她怎么也想不到这一切竟是如此地不可思议。站在她面前的他竟是如此地知她,懂她,怜她,惜她。

文人之间的这种感觉有时真的很微妙,很多时候,彼此竟无需多言,在沉默中相互感受那一份真正属于他们之间的浑然天成。

正是由于彼此间的这份相知相惜,下面的一切也就显得如此地理所当然。

这段日子以来,寂静的“半野堂”中时常会荡漾起这一老一少、一对忘年之交的欢笑声,他们一同踏雪赏梅、寒舟垂钓,相处得竟是那么地愉悦,那么地和谐。

几个月后,他为了感谢她的相慰之情,也为了将来他们能够将这份默契与和谐更好地进行下去,他命人在自家附近的红豆山庄中专门为她特筑一楼,他亲临现场督工,仅以十天时间,一座精美典雅的小楼就建成了。

用心良苦的钱谦益还根据《金刚经》中的“如是我闻”一句,特将小楼命名为“我闻室”,以暗合柳如是的名字。

清樽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

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

面对着钱谦益的这一片深情,柳如是她真的被感动了。

想想自己一生坎坷,自幼沦落风尘,平时所遇所见之人,大多逢场作戏,难得几人真心。好不容易遇见心中所爱陈子龙,但又在阴差阳错中错失彼此,直至现在两人阴阳相隔,好不悲切。

然而不知是天意弄人,还是命亦如此。就在自己心灰意冷之际,上天竟把这位年逾花甲的知己送到了自己身边。

这一切让她不由得感慨万千。

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珍贵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

她被他的浓浓深情深深地融化了。

对于这段不为世俗所容的感情,他,怡然自得;她,不屑一顾。

婚后不久,他们又在西湖畔修筑了一座五楹二层的“绛云楼”,画梁雕栋,极其富丽堂皇。夫妻俩安居其中,日日欣赏西湖上的朝霞夕雨。在春花秋月间,时光如诗一般地静静流过。

然而,林欲静而风不止,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本就是之前谁也无法预料的,他们俩的这种平静生活也很快就被一场政治漩涡给搅乱了。

甲申之变,崇祯帝自缢于煤山。

随即,整个华夏大地,风云突变。

闯王破京,南明复辟,清兵入关。

成者王侯败者寇!

这本就是统治者之间的游戏,自古皆然。

而此刻无辜的百姓却成了他们手中的玩偶,他们杀红了眼,所到之处,尸横遍野,饿殍满地,民不聊生,暗无天日。

作为旧朝遗臣,又是一方名士的钱谦益,更是引起了新政权的注意。

要不纳为己用,要不杀无赦!

对待文人,统治者向来如此。

为了避免了江南文化界遭遇更大的浩劫,为了能够在去国怀乡的悲凉与屈辱中苟活下来,钱谦益不得已用自己的变节来成全这所谓的太平天下。

大清帝国礼部侍郎!

对于钱谦益而言,这个有名无实的官职更像是一顶极其耻辱的帽子,紧紧地扣在了他的头上,让他从此背负着天下人的骂名。

人去也,人去凤城西。细雨湿将红袖意,新芜深与翠眉低,蝴蝶最迷离。

人去也,人去鹭鶿洲。菡萏结为翡翠恨,柳丝飞上钿筝愁。罗幕早惊秋。

人去也,人去画楼中。不是尾涎人散漫,何须红粉玉玲珑。端有夜来风。

人去也,人去小池台。道是情多还不是,若为恨少却教情。一望损莓苔。

人去也,人去绿窗纱。赢得病愁输燕子,禁怜模样隔天涯。好处暗相遮。

人去也,人去玉笙寒。凤子啄残红豆小,雉媒骄拥亵香看。杏子是春衫。

人去也,人去碧梧阴。未信赚人肠断曲,却疑误我字同心。幽怨不须寻。

人去也,人去小棠梨。强起落花还瑟瑟,别时红泪有些些。门外柳相依。

人去也,人去梦偏多。忆昔见时多不语,而今偷悔更生疏。梦裏自欢娱。

人去也,人去夜偏长。宝带乍温青骢意,罗衣轻试玉光凉。薇帐一条香。

就在钱谦益北上为官的那两年,善解人意的柳如是一方面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身陷囹圄的夫君,另一方面又在和夫君一起倾尽家产资助反清力量,秘密策划反清的战略。

他们的这种感情在如此的社会大环境下却愈显珍贵,两人相互扶持着,相互激励着,共同度过了人生这段非凡的经历。

然而,伴君如伴虎。

此话一点不假。一向谨慎入微的钱谦益还是在一次宫廷政变中成了替罪羔羊。

得知他被关在总督衙门的大牢里,尚在养病的柳如是挣扎着起来,冒死上书总督府,要求代夫受刑。

总督府暗地里收受了柳如是的几万两金银,再加上后来正好朝廷新主登位,大赦天下。又过了些日子,他便从总督府中被放了出来。

经历了几十天牢狱之灾的钱谦益有惊无险地度过了劫难,更是看破尘世,对柳如是也更加敬重了。

“不意山河变迁,家国多难。相公勤劳国事,日不暇给。奔走北上,跋涉风霜。从此分手,独抱灯昏。妾以为相公富贵已足,功业已高,正好偕隐林泉,以娱晚景。江南春好,柳丝牵舫,湖镜开颜。相公徜徉于此间,亦得乐趣。妾虽不足比文君、红拂之才之美,藉得追陪杖履,学朝云之侍东坡,了此一生,愿斯足矣。”

“功名富贵,贵在知足,年逾花甲,夫复何求!”

再遥想这个官职本就是用自己的耻辱换来的,那何不趁此机会急流勇退,隐居山水。况又有柳如是这般真心女子相伴,真乃人间快事。

既然主意已定,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第二天,他就向朝廷托病辞官,很快便获得了应允,脱下官袍,再度回乡。

西湖边,柳如是与钱谦益又开始了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扁舟遨游,竹篙点拨,丝竹相伴,爱人相拥,闲观风雨,笑傲江湖。

好一对才子佳人,好一对恩爱鸳鸯!

然而终于在一个秋风萧瑟,寒意逼人的深夜,83岁的钱谦益病殁于杭州。

丈夫死后,厄运便也接踵而至,失去了依靠,失去了生活希望的柳如是随即便受到钱氏家族的排斥。为了家产之争,族人更是与她纠缠不休。为了保护钱家产业,她吮血立下遗嘱,用“以死谢君心”的方式在三尺白绫上结束了自己风雨飘摇的一生。

可怜一代风流奇女,香消玉殒,余恨不禁。

柳如是死后,不但未能与心爱夫君钱谦益合葬在一起,反而被逐出钱家坟地。她的墓在虞山脚下,那是一座孤坟,墓前石碑只一米多一点,上面刻有:“河东君之墓”。百步之外,钱谦益与原配夫人合葬一墓。

他还能听到她在心底对他倾诉与呼唤吗?

“一见倾心、盟誓如山、冰雪情坚、松柏耐寒、此中情事,十年如一日……”

西湖的水,情人的泪。

泪为西湖之美而流,泪为情人之伤而流。

若干年以后,当西湖边的最后一抹余晖在我的身上停留时,我紧紧地握住身边爱人的双手,陪她一起看风起云落,日出花开。

不为那曾经的永远,只为这此刻的拥有!



作者以往作品回顾:

笔点人文丨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杨慎篇)

笔点人文 | 问春何在 唯有池塘自碧(姜夔篇)

笔写人文丨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