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把秦皇汉武并称,他们谁的历史贡献更大一点?

 吴梅枫 2016-12-11

在我国历史上,秦朝和汉朝是我们熟悉的两个朝代,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社会的重要君主,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专制社会的历史起到了推进作用,“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所以人们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主,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占有显著而醒目的一页,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秦始皇出生在东周末年,当时东周已经开始衰败,有7个比较强大的诸侯国,他们之间发生了历时几百年的“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的征战,历史上称之为“战国七雄”。在当时的分裂割据局面中,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后,秦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那时候秦国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都已具备了统一六国的基本条件,于公元前221年灭掉了最后一个国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即秦王朝,自号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立即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政治方面废除了商周以来的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宣布郡官职位不能继承,国家大事由皇帝亲自主持,重要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官定期调动位置,以防他们建立势力范围;他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改革后的小篆文字及隶书文字开始兴起,并完成了古文字向今文字的转变;秦始皇所确立的这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政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为了推行新王朝制度,采纳了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除工、兵、农书、法书、医书和秦朝史籍之外的各国史书和其它书籍,使全国各地纷纷燃起了烧书的烈火。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焚书坑儒”事件,“焚书坑儒”不仅将中华民族千余年文化发展的结晶付之一矩,更严重的恶果是扼杀了学术探讨的自由,中断了春秋以来百家争鸣、思想活跃的局面,而且从此开了中国历代王朝大兴“文字狱”的先河。

在军事上,对外政策上,秦始皇开展对南方和中国所属其它地区的大规模征战.在南方征服了“百越”,在北方沉重打击了“匈奴”.为了阻止“匈奴”对北方边境的骚扰,秦始皇调拔大批人力物力,在燕、赵、秦原修筑长城的基础上,重新修补,新筑,把北方长城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巨大高墙,这就是代表中国悠久历史见证的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秦始皇既是中国历史长河转折点上的伟人,又是后人眼中的暴君。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代最重要的皇帝之一,景帝刘启第三子,4岁时被封为胶东王。因受景帝姐姐刘嫖的喜爱,7岁立为皇太子,汉景帝后三年(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上皇帝位。第二年,首创年号为'建元',从此,我国历史开始用年号纪年。

汉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比较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封建统治思想尚待确立.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首先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分封子弟为侯,王国封地被分割;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置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将冶铁、煮盐收归宫营,禁止郡国铸钱,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在对外方面,汉武帝改变过去的方针,通过战争开拓疆域.他先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连续发动了多次反击匈奴的战争,解除了来自匈奴的威胁,保障了黄河流城广大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消灭了南越割据政权,统一了今天的两广地区,又在今云南、贵州等省设置郡县,加强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与大月氏、乌孙、安息等国联系,开通了内陆与西域之间的交往.他的这一系列文治武功,使西汉王朝发展到鼎盛时期。

汉武帝统治时期,人才辈出,这和他兴办官学、广开仕途、注重奖惩、因材授职的人才政策是分不开的.他在位的54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人才盛世,群星灿烂,各尽其能.他们辅佐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造就了不朽的历史功业。

不管怎么说,孰能熟过,让历史去评价吧,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二位帝王被后代伟人并称秦皇汉武,也足可傲立中国帝王之林,闪耀历史丹青之页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