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踪| “同事外婆”回来了,跌倒受伤后回家路好心酸

 玖玖家政 2016-12-11

老太太离家彻夜未归,心急如焚的家人第一时间在网络上发出了寻人启事。本报官方微信也发头条助力寻人(详情点击→“我的同事外婆,寒冷的冬夜,盼她快回家”)不少网友,也纷纷转发,希望早点找到老人!

令人意外的是,昨日下午3点左右,老人在消失48小时之后,居然自己回到家。对于老太太的“回归”,全家人都感到很庆幸,但同时也发出了疑问,这48小时,老人到底去了哪里?发生了什么?

昨天中午

有好心人在大儒世家永辉看到疑似老人

外婆走失几天了,昨天上午,外孙女小兰说:“也不说去了哪,真是急死人了!”

就在寻人启事发出的第二天,小兰也陆续接到不少好心人提供的线索,有人说老人在南公园出现过,也有人说在公交车上。而在昨日中午12点,有位热心的市民在看到寻人启事之后,给小兰来电,称自己在大儒世家的永辉超市看到疑似走丢的老人。

但当小兰赶到永辉的时候,网友还和小兰一同在附近找寻了半个多小时,最终还是失望告终。

(老人近照,走失前拍的)

昨日下午3点

老人“惊喜”的出现在家门口,目光呆滞,还有伤

就在老太太消失了48小时之后,昨日下午3点,老太太“惊喜”的出现在了家门口。此时只有老伴一人在家,其他人都在为寻找老太太到处奔波着。听说外婆独自回来了,小兰立马赶回家。眼前的外婆,神情恍惚、目光呆滞,头部和脚部都有轻微的擦伤,还不停用手摸着肚子,示意“肚子饿!”。

小兰立马给外婆准备了三碗外婆最爱吃的乌鸡米粉,但是外婆只吃了一碗,就累得要去睡觉了。在此之前,小兰对外婆受伤的部位进行紧急处理。

老人恢复精神后:

在文化宫摔了一跤,因交流有困难,没法获得帮助,孤零零在石阶上呆坐一夜

当老太太逐渐恢复精神状态后,小兰试图从外婆并不地道和流利的福州话中知道点事情的经过。原来,老太太27日下午3点出门,先徒步走到了南公园,并在南公园公交站乘坐公交车,准备前往文化宫,“因为那里老年人多,可以听他们聊天、看他们下棋来消磨时间”。

下了公交车,往文化宫走去的路上可能没有看清台阶,老太太摔了一跤,头部和脚上都有轻微擦伤。此时,老太太便倚靠在附近的台阶上休息。本想歇歇脚,等体力恢复再起身。可是天色渐暗,晚饭也没有吃,老太太便将藏在衣服里的老人证拿了出来,等待过往的市民前来帮助。“但由于她交流困难,所以尽管文化宫附近来来往往活动的人很多,但没有人能帮到她。”

饥寒的又呆坐一夜后

仍没有引起人注意,咬紧牙关自己徒步回家

就这样,老太太在饥饿和寒冷中,孤零零地坐在石阶上度过了一夜。

经过了一夜的呆坐,第二日,这位老太太仍旧没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腿脚仍旧没有恢复的她,由于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加之交流上的困难。老太太竟然在石阶上又呆坐了一天一夜,直到昨日早上睁开眼,老太太咬紧牙,重新打起了精神,自己徒步走回了家。

警方介绍:

以后如果走丢,记得找警察蜀黍,会义务送您回家

据辖区派出所民警介绍,由于街巷脉络错综复杂,不少小路口都没有探头,因此也给找寻老人增加了难度。截至目前,该所今年共接到11起60岁以上老人疑似走丢的警情,而整个福州城区(五区)近50个派出所,一年下来就有大几百起老人走丢的事件。

对于老人走丢的问题,最重要的需要家庭进行防范,对于派出所而言,如果遇到老人回家有困难,并可以清楚说出家庭住址,民警是完全有义务无条件帮助其回家。而易走失的老人的身上尽可能随时配带老人证,或者家庭住址和联系人电话的标识,以便于老人走失后的寻找。

多留意身边的老人,多助人为乐

据红十字会心理研究中心专家詹锦华介绍,对于老人需要救助而被忽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价值取向方面,政府应多弘扬社会正能量,如果凭技术手段无法作出判断时,应更多向助人者倾斜,鼓励和保护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行为;在救助和帮扶老人方面,应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既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也减轻助人者的心理负担;在宣传教育方面,主流媒体应多进行正面引导,不能因为个案就对整个社会失去信心,不能认为老人都是坏人,所有路人都是冷漠的。

编后按 东快君在此呼吁,拒绝冷漠,让我们一起来关心身边的老人,假如哪天有老人向你求助,请伸出援手,或者告诉警方!谢谢善良的你!

东快记者 刘兴 东南快报新媒体刘阿宝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