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宗楼快讯】几点关于建筑工业化成本缩减的思考

 骆小骆 2016-12-11


建筑工业化成本之困,困扰着无数人。此次在去参加上海会议的路上,又看到梁思成先生在这个问题上的4个观点,就这4点,现在业内的每个企业,每位专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也说一下宗楼建筑在这几点上对大师观点的理解。

1、【要预制就必须使构件的型类、规格尽可能少,并且要规格统一,趋向标准化。因此标准化就成了大规模、高速度建造的前提。】

梁大师强调标准化的重要性,指出要规格尽可能少,这是大规模、高速度建造的前提。可是大家看一看,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些标准,并且也在努力相互沟通,但直到现在,谁家产品的规格不是一房一图纸,一屋一设计?有标准的规格可参照吗?不同厂家甚至工程,产品可互换吗?

因此,在标准制定方面,我们必须加强分解技术的研发,同时要积极通过多方合作,互通有无的方式,让大家尽快能够融合到一起,把建筑工业化的基础性标准平台建立起来。在这个平台上,不仅是构件尺寸模数要一致,而且要做到生产设备配件和型号的通用标准化。就像手机充电器的端口,从五花八门进化到统一USB插口。

建筑工业化依靠的是构件标准化,而构件标准化首先是让生产设备标准化。如果从生产设备就做不到标准化,大家分头重复研发,各自手工打造,不存在批量生产,那么售价和运营成本高昂的设备就会成为最大的拖累,从源头就推高了建筑工业化成本,让企业盈利岌岌可危。

而通过标准化之后,每个构件企业都可以货比三家的购买设备,最后让很多做某种设备技术最好,成本最低的企业活下来,就会出现同一种设备和配件的大批量生产,就会催生行业技术研发的高潮,就能大幅降低设备成本。




2、【从工厂预制和装配施工的角度考虑,首先要解决的是标准化的问题。但从运输和吊装的角度考虑,则构件的最大允许尺寸和重量又是不容忽视的。总的要求是要“大而轻”。】

建筑工业化基本就是建筑机械化,就是装配式施工。所以设计者不能忽略一个物流通路的容载问题。一座房子里有一个超大构件,就必须升级起重机、运输车辆吨位和通道宽度,就会大幅增加成本,反过来拖累工业化的经济性。

因此梁思成先生想要表达的是,设计者应该在构件足够大和不巨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既保持装配式的效率又保持吊装运输的经济性。所以在拆分设计中,要尽可能把构件拆分为平板式构件,尽可能避免复杂异型、超重大型的构件,以保证整个方案的经济性。


3、【怎样才能使比较少数的若干标准尺寸足以适应层出不穷的适用方面的要求呢?除了构件应按大小分为若干等级外,还有一个极重要的模数问题。】

很多人都寄希望于通过一种构件的大批量重复生产,来达到分摊模具成本的目的。但事实证明,千篇一律的产品与客户塑造自我的追求永远是相矛盾的。因此,同一种构件在不同工程不同位置大批量重复应用的可能很小。这就加大了产品对定制的依赖性,加工厂的生产就会畏首畏尾,设计的调整也会左右制肘。

因为构件的替换性能很差,为预防残次品出现多生产的、设计变更导致剩余不用的,都会成为加工厂库存中的僵尸产品。它们的存在犹如电脑里的垃圾,会导致加工厂库存容量减少,运转空间缩水,进而降低加工厂效益。尤其在宏观经济运行不稳时期,一个工程的施工计划调整,会出现大量应出厂但未出厂的产品,就有可能要了一个加工厂的命,这些都是不可忽略不计的成本。

因此梁思成先生说的模数问题愈发显得重要。模数相同,意味着在所有工程中,所有产品具有可替换性。甲工程停工了,它的构件可以用到乙工程中,加工厂不会因此受制或被拖累。而工程中出现意外的损毁,可以很方便地从别的加工厂调取,不会因此而延误工期和增加成本。这些不可忽视的因素,往往成为决策者选用或放弃采用工业化方式施工的根本性原因。

4、【在“设计标准化,构件预制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的前提下圆满地处理建筑物的艺术效果的问题,在“千篇一律”中取得“千变万化”,的确不是一个容易答解的课题,需要作巨大努力。】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混凝土与玻璃、钢材还有众多材质部件一起谱写的乐章。古语说: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观也。建筑也是一样,简单的材质也必须能做出千变万化的效果来。

这就对工业化建筑设计提出了不容易解答的问题,怎么能从千变万化的建筑设计要求中,找出千篇一律的模数出来。在这个问题上,除却其他因素,单从模数适应性上看,秦砖汉瓦存在3000多年而不灭,是有着绝对科学的道理的。

市场的残酷性不可思议,一个成熟的产品和企业,在经营中有一个失误就可能万劫不复。所以,适者生存原则一样适用于建筑技术研发,而且必须上升到一票否决的高度。建筑工业化如果打造不出竞争力,就不容易发展,因此脚踏实地地去做自己擅长并能够做好的事,让自己具备生存的价值,是我们所有人每天应该在做的事。


从以上这几点上来看宗楼建筑:


1、生产:宗楼建筑的产品规格就两种,普通墙板和保温墙板。规格统一简单,高度标准化,不仅所有工程可互换,而且提高了效率,保证了每立方蓝鲸墙板的生产人工可以达到17---25元之内,而且人均日产量最高可以达到15方。


2、运输:和常见的用专业车辆拉墙板不同,蓝鲸墙板不算巨大,但也很不小,所以宗楼建筑在施工中用地的车辆因地制宜,什么都行。而吊装都是以8吨吊车为主,25吨和5吨吊车为辅。因此成本缩减很多,而吊装效率仍然保持很高。

3、模数:宗楼建筑的蓝鲸墙板,其发明技术的核心,就是一面墙体水平一分为三的技术方案。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包括我作为共同发明人的父亲,他也认为这样做已经过时了,并且在努力做一面墙一块的尝试。

但是他没有看到的是,蓝鲸墙板这种设计,无形中解决了建筑物千变万化中有一个千篇一律的模数的问题。

砖砌是一层一层来的,三D打印房屋是一毫米一毫米来的,而蓝鲸墙板是一米一米来的。从普通人的习惯来看,一米的窗台,二米的窗,二米的内门,3米的外门,3米左右的房屋高度,这些都是大众认可接受的。因此,蓝鲸墙板可以很方便地通过调整长短,组成各种各样的内外墙体。

很多人都拿PC的平整度和装饰一体化来否定蓝鲸墙板的技术不好,却不知道平整度和装饰一体化都只是好看的衣服,花钱就可以买到,而蓝鲸墙板骨子里的模数适应性犹如灵魂,是其他技术可求而不可得的。

更不可忽略的是,蓝鲸墙板的模数设计不仅降低了生产、设计、运输、吊装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它为蓝鲸墙板的应用提供了无限可能。几乎所有别墅、房屋、厂房、仓库、围墙、沟渠、护坡、养殖用房圈、青储池、水池等等,都可以用蓝鲸墙板来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