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记事》 作者:齐飞 近来,原空军高炮八师二十四团汽车营的战友们、在同一个空间里的倾情对话,让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个不能忘记的生活画面:军营,一个曾经的美好时光,所经历的点点往事。 回忆,如同行驶在脑海中的一叶小舟,码头太多,而我不敢轻易靠岸,每一处的停泊,都会让我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思念、灼痛我的神经。 站在杭州西湖的岸上,眺望一池的碧水,飘零而来的或是南宋的升歌;也许是苏小小的身影、站在穿流不息的人潮之中不知张望何处;而岳飞的冤魂仍然不愿离去,在西湖的上空盘旋在云端之上。 杭州的西湖是给人解读的。唯独对我,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她总是用一种母亲的关爱,赐给我很多很多的灵感和创意,是无法用数据来表明的。我的身上现有的一点文化积累,怕是大都来缘于西湖的碧波之间和杭州的清秀山川吧。 玉皇山,雄立在钱塘江边,并不被人们视为杭州的经典名胜。但在他的脚下,有一块绿色装点的营地,打造和见证了我的军人身份。在这里,我受到的文化熏染和我所感受到的文化力量,是我的学生时代所从没有过的体验。 杭州的神奇似乎就在于此,只要你踏上这块土地,冷不丁迎面而来的就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和风光秀美的山水,由不得你不为之付出、为之激动、为之心跳。美景、美人、美文,在杭州、处处可以感受到的美是层层叠叠的,山上、水上、心上、脸上,美不牧举,美不胜收。就连我们营地周围的菜地,都显得那样的文质彬彬,那样的彬彬有礼,让刚到杭州的人马上就能安静下来,放松自己的心情并陶醉其中。 最让我感受深厚的是杭州人的朴实和真诚、友好和热情。闸口电厂组织的一次军事演习,目的地是海盐海边上的一处地对空的靶场。电厂的装备是“三七”炮,受牵载条件的限制,需要部队的车辆把高炮运至靶场。 看上去,这不像是军民的第一次合作,我们的很多老兵和电厂的民兵都很熟悉。我和班长的车上座进来的是负责本次军演摄影的一位电厂的宣传干事,可能是她的脖子上挂着一架当时颇为时尚和贵重的海鸥牌照相机,让我感到其人颇有气质甚至不凡。没说上几句话,彼此都感受到了对方的友善,彼此都感觉到可以谈更多的话题,说更多的话。一种“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在双方的脸上绽放出花开一样的心情。这一次的来回,我们已经是很好的朋友了。 巧得很,她的家就在离我们营地不远的复兴街上。这一条件的存在,成为日后我们之间相互来住的基础和理由。她每次到部队来看我,走得时候都会顺便邀请我星期天去他家座客,而我则从没有拒绝过,一方面相互间的走动是我的心里需求,另一方面从她那里收获的不仅仅是美食,我还可以从她那里学到很多我所需要的东西,比如杭州的前世今生,比如诸多发生在杭州的唯美故事,再比如相关摄影的入门知识,更多的则是对自己健康人格的营养吸收。 在她的书房里,安徽人以群的一本《文学的基础知识》,引发了我的极大兴趣。看见我流露出了萌动不安的好奇心,她说:这本书就送给你了!但我对你要提几点要求。一是要把这本书读完;二是每读完一个章节要把自已的学习心得和感悟写字来,拿来给我看看;三是要偿试着去写,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写作的实践中去。或者,我的写作道路就是从此开始的。 写作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文学的基础知识》到底给了我多少写作的本领,实在是不可量化的。或者,这只是一个概念上的由头,由此引发的写作爱好极大的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由于她的相赠,这本书一直相伴我左右,并演化为我写作欲望膨胀的催化剂。即使,当时对文学的认知和现在对文学的认识有着本质的截然不同的境界,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有一点不可否定,对“文学”的认识我是从此开始的,也有可能这只是一个现象,或者是前世的约定和姻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握在手中的笔如果不落在纸上,终是装模作样的。 杭州的山水到底给多少人提供了写作的素材,我是无法统计清楚的。我只知道我对杭州山水的认识,对杭州人文现象的理解,对杭州的落雨、花开、莺啼、蝶舞、游船、鱼欢、印月、钟鸣、夕阳、涌潮等等等等,依然是来自文学作品的描述,身在其中,我的品读水平根本无法解释杭州山水美的深层意义。浮在西湖水面上的我,只能寄希望对自己能力的进一步发掘,希望自己有发现美的眼睛和发现美的心灵,并把我的发现用我的笔记录下来。 然而,我真的不敢描写杭州的山水,这里的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是我能想象出来的诗境吗?落笔杭州的文人太多太多,如果文字都不能表达其心情了,那就筑一条长长的大堤吧,让后来的人们在烟雨朦胧的江南迷失自已吧。也许这就是苏东坡和白居易所要的结果。只是,他们可能并不知道,他们的呐喊唤醒了多少后人的沉睡心灵,在这一池洁净的湖水里,洗涤着人们的灵魂深处。 坐在玉皇山上的天一池边,遥望满天的祥云,心里想,还是要写点什么吧,即使我的作品缺失意境,不被人认可,这并不会损失我的写作热情,也许是杭城的诱使,也许是杭人善意的启发,总之杭城杭人是我终生难忘的。所以,我有理由去写我愿意写的文字,并不会在意文字的质量。正如杭州的山水一样,质朴而自然。 微刊主人 齐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