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电视台去采访一位有7个孩子的父亲,主要想了解一下他从第一个孩子降生到有了第七个孩子的心路历程。 “你知道吗?我和我的妻子在我们第一个孩子打了一个喷嚏之后,马上叫了救护车,带着他去医院做了全身检查!” “但当我们的第七个孩子斯图尔特告诉我,他吞了一个一美元的硬币之后,我告诉他’这一美元,从你这个月的零花钱里扣!’ ”】 好啦,这个笑话要说的是,自己在家动手清理相机的CMOS/CCD也是一个类似的过程,你会发现你的设备其实没有那么的脆弱,当然一定要操作得当! 如果你把满满的一杯热热乎乎的焦糖玛奇朵,完全洒在了你刚刚宁下镜头的机身里,那你会发现,其实你的相机还是挺脆弱的...... 大家看文儿要仔细! 首先,这个小文来源于我自己的个人经验,仅仅代表我自己。 第二,这是应急清理,如果有信赖的专门机构,还是花一些钱送去找专门人员处理。 第三,本文有更专业方便的清理附件推荐,觉得我的方法太草根的可以使用后者。 为什么说是应急清理? 首先,无论什么品牌的相机,也无论微单还是单反,可更换镜头的机身的感光元件(CMOS/CCD)有灰尘,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即便顶级相机也一样。 其次,之所以是应急,是因为如果哪天你准备去旅拍,结果回来你发现使用光圈8或者11以上的照片上布满了脏点(灰尘落在感光元件上,拍摄时候光圈越小,脏点就越清楚,尤其是纯色的位置,比如蓝天),那不仅仅影响你的心情,后期你也会用很多的时间一个一个的去处理,如果你是处女座那你可中奖了!这些脏点足够影响你多半天的心情。 所以在家里自己动手清理一下,会解决绝大多数的脏点。 准备: 医用酒精(药店有售,纯度越高越好,因为挥发的快而且不留痕迹) 质量高的棉签(1块钱1000根的就不用了,不然掉下来的碎毛更麻烦) 快门线(这个不必须,但有了操作会方便,没有也不影响结果) 塑胶手套(担心手上有纤维的可以准备) 操作步骤: 1-机身调整到M档(手动设置),把速度调整到B门(长时间曝光),这样你按住快门,反光镜就直接升起了(微单无反光镜结构的就很方便了,拧下镜头就可以操作) 2-棉棒一头蘸医用酒精,酒精量合适即可。然后去擦拭感光元件。手法上需要轻一些,蘸酒精的棉棒擦完上面会有轻微的痕迹,不用担心很快就会挥发的,用棉棒的另外干的一头再擦拭一遍,基本上操作一次就能解决问题。 【特别说明1:很多很多的朋友最担心的就是,感光元件是机身最重要的部分,擦坏了怎么办?!是这样的,这块感光元件并不是直接暴露在外的,上面有一层保护膜(或者说类似物质)。其实,我们清理的也是这种保护膜,而不是直接擦拭感光元件!】 【特别说明2:严谨的说如果可以在真空环境操作那简直就完美了,但这不太可能,即便是很多专业清理的机构也没有类似环境。其实,只要在灰尘很少,湿度不高的地方操作就可以。我想您是不会专门选一个正在装修的满是灰尘的现场来“保洁”相机吧】 3-感光元件清理后,如果觉得反光镜也很脏,就顺便吹一下。一般气吹即可,而清洁气体(罐装)效果就更好了,文章后面会有简述。 4-清理完毕后,安装上镜头对着家里纯色的墙壁(最好上三脚架,用低感光度和小光圈组合)拍摄一张,用电脑放大100%查看一下效果,如果基本解决了脏点就可以结束操作,如不满意,再从新操作一次。 到此,最简单,最经济的清理办法和操作就说完了。 这些都是我操作过N多次的经验,我可以很负责的说,我目前使用的单反我都这么清理过,在清理后的拍摄中并没有影响到机身。 不过,两种情况请不要用我的经验和方法: 1-觉得这类非专业产品不靠谱的朋友,我后面有专业的厂商制造的专门的清理产品推荐。 2-对相机极其小心并且对自己动手没有信心的朋友。我还是推荐您付费去专门的清理机构处理,因为即便对方把您的相机弄坏了,也是有人赔偿的! 说了最经济的也说说“奢侈”的!加引号也是因为,和机身镜头比较,这些维护用品价格并不高。比如威高的相机旅行清洁套装,7种小附件109元,还有非常方便的旅行包装;如果追求品质,清洁气体(气罐)可以用进口的爱尔玛:【提示:清洁气体(气罐)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长时间连续吹,原因是这是低温压缩的气体,如果对着某一点长时间连续按你会发现会有瞬间结霜的现象,因此建议“点射”就是一下一下的按,只要灰尘吹掉了即可。另外,清洁气罐和罐装发胶摩丝一样属于危险品,所以运输不同于常规货物,请大家注意】详细的购买信息请关注 滕飞Et 的相机笔记,这是二维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