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和田籽玉表面的裂隙有讲究

 自华居 2016-12-12



籽玉在河床中历经百年的冲刷碰撞,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裂,裂隙中往往侵入皮色,与剥蚀、碰撞、滚圆等流水地质作用有关的裂隙特征,这类裂隙主要为平行于籽料扁平方向的“层理”,线状或不规则状裂隙、河流状裂隙等。



▲玉石在河床中运动,表面会有很多裂隙。


这些裂隙、层理有着能见到次生物矿(如石英颗粒、方解石、铁质氧化物、氢氧化物、锰质氧化物)充填。有些裂隙呈完全交合,有些仅部分充填、有些无任何充填。裂隙的形态多种多样,显示了复合地质作用综合结果。


▲籽玉皮色表面呈现的“层理”(50X显微镜观察)


与冰川刨蚀运动有关的裂隙及其充填物特征,这类裂隙主要包括:刨蚀断口、指甲纹、冰川划痕等。在大籽玉上特征较明显。一般说籽料体积越大,形态越趋圆,越易观察到这些特征。当籽玉的重量低于2千克时,在其表面很少能观察到指甲纹和冰川划痕,但刨蚀断口有时还可见到。



▲指甲纹(50X显微镜观察)



▲冰川划痕


这类裂隙在结构上遭到严重破损,断口粗糙,为次生矿物的沉积生长及各类色皮的形成提供了几何学上和结构上极有利位置。另外,这类裂隙特征为新疆和田籽玉特有的“指纹”性特征,可作为区分“俄罗斯籽料”仿籽玉的技术指标。



▲水草纹


一些籽料表皮呈水草状侵染,这可以说是籽料铁的证据,因为这种水草状侵染不是短时间人工染色能够形成的,而是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矿物质侵染的结果。金属盐与籽玉长期接触,沿线裂隙向两边与籽玉的纤维状结晶体之间发生物质交换,形成这种带有毛刺状的水草状侵染,这是时间的印记,这种侵染潜伏在裂隙两边的玉皮之下一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