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本科学史名著(必备书单)

 走路的乌鸦馆藏 2016-12-12

科学与历史,当代世界的两大动力。

——斯特劳斯

——亚历山大·柯瓦雷

后世建立的一切人文社会学科都蕴含着一种基本动机:要么迎合科学,要么对抗科学。

不深入了解科学的发展,就很难看清人类思想发展的契机和原动力。

小编今天带来《科学史译丛》的6本书,一览西方科学技术的孕育和发展过程。

1.《新物理学的诞生》:近代科学革命的主题和主线,不是一部科学的历史,而是关于科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片段的历史短论

从地球运动这一假设所引起的物理学问题出发,讲述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在创立新物理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做出的贡献,从一个侧面讨论了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

科恩从力学、天文学等几个主要方面勾画出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到近代物理学的转变,在同类著作中纲目最为清楚。

——陈嘉映,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 人类宁愿认为自己的居所在太空中固定不动,并且被安排在适当的位置,而不是一粒可有可无的微尘,在浩渺甚至是无限的宇宙中漫无目的地飘荡。

  • 1543年往往被视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年。那年出版的两部重要著作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宇宙观:一本是波兰教士尼古拉·哥白尼所著的《天球运行论》,另一本则是荷兰人维萨留斯的《人体结构》。

  • ……哥白尼的著作已经包含了整个科学革命的种子,这场革命以牛顿建立了辉煌的近代物理学为顶点。

6本科学史名著(必备书单)

“它还会落回来吗?”这幅曲子笛卡尔通信的古老木版画,展示了伽利略的同时代人和梅森神父所提出的一个检验落体行为的实验。

6本科学史名著(必备书单)

最古老的行星符号的起源已不可考,但通常的说法均来自与希腊罗马神话。

6本科学史名著(必备书单)

伽利略本人所绘的月球

6本科学史名著(必备书单)

2.《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这场革命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框架和模式,近代科学和哲学既是其根源又是其成果。

科学思想史学派的创始人

一部十六、十七世纪思想研究的重要作品

一部充满常识却不卖弄学问、清晰却不过度简化的作品

柯瓦雷是科学思想史领域的泰斗级大师,在本书中以宏富的学识刻画了人类一个基本观念的转变过程。

——陈嘉映

  • 人们普遍承认,17世纪经历并完成了一场非常彻底的精神革命,近代科学既是其根源又是其成果。

  • 一个作为有序的有限整体、空间结构体现着完美等级与价值等级的世界,被一个无定限的(indefinite)甚或无限的(infinite)宇宙所取代……

  • ……这一过程的结果是人在宇宙中失去了他的位置,或者更确切地说,人失去了那个他生活于其中、并对其进行思考的世界,人要转变和更迭的不仅是他的基本概念和属性,甚至是他的思维框架本身。

6本科学史名著(必备书单)

6本科学史名著(必备书单)

6本科学史名著(必备书单)

6本科学史名著(必备书单)

本书认为,人类的思想在16、17世纪曾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框架和模式,使古代那个秩序井然、有限封闭的世界(cosmos)最终变成了均一无限的宇宙(universe),也使价值世界同事实世界完全分离开来。近代科学和哲学既是这场革命的根源又是它的成果,近代科学史和哲学史必须相互参照来研究。

6本科学史名著(必备书单)

3.《牛顿研究》:关于17世纪科学革命和牛顿的经典研究,科学思想史学派的领袖人物亚历山大·柯瓦雷生前审订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

没有凡人能比他更接近上帝。

——哈雷

自然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

神说,让牛顿去吧!万物遂成光明。

——蒲柏

牛顿是无与伦比的科学巨人,同时,正是经由牛顿,近代科学从根基上与哲学离异。柯瓦雷的这部著作深入刻画了思想史上的这一巨变。

——陈嘉映

  • 我们所有人,或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把牛顿的世界机器当成了宇宙的真实图景和科学真理的体现,这是因为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都是近代科学以及经过启蒙时代洗礼之后人类的共同信条和常识。

  • 对于同时代的年轻人,特别是对于后世来说,牛顿似乎是一个超人,他已经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宇宙之谜。

  • 近代科学打破了天与地的界限,把宇宙统一了起来……它把我们生活、相爱并且消亡于其中的质的可感世界,替换成了几何学在其中具体化的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位置,唯独人失去了位置。

6本科学史名著(必备书单)

亚历山大·柯瓦雷

6本科学史名著(必备书单)

4.《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动》:科学革命的一个成果是,人们开始设想一种研究政府、个体行为和社会的社会科学,其运作方式能与新兴的自然科学相媲美。

以科学史的眼光重新审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展现了现代自然科学在概念和方法上对社会科学产生的巨大影响,并引发我们思考二者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李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 自亚里士多德时代以来,自然科学和医学一直在为政府研究、宪法分类和社会分析提供类比。

  • 人们认为,方法有一种共通性,在物理科学和生物科学中一直管用的方法也能把社会科学推向前进。

6本科学史名著(必备书单)

5.《文明的滴定: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一次影响世界的自问自答,李约瑟本人对“李约瑟问题”的回答

“李约瑟问题”:

“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而只在欧洲发展出来?”以及“为什么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在把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要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

荷兰著名科技史家弗洛里斯·科恩(H.Floris Cohen)评价说,在20世纪的学术史上,鲜有一个朴素的问题能够引出如此壮观的成果。

  • 中国人天生就倾向于场论,这种偏爱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关于海潮原因的正确观念。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人说过,没有远距离物理接触的超距作用是可能的。

  • 中国数学的思想和做法永远是代数式的,而不是几何式的。

  • 公元8世纪初,当一行和梁令瓒第一次发明这种时钟时也有同样的情形出现,这比带有立轴横杆式擒纵机构的第一批欧洲机械钟早了6个世纪。

那么,李约瑟本人对于这个思索了一生的问题给出了何种答案呢?可以说,他对此问题的最完整表述都包含在了这本《文明的滴定》中。

6本科学史名著(必备书单)

6.《科学与宗教的领地》 :“科学”与“宗教”概念是晚近三百年的发明,今日关于科学与宗教之关系的论说多数是时代误置

何为宗教?何为科学?

宗教阻碍了科学发展吗?

科学与宗教果真水火不容吗?

“科学”和“宗教”是否适用于一切地域和民族?

对世界的科学解释根本上是无神论的,但科学为什么偏偏从基督教笼罩的欧洲诞生?科学发展与宗教和道德原来千丝万缕地编织在一起。

——陈嘉映

  • 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西方人就尝试系统地描述世界,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基本原理,为宇宙中运作的原因提供自然主义解释,但我们将会看到,这些过去的做法与现代科学之间的相似性微乎其微。

  • ……17世纪的自然志和自然哲学负有一种使命,要为新的命题式宗教提供一些一般理由。

  • 对于文化的演进,一种常见看法是,宗教代表着人类发展的原始阶段,注定要被一个更加开明的科学时代所取代……现在,“科学”成了社会自然进步所指向的目的或目标。

本书是科学与宗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它极富原创性地分析了“科学”与“宗教”这两大领地漫长的形成过程,绘制出西方科学与基督教之间关系的一幅令人信服的图景,颠覆了我们对科学与宗教的许多简单化理解。

6本科学史名著(必备书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