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孩子情绪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起舞的精灵王子 2016-12-11


  • 1

  • 有一天我坐地铁去广州。车上人很多,一个妈妈带着大概三四岁的女儿站在拥挤的人群里。

  • 小女孩想问妈妈要手机玩,妈妈既要忙着照顾她,怕她被挤到,又要忙着顾及大包小包,怕有小偷。小女孩开始只是小声,妈妈,我想看手机。妈妈不理她,她顿了几十秒后,又开始大点声音,妈妈,我要玩手机。妈妈不耐烦,还是不理会她。

  • 大概过了十秒钟,小女孩的声音渐渐大而急切起来,并用两只小手抓着妈妈,把妈妈当一棵大树一样想要攀爬,小手还使劲往上伸,想要够到妈妈的上衣口袋,手机就躺在口袋里呢,她手边使劲嘴里边急切地嚷,妈妈,我想看手机,我要玩手机,就给我玩一下嘛……

  • 妈妈见她闹得厉害,小声制止不管用,就开始大声训斥,闹什么?!没见我左一袋右一袋吗?玩什么手机?手机是你玩的吗?

  • 小女孩被训斥得大声哭了起来,眼泪跟断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但她还没忘记挣扎着继续问妈妈要手机。

  • 妈妈大喝一声,闹什么闹?哭什么哭?不许哭,给我把眼泪擦干!……

  • 整个车厢都响彻着妈妈的呵斥声,妈妈越大声说不许哭,小女孩的哭泣声看似降低了些,实际上却更显得压抑了,似乎更伤心了。妈妈见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就更加大声呵斥和禁止小女孩哭,小女孩也就愈加压抑而显得更悲痛欲绝。

  • 直到我下车,这妈妈禁止小女孩哭泣的呵斥声和小女孩压抑的哭声还没止住。

  •  



  • 2

  • 案例中小女孩的妈妈犯了个大错,她呵斥小女孩说不许哭,其实是阻止了小女孩情绪的流动。

  • 情绪就像一条河。河流本来是自如往前流动的,如果在它流动的时候,突然用屏障拦截下来,禁止它流动,那么水流就会越来越湍急,呈现风高浪急的感觉。如果这道屏障长时间不拆除,或者经常拦截,那么河流就无法向前流动了,久而久之河流就会变成死水。死水是污浊不堪的,水中和水底下会细菌病毒丛生,垃圾尘垢堆积,污秽臭气熏天。

  • 情绪如果不能得到自由流动,而是经常性被阻止流动,被打断,被强行截断,久而久之,情绪的主体便会压抑很多负能量,长此以往,心底会有个黑洞,黑洞里塞满各种被压抑的情绪垃圾和负面能量,主体便无法正常运转。

  • 太多的阻滞和由此产生的情绪垃圾无法宣泄清除出去,主体的生命力就这样被生生消耗掉了,没有心理容量和生命能量来顾及其他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


  •  


  • 3

  • 当我们允许孩子的情绪得以流动,孩子便能借着这种流动让情绪能量得以宣泄出去,也能在这种流动当中得以经历感受情绪,积累处理情绪的经验,学习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这便是情绪管理。

  • 有人说,管理情绪是生命的智慧!

  • 的确,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情绪管理。这个词无论在企业,还是在机关,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我们都会听到它,说明现代人越来越注重情绪管理,越来越意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 而且,一般人们提到它时,都会把它跟情商和心理是否成熟挂钩。这意味着,越会管理情绪的人将被认为是情商越高和心理越成熟的人,反之则是情商低下的巨婴。

  • 多年来,研究人际沟通的专家,或者是江湖术士,都会有这样一套理论,成功人士百分之八十依靠情商,百分之二十依靠智商。虽然我不太苟同这个比例,但情商在现代人们的生活职场或两性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 那么,为了让孩子能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我们作为家长得意识到,情商的培养得从小抓起,情绪管理得从娃娃抓起。

  •  


  • 4

  1. 有朋友在一家民营企业工作。

  • 她经常跟我吐槽男上司。男上司大概四十多岁,平时一脸严肃,很少笑。朋友说每天看到他走过来都像是一团凝重压抑的乌云飘过来,让人情不自禁就想绕道避之,我笑说这男上司简直是自带满满负能量啊。

  • 这位男上司能力比较强,为人也挺强势。他一般只管布置分派任务,过程几乎不管,只问下属要结果。

  • 这样的工作方式有好也有坏。好处是给了下属比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坏处是下属普遍反映他缺乏对人性最基本的关怀。因为他只关注结果,那么执行过程中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阻力,他都不愿关注。如果任务没完成,便唯下属是问。

