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构作钓指南(6)】鲈鱼迁徙基本原理与解读

 小刀听雨 2016-12-11
鲈鱼的迁徙活动

上一集我们定义了掩蔽条件,讲到了浅水对鲈鱼代表了生命主题中的觅食和繁衍,深水则代表避害。因为鲈鱼的生命主题因四季不同而变,而深水、浅水的季节变化带来的对鱼有利或者不利的水文、生存条件变化导致了鲈鱼因为季节转换而需要进行季节性的在深水与浅水之间的交替迁徙移动:春季需要繁衍,鱼体产卵之前之前需要大量补充能量,同时因为鱼卵孵化需要阳光和能量,所以大方向是从过冬的深水往能量富集的浅水迁移,夏天为了食物也为了水温、溶解氧条件(以后讲夏季模式会详细分解)一大部分鱼又从浅水往深水迁移,到了秋天又是为了冬天抓膘跑到浅水狂吃,到了冬天回到深水过冬则是主要为了躲避寒冷冻伤冻死的不利条件。 

 水情的变化是造成鲈鱼深、浅之间迁徙移动的原因,而广义的“水情变化”,其周期不仅限于季节性,而可以是任何规律或者不规律的时间段。这个定义比较拗口,我们举例子说。规律性的移动,比如,清水湖泊,晴天的早晚,鱼都相对会在比较浅的水层,到了日头高照就会退到深水,这是鲈鱼在一天中的规律性移动。时间上不规律性的例子,比如,早春,天气一直挺稳定,鱼已经都跑到浅水,很多很快要产卵了,却来了一股强冷空气,使得浅水水温骤降,这时鲈鱼就要移动了,跑到相对深水的地方,冷空气过了它们又会回到浅水,这种来回迁徙一般发生在几天之内,具体多久要看具体天气;又比如连续阴雨造成的低光条件,水色变浑,水位升降,连续大风,各种成因的水流都是造成鱼移动的常见因素,这些因素的周期性和持续性因为每次气象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短到几小时,多到几天几周。 

结构与迁徙

 上面说了这么多,都是为了说明鲈鱼会因为气象水文的不同,在几小时到几天几周甚至跨季节的时间段内在相对的深水和浅水之间,为了趋向有利自身生命主题的条件而迁徙。对钓鱼人来说,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它们是怎么迁移的??它们是简单地从深水游到浅水,浅水游到深水?

 这些问题恰恰是结构作钓解决的问题: 总体上说,鲈鱼主要依靠对水底结构地形(和标示物、障碍物)的识别进行迁徙活动;鲈鱼依据它们对途经可用结构的本能筛选得出迁徙活动的路线,因此给定地区内的迁徙路线相对固定;这些被鲈鱼甄选的“地标结构”具有一定规律,钓鱼人可以据此通过研读等深图来推测鲈鱼迁徙活动的路线,从而保证在正确的时候出现在鱼在的地方钓获鲈鱼。



鲈鱼没有蝙蝠的声纳,无法用回波探知周遭的结构和掩蔽物。鲈鱼搜寻结构和掩蔽物靠的是视觉。也就是它们需要看到合适的结构和掩蔽物,来决定往哪个方向迁徙,这样水下能见度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鲈鱼的迁徙活动。鲈鱼不论是在季节性迁徙还是在每天的短距离迁徙过程中,都会利用结构地形和变界线作为导向;而利用结构地形上的掩蔽物作为安营扎寨的据点。结构地形变化和上面的掩蔽物对鲈鱼来说就是水下地标,它们可以通过这些地标顺利地定位自己的水下位置,这些地标也提供鲈鱼快速可靠的往深或者往浅迁移的指向。通俗的说,鲈鱼沿着结构地形变化迁徙好比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到掩蔽物停留则好比是进入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停留。

鲈鱼是依靠视觉来发现和识别路线地标的,所以它们的移动基本上是去往可以看到的最近的地标结构,然后再移动到下一个可以看到的最近的地标结构,如此类推往复。理解这个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鲈鱼在迁徙的时候总是非常确定地趋向于使用深度变化幅度更大的结构,或者说选择更陡峭的地形变化作为行进路线:因为陡峭的地形线同平缓的地形变化相比,具有更明显的确定的轮廓,更易于识别,而且对鱼而言距离更近,不仅容易发现,而且意味着消耗更少体力来移动。

