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那点事:浅谈中西奇幻作品里人鱼的演化历史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6-12-12

国人但凡去丹麦旅游就一定会去根本哈根,去根本哈根的人则一定会去市中心东北部的长堤公园,然后在一座赤身裸体,人身鱼尾的美人鱼铜像下摆各种姿势然后拍个照发朋友圈,这座铜像,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美人鱼。在丹麦著名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安徒生的代表作品《海的女儿》中,小美人鱼是海王国中一位善良美丽的公主,每天在大海中无忧无虑的遨游,阴差阳错之间看到了陆地上英俊的王子,从此一见钟情,朝思暮想。为了追求自己爱情,她不惜忍受巨大的痛苦换来人的双腿前去寻找王子。然而世事弄人,王子却是所爱他人,巫婆告诉美人鱼,若想重回海洋换回鱼尾,只有杀了王子才可以。可心地善良的美人鱼怎么能亲手杀死自己的一生所爱,最后她成全了王子的幸福,自己却投入海中化为泡沫……

中西那点事:浅谈中西奇幻作品里人鱼的演化历史

当然,今天我们要说的并不是美人鱼这个故事有多凄美,有着多少深刻的寓意,这种仁者见仁的作品,每个人的理解自然都不同,有说她傻的,嗤之以鼻的;也有被她所感动,认为真爱莫过于此的。而我们所在的关注点事,为什么西方的人鱼这么漂亮?而我们东方的人鱼却多数丑的可以。

“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既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山海经·南山经》

“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东,无草木,多金玉。决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鱼,其状如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 《山海经·北次三经》

中西那点事:浅谈中西奇幻作品里人鱼的演化历史

《山海经》作为我国最早的志怪百科全书,其中关于人鱼的记载可谓丰富至极,然而同西方主流奇幻文学中人鱼皆是美女,且善歌舞不同。《山海经》中所载的人鱼多数丑陋至极,更加细思极恐的是,最后居然有着“食之不疥”,“食之无痴疾”这样的记载,也就是说,西方的人鱼是看的,而东方的人鱼是拿来吃的。可见“吃货之国”的名头,根深蒂固啊。

当然,这里是开个玩笑,为什么东西两方的人鱼会有着如此大的天差地别,当然是跟历史和文化有联系的。西方奇幻世界里的人鱼,一般来说最早的形象是希腊神话中的塞壬,是河神埃可罗厄斯的女儿。众所周知,不同于日本神话中的神灵都长的比较寒碜,也不同于埃及神话中各种动物上场,古希腊由于崇尚人体线条的自然美,所以可想而知希腊众神动不动就是女的就长的非常妖艳美丽,男的就英俊潇洒,作为河神的女儿,塞壬自然也不例外(一说其形象亦为人首鸟身),活脱脱就是一条美的不能再美的美人鱼,而且还拥有着动人的歌声。这些因素都未之后西方奇幻世界的人鱼形象奠定了最早的基础。直到德国民间故事中著名的洛雷莱形象的产生,自此确立了西方奇幻世界中迷人且善于歌谣的美人鱼形象。

中西那点事:浅谈中西奇幻作品里人鱼的演化历史

莱茵河的悬崖上终年住着一位美丽的女神,叫洛雷莱。洛雷莱相传是绝世美人,她有一头金色的长发,总是喜欢在月光下抚琴弹唱着迷人的歌谣。很多船夫都因被她的魅力所吸引,而魂不守舍,甚至丧命河中。凡是经过莱茵河的皇室贵族亦都想得到洛雷莱高贵的爱,但是洛雷莱从来都不为所动。直至有一天痴情的阿拉涩多亲王出现,阿拉涩多亲王最终用自己心中最真挚的声音打动了美丽的女神,既而得到了渴望的真爱。—德国民间故事《洛雷莱》中西那点事:浅谈中西奇幻作品里人鱼的演化历史

到了东方世界,《山海经》对于之后奇幻文学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且不说一直以来人鱼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可祛百病的神奇鱼种,到了日本之后,人鱼更是同其他怪物一样,一出现便代表着灾难。这明显和《山海经》中一出现就代表着灾难的化蛇、毕方、旱魃等异兽的设定如出一辙了。

中西那点事:浅谈中西奇幻作品里人鱼的演化历史

廿七年,已卯,春正月……太子谓左右曰:“祸始于此。夫人鱼着瑞物也,今无飞免。出人鱼者,是为国祸”—《圣德太子传历》(注:该书成于公元917年,但据学者研究是后世为圣德太子神化,真实成书恐为平安年间)

海中罕有。上半身为女人、下半身为鱼。其骨为止下血之妙药。世间云人鱼者是也……—贝原益轩 《大和本草》(以《本草纲目》为参考)

如果你认为东方人的想象里仅限于此,人鱼的功效不过是“止止血”,“治治病”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世界上除了唐僧人可以吃了让人长生不老以外,还有东方产的人鱼肉。在日本镰仓时期的民间故事中,有个叫做“八百比丘尼”的故事,便是诉说了一名女子因食用人鱼肉而长生不老的事。八百是因为她在活了八百年后失踪了,比丘尼则是源于她做过尼姑,尼姑就是比丘尼的俗称嘛。

中西那点事:浅谈中西奇幻作品里人鱼的演化历史

不过你要是认为东方世界的人鱼都是又丑又难看,能吃能入药的,那又是错了,别忘了,毕竟我们还有鲛人。

海人鱼海人鱼,东海有之,大者长五六尺,状如人,眉目、口鼻、手爪、头皆为美丽女子,无不具足。皮肉白如玉,无鳞,有细毛,五色轻软,长一二寸。发如马尾,长五六尺。阴形与丈夫女子无异,临海鳏寡多取得,养之于池沼。交合之际,与人无异,亦不伤人。—《太平广记》

中西那点事:浅谈中西奇幻作品里人鱼的演化历史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在传统的人鱼里面,西方奇幻世界里对于人鱼的描述,外貌特征是基本一样的,区别的只是有些人鱼是专门魅惑海员的坏人鱼,有些人鱼却是善良的人鱼。可到了东方世界,人鱼就千奇百怪了,有四只脚的、能入药的、媲美唐僧肉的,还有“泪能成珠”的鲛人。这显然是和东西两方的文化、宗教差异有着极大的关系,怕譬如基督教中认为死亡是件很自然的事,而我们的道教却倡导“长生不老”,以至于在人鱼这种大家都知道,却从未见过的物种身上,寄托着人类不断膨胀的欲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