  • 这位朋友终于被巨大的压力给压垮了,住进了医院,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位男上司依然不管不顾只问她要结果,以至于她刚做完手术就要在医院的病床上开始写企划书。而且各种重大任务纷至沓来,住院期间伤口的纱布还没拆她就在不停地呕心沥血熬夜写文案。

  • 出院后,这位朋友死活不肯在这位男上司手下干了,其他下属也大多想跳槽或换部门。而与这位男上司同级别或高于她级别的人也都与他无法好好共事,因为他的沟通方式属于那种舍我其谁,老子说了算的感觉,常常让人感觉他是用控制命令的语气在跟任何人说话,这样的方式自然会让人很抗拒。而且他还经常发脾气,一言不合就拍桌子,脸红脖子粗的,一张脸写满了不满、怨气,让下属都不敢和不愿靠近,战战兢兢,唯唯诺诺。

  • 这位男上司就属于典型的情商不高和不会管理情绪的类型。

  •  


5

  • 管理不好情绪的人,在这个社会上行走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四处碰壁,累己及人,无人愿意与之共处,这势必会影响到他的方方面面。

  • 作为家长,我们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引导他学会识别情绪,学会给情绪命名。我们将自己了解到的情绪告诉孩子,同时努力增加自己对情绪了解的深度与广度。

  • 心理学学习和心理咨询中,非常注重对于情绪的识别和体察。当你去做心理咨询或者上心理类的课程时,你会发现,咨询师或者导师会经常问你,你此时的感受是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情绪。其实这就意味着情绪能真切真实地反映我们内在世界的状态,它是我们通向内心世界的一个桥梁。当我们借由情绪的桥梁而对内在世界有了更深广的觉察了解,我们内在就会成长得越好,人格也就会越接近成熟。这样的我们才有能力引导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 当孩子学会做情绪的主人时,他就不会轻易受到他人情绪和自己情绪的控制。经典NLP和新编码NLP里都会提到第三身,当孩子能做情绪的主人时,他便能经常站在旁观者也就是第三身的角度,抽离出来,来面对和处理事情,他的边界感会清晰很多,判断和认知能力也会强很多。

  • 成年人之所以诸多烦恼痛苦,很多时候是因为缺乏人际边界感,绝大多数人从小到大无论意识还是潜意识一直处在共生状态,小时候跟妈妈共生,长大后跟生活中遇到的每个人共生。人家跟他怄气,他比人家更气,却不曾想这情绪是人家的,并不是他的。如果我们能从小建立一种人际边界感,由此建立情绪边界感,分清楚那是你的情绪,而不是我的情绪,你得为你的情绪负责,我为我的情绪负责,我不会为你的情绪买单,你的情绪影响不了我,那么我们的生命质量会得以大大提升。

  • 可惜,放眼望去,具有这样清晰的人际边界感和情绪边界感的人少之又少,人们都陷在共生状态难以自拔,让自己一次次为他人的情绪买单,牵扯不断,结果导致浪费生命和时光,浪费感情和心力,纷争四起,生命质量和生命能量都大大降低。

  • 心不自由,情绪不自由,难以言幸福和快乐。

  •  


  • 6

  • 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当情绪来到时,它只是一种非常纯粹的情绪,我们通常会用大哭大闹来表达我们的情绪,这种表达特别重要。

  • 孩子们会完全沉浸在这种情绪中,去全然地感受情绪,全然地和情绪待在一起,全然地关注和体验它,这样情绪的河流便流动起来了。一旦情绪的河流得以流动起来,这种情绪就不会停留阻滞在孩提时期,也就不会给孩子带来创伤,反而会促使孩子成长,让孩子的内心世界趋向于平静和谐,这样他最终才会成长为一个内心健康健全的人。

  • 都说孩子是最接近原生态的人,具有天然疗愈的作用,因为他们最接近潜意识。当情绪来时,孩子的一切都是敞开的,不做作,不掩饰,不压抑,自然呈现。孩子们不会去评判自己的情绪,不会去逃避自己的情绪,而是学着慢慢体会、观察、感受、洞悉、深华。

  • 而作为大人的我们就很不一样了,我们不允许自己有情绪,或者用各种方式,各种合理化的借口,用理性理智,将情绪强行压下去,我们以为这样情绪便不存在了。其实这是鸵鸟政策,情绪并不会因此而消失,不存在,相反,它积压在潜意识里,像猛虎,总会伺机猛扑,杀我们个措手不及。