如下图。在同一个湖里,能见度都一样,土黄色粗虚线表示鲈鱼视野范围。从深水往浅水迁移的鲈鱼,右边是一个台阶陡降,左边是一个平缓的斜坡。朝右边看,可以清楚地看到台阶陡降开始时候的清晰的地形变界线,这个变界线上的掩蔽物也更容易发现;但是它朝缓坡方向看,在目力可及范围内,由于地形变化缓慢,只看到湖底,没有明确清晰的变界线,远处掩蔽物也不容易发现。迁徙的时候,鲈鱼自然就从陡降一边开始了。

【结构作钓指南(6)】鲈鱼迁徙基本原理与解读

下面我们在等深图上更具体地演示一下鲈鱼利用结构和掩蔽物的迁徙。假设鲈鱼是从深水往浅水迁移。从最深处的河床凹隧开始,我们看到有一系列的等深线。鲈鱼迁徙偏好从最陡峭的隧岸处开始。图中的陡降有A,B两处,12尺为台阶变界线。由于B处离开河床凹隧距离太远,鲈鱼无法看到这个陡降的存在,所以不会用这个陡降迁移,而是用离开河床凹隧很近的陡降A开始第一步迁移。这一阶段迁移,如果12尺处的台阶边界线上没有掩蔽物或者障碍物,鲈鱼会在到达12尺变界线后沿着变界线向左或者向右移动;但是像图中的情况,陡降A处刚好在变界线上有一堆大石头,这堆石头的存在鲈鱼甚至在深水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看到,所以这堆石头就好比是我们前文提到过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鲈鱼从深水迁徙到达这里的时候会做停留,停留时间长短则是受天气、饵食等因素影响。从石堆往浅处,鲈鱼可以清楚地看到不远处有一个树桩,所以条件合适的时候树桩就成了下一个逗留点。另一方面,如果沿着12尺变界线向右方向,不远处可以看到水下突岬延伸到12尺变界线外缘,这不仅是一个明显的地标,而且是一个重要的通往浅水的指向。往这个方向移动的鲈鱼会在突岬同12尺变界线交界处转向,可能作停留,然后沿着突岬往浅水走,直到到达浅水的草区。在树桩附近的鲈鱼,也可以看到突岬的陡峭一侧,因此条件适当的时候也便往突岬上游,最后到达浅水的草区。鲈鱼会迁徙到多浅的地方,同它们会在各个掩蔽物点上停留多久,以及接下去的迁徙大方向(往深还是往浅),都是取决于天气状况的(以后详解)。

【结构作钓指南(6)】鲈鱼迁徙基本原理与解读

上图中,同为“地标”掩蔽物的石堆和树桩,其作为鲈鱼逗留标点的可能性却不太一样。决定两者留鱼可能性大小的因素是它们的具体位置。石堆刚好处于结构变界线上,而树桩则处于平台中央。图中石堆这样的属于结构变界线上的地标掩蔽物,称为“双重标点”,在图中因为是鲈鱼迁徙上来第一个接触逗留的标点,因此也称为“接触点”,留有鱼的可能性非常大;树桩由于不在变界线上,因此只是作为掩蔽物存在,留有鱼的可能性完全取决于其离开其他重要结构和双重标点的距离,而且和双重标点比起来,留有鱼的可能性小很多,确定性也更低。假设我们把这个树桩移动到远离变界线和突岬的C点,树桩本身如果又比较高,露出水面,钓鱼人不明白掩蔽物同结构地形关系的话,很容易就跑到C点树桩旁边一通钓,殊不知由于这个树桩离开结构变界线和鲈鱼迁徙路径距离太远,根本不被鲈鱼发现和利用,因此不留鱼。仅仅依靠掩蔽物概念选标点的钓鱼人,就只能在那里浪费时间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钓鱼找鱼,不能只找掩蔽物的原因。结构作钓之父布克-佩瑞依据他的经验告诉我们,鱼出现在“双重标点”,即接触点附近的几率最大。但是这样的标点一个水域能有多少?或者说,剩下的大部分水域大部分时候都没多少鱼!结构作钓原理对我们确定标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吧?

下面的结构作钓指南连载,我们将详细分解天气对鲈鱼迁徙活动的影响,以及各类主要结构的好坏取舍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