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量取液体体积,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俯视时:读数 > 实际体积 仰视时:读数 < 实际体积 量筒量程的选择:要量取a毫升,则量筒的量程只能选择≥a毫升; 2、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空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得洗)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 O2约占空气体积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空气体积4/5,不支持燃 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液面上升大于1/5原因 :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4、铁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生成物熔化后炸裂瓶底 5、硫在氧气中燃烧也要在集气瓶底放水目的 吸收有毒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6、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2H2O2 MnO2 2H2O + 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KClO3 MnO2加热2KCl+3O2↑ 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7、氧气的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8、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2)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3)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4)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5)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 C + H2O高温 H2 + CO) 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2↑ (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还原性: CO+CuO △ Cu+CO2 (非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 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 CaCO3高温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CO2能与NaOH反应,解释NaOH溶液露置空气中变质现象。 CO2能与Ca(OH)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利用这一反应检验CO2或Ca(OH)2溶液 6)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冶炼金属,并注意尾气处理。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7)氧化还原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 8)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9)开发新燃料、新能源 乙醇、氢气;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潮汐能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