  •  


  • 7

  • 有一次我和婆婆给我家两岁的儿子洗澡。

  • 小家伙很调皮,我正忙着给他脱衣服,他乱动,结果不小心小脑袋磕到了墙壁上,痛得他哇哇大哭。

  • 婆婆心疼得要命,一边嗔怪着小破孩说,谁叫你乱动呢,谁叫你不乖乖站稳让妈妈给你脱衣服呢,一边把孩子抱过去她怀里,揉着呵着被磕到的地方。我以为婆婆会哄孩子说,别哭了,别哭了。哪知道婆婆接下来说,小果果,下次你要是伤心了,痛了,你就大声哭出来,哭出来就好了……

  • 我家小破孩原本扯开嗓门伤心大哭,听到他奶奶这样说后,反而不怎么哭了。我想,孩子在听到奶奶允许他哭,允许他充分表达情绪时,有一种被理解,被深深共情,情绪被接纳的感觉,这感觉让他感到被安抚,很安全,心就静了下来,所以他便不再感到那么伤心难受了。

  • 我婆婆没有学过心理学,这让我很佩服老人家的睿智和豁达。

  • 她不像很多人那样,认为哭就是不好的。所以她不会去阻止孩子情绪的流动,她愿意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时间和空间。

  • 如果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去强行阻止,那么这个动作就会导致孩子出现新的情绪,这个时候孩子会感到心乱如麻,困惑混乱不已,一团乱糟糟的像毛线团一样的情绪团就缠绕堆积在他心里了,情绪也就被阻滞了,不能流动的情绪积压在心里迟早会造成问题。阻滞的情绪就可能一直停留在孩提时代,这样就会导致孩子对情绪产生错误的观念和看法,也会使得他今后的心理和认知出现问题,错误的认知又会导致一系列错误的做法。

  • 这些都势必会影响到孩子成年后的成长和发展,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一道道障碍,受挫无数次后,我们会发现还是无法解决这由童年时代情绪阻滞所造成的创伤,要想疗愈,我们就得退行到童年被阻滞的那个情绪中,去让它充分流动起来,这样才能带来改变,也才能带来成长,才能去除阻止我们成长的魔咒。这也是心理咨询产生疗愈的途径和意义所在。

  •  


  • 8

  • 一个人的情绪成长得不好,不充分,也即意味着这个人的情绪不成熟。

  • 一个情绪不成熟的人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来说都是一个噩梦,他会因为情绪不成熟而始终让自己活在各种情绪纠葛里,难以脱身,也会给别人带来无数麻烦和负累。

  • 与这样的人待在一起,你会感觉他用他的情绪编织了一张巨大坚实的灰网,像蜘蛛觅食那样将你牢牢困死在这张网中,随时可能吞噬你。如果你恰好也是个情绪不成熟的人,那么就很可能与他厮杀绞打纠葛个昏天黑地,最后必定是两败俱伤,久而久之,累,痛苦,委屈,难过,伤心,压抑,便会变成你们相处永恒的背景色。

  • 这便是成年后两性关系难处的重大原因之一。

  • 如果你是个情绪成熟的人,那么你便会与他划清情绪的边界,不会轻易受到他的影响,不会掉进他无意结好的网和挖好的陷阱。

  • 情绪成熟的人才有理性和理智可言。

  • 情绪成熟意味着内心世界的成熟,它会使得一个人在说话做事、为人处世时都很讲究分寸,会使得这个人不会轻易伤害他人,也不会伤害自己。

  •  


  • 9

  • 我们成人总是自恃比孩子年长几十岁,便以为自己比孩子聪明、智慧,便总想着操控孩子,让孩子听从我们的安排。殊不知,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成人自以为是和苦口婆心的说教。

  • 所谓教育,并不是因为我们真的比孩子多懂得多少,在我看来,教育更多指的是引导、陪伴。而引导、陪伴指的更多是关注、认同、接纳孩子的情绪以及各个部分。只要我们做到这些,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就会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交流,这些都是孩子在他内在精神胚胎的指引下自然而然发展和创造出来的。这与人本主义心理学、NLP、阿德勒、萨提亚等所提倡的理念一致,他们认为人都是向上向善的。

  • 孩子的情绪在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成长发展,就能在内在的心灵世界里建立起边界、规则和内在的秩序,然后借着内在各部分的成长成熟,解决他们内在世界的纠葛缠绕。

  • 很多家长会很关注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其实并不用多复杂,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只需要说这样三句话,第一句,“我看到你非常伤心(生气、害怕、难过……)。”这是给情绪命名;第二句,“你想哭就哭吧。”这是允许和接纳孩子有情绪;第三句,“我会陪着你。”这叫表达爱和关怀,让孩子有安全感和被接纳感。

