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北岸镇五渡村岭脚程氏古祠,有着近150年历史。岭脚村村民为抢救历史遗迹,这个小小自然村聚沙成塔,自筹资金将几近倒坍的古祠进行修复,于2016年12月9日举行开祠庆祝仪式。 ↑北岸镇五渡村岭脚程氏祠堂是篁墩程氏宗祠的一个支祠,该祠整体结构为三进两天井。古时主要用于岭脚程氏族人祭祀祖先、办理婚、丧、寿、喜等的场所,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常在祠堂进行。 ↑据岭脚村程氏祖谱载:岭脚程氏先由篁墩迁至五渡、再从五渡迁至岭脚,始祖为贵六公。现岭脚村仍以程姓为主体,村民有300多人,大多在外创业打工。 ↑据族里长者口述,岭脚程氏祠堂始建清朝早期,后被太平天国“长毛军”烧毁,仅剩后进寝殿,清同治后期(长毛之乱结束后)进行重建。 ↑我曾探访过岭脚村程氏祠堂,那时的祠堂历经岁月的剥蚀,部分墙体和屋顶出现了倒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如今修复后的祠堂,恢复了昔日的气势,曾经的雕梁画栋虽苍老却不失精美。 ↑岭脚程氏祠堂最大的特别之处是祠中设有戏台,祠堂一进为两层,二层为戏台,隔着天井的二进,平时为族内议事厅,逢年过节做戏时,就是看戏厅。 ↑祠堂能够得以修复,不得不提村里80岁的程益荣老人,他为祠堂修复费尽心血,四处奔走呼号,最后村里人被他感动,纷纷响应捐款捐工。如今祠堂得以修复,程益荣老人压在心里多年的一块石头终于放下了,开祠这天接受媒体采访,眉飞色舞,开心极了。 ↑据64岁的程玉琴老人说,为响应这次修祠,村民热情非常高,在外打工创业的村民也踊跃捐款,连五渡通往岭脚的道路也一起修建硬化了。程玉琴将记录着村民捐款捐工的本子捧出来给我看,令人感概万分,都说如今农村人心散了,但这次岭脚村自发修祠的义举,让人看到了在外村民的乡情未了。 ↑宗祠是村内族人血脉所系,开祠这天,很多年轻人也从外地赶回来参加庆祝仪式。一座古祠,不仅仅是一处历史遗存,更是一种凝聚力,是村民心里永远的圣殿。 (在此提醒文物局的同志,祠堂村民自已筹资修好了,你们可以去挂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