  • 我发现我的没学过心理学的婆婆几乎是无师自通地运用了这三句话,从而安抚了我儿子。

  •  


  • 10

  • 孩子的情绪状态通常是判断其是否正常的因子。

  • 当一个孩子绝大多数时候处于愉快和平和的状态,便能保证他的情绪和其他部分得以充分成长。

  • 曾经在一个课堂上,我对学员朋友们说,如果一个人总是陷在各种消极悲观负面的情绪里,那会消耗他许多的生命能量,内耗会非常严重。一个内耗严重的人是不可能有心力和精力去关注到生活更多更积极的面的。

  • 同样,一个孩子如果始终沉浸在悲伤沮丧无奈的情绪里,他就无暇顾及他的生活和成长以及其他方方面面,而很可能让他的各部分停留在原始状态,那么这就意味着他今后的人生道路和成长发展很可能不幸。

  •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会成为自己情绪的奴隶,很容易被情绪掌控,那么这样的人也就会喜怒无常,情绪化严重,让他人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情绪易失控的人总会让自己处在危险的境地,他们很容易就会冲破各种界限,像绝堤洪水一般,吞噬自己,也吞没别人。

  • 前几年发生的一个案件很有代表性。一个刚出狱没多久的男人在公交站跟一个推婴儿车的女士发生了几句争执,他便一瞬间将婴儿摔到地上,导致婴儿死亡,他自己也被判了死刑。

  • 我所接触和了解到的很多案例都说明,一个人走向刑事暴力犯罪,很多时候是因为情绪一时失控。这种失控虽然貌似瞬间发生,但事实上情绪积压的过程是从小到大缓慢累积的。

  • 一个孩子如果能够拥有愉快的情绪,他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大体上是会让人放心和愉悦的。

  • 我最初踏进心理学这个门槛,一个女老师在课堂说,你们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学会观察和感受自己的情绪,好好地跟情绪待在一起。我那时候很不能理解,心想如果你很悲痛欲绝,难道你也要跟这种情绪待在一起吗?那岂不是会让自己更加伤心难过,雪上加霜?

  • 后来学习地更深入时,我才领悟老师这话的意思。

  • 如果我们不跟情绪好好待在一起的话,我们就无法知道原来我们的内在世界有着如此丰富的情绪,甚至多到据说有五百多种情绪被命名出来。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和了解我们的情绪,便也不会认识到情绪的价值。

  • 华人NLP培训大师李中莹说,情绪是信使,它是来告诉我们一些信息的。

  • 孙瑞雪说,内在世界的情绪能推动和调节我们创造一个和谐而完整的人,为我们带来内心的宁静和幸福,带来意识的激情,带来良知和真正的道德,带来对其他生命的了解和爱。

  • 了解情绪的秘密,孩子才会快乐和幸福。如果说快乐和幸福是一种能力,那么,懂得情绪便是这种能力的基石。


  •  唐紫烟

  • 法学硕士

  • 应用心理学在读博士

  • NLP导师

NLP亲子教育导师

  • NLP目标达成教练

  • 国际NLP专业执行师

    曼陀罗绘画治疗师                

  • IHNMA国际认证催眠治疗师

  • WMECC国际认证催眠治疗师

  • WMECC国际完形治疗执行师


  • 多年来研习和综合运用医学、文学、法学、心理学等,师从第四代NLP创始人黄健辉、华人首席催眠治疗大师蔡仲淮、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丛中、中国曼陀罗绘画治疗第一人陈灿锐等多名国际国内大师学习NLP、催眠、精神分析、曼陀罗、个人成长、智慧父母等,致力于亲密之旅、生命数字、家排、萨提亚、意象对话、MBTI、OH卡牌、团体治疗、舞动治疗等的研习,博览群书,涉猎广泛,三本著作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撰写200余万字,在国内知名期刊杂志发表文章五十余万字,被国家某最高机关知名刊物聘为特约撰稿人并连续三年获评优秀,文章书法等获多次国家级和省市级奖项。亲和力强,创造性强,非常热爱研习心理学和心灵成长学问,致力于传播优秀卓越的思想文化,通过授课、写作、出版书籍等途径让更多人的生命品质提升,改善心理结构,强大内心,提升幸福感。主讲课程:时间管理、催眠、执行力、生命数字、新编码NLP、亲子关系、婚恋情感、目标设立与达成、高效沟通、情绪与压力管理等。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