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级高一材料作文讲评

 怡蘭轩 2016-12-12
编写人:梅革  杜娟  
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10月2日,国庆长假期间,信阳师范学院学生宿舍11栋楼下挂出一个提示牌:“假期离家远没空回家的孩子,如果没有其他安排,阿姨邀请你们到我家尝尝妈妈的味道。时间定在3号晚上。电话:18#######18.”
看到这样的提示牌,相信每个人心里都会涌起一股温暖与感动;“妈妈的味道”更是会唤起我们对往昔的记忆。其实,生活中我们接触的每一个人,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有各自的味道,或甜,或酸,或苦,或辣,甚或五味俱存。
请以“         的味道”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把标题补充完整。(可以填“妈妈”)
      2、要求情感真挚,材料真实,不得套作甚至抄袭。
3、、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立意与构思
这是一道加材料的半命题作文,所以,审题时既要看题目中的关键词,也要研究所给材料,充分利
用所给材料的导引作用。
首先明确标题中的关键词的含义。“味道”,有三个含义,一是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
的特性,二是气味,三是指趣味、情趣。写以上三种,均符合题意。
其次我们来研究所给材料,搞清材料中“妈妈的味道”的含义。
不难发现,所给材料中“妈妈的味道”的含义有两层,表层可指宿管阿姨精心烹制的饭菜的味道,
深层则是指阿姨对家在远方身处异乡的学子的关心与爱的温馨。由此出发,我们在写本次这个半命题作文时,就应首先确定一个味道,由此带动对所写对象的相关回忆与描写。比如,用妈妈做的饺子的香味,带动对妈妈对我的关心的内容的回忆与描写;用外婆家院子的柿子的味道,来引出并串联起对外婆的回忆;用考试失败流下的泪水的苦涩的味道,来带动某次从失败中挣扎奋起的事情的叙写;用家乡山坡上草的特有的清香的味道,来引出并串联起故乡山水人情的描绘进而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一句话,审好本次作文题的关键,是找到所写对象的某种味道,并让这一味道在行文中起到应有的
导引串联作用。
本次作文在这个方面做得较好的例子:
1、饺子的味道(食堂的饺子没什么味道→自己一个人吃妈妈留在冰箱里的饺子也不太有味道→和妈妈一起吃妈妈亲手包的饺子最有味道)
2、柿子的味道(小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乡下外婆家摘柿子等温馨的画面描写)
3、炒鸡蛋的味道(每次到外婆家,一盘黄灿灿的土鸡蛋是必有的佳肴)
4、麦子的味道(和爸爸妈妈一起收割小麦的过程辛苦而快乐且温馨)
5、野菊花的味道(外公冒雨上山为上火的我采野菊花)
6、襄阳的味道(牛肉面、黄酒的味道汇成一幅襄阳的风情画面)
7、孤独的味道(贴近大自然、贴近我内心,感到孤独的充实而醇厚)
8、乡村的味道(泥土的气息、牛屎的特有的味道)
9、妈妈的味道(凄冷的雨天,接我放学的妈妈把夹着汗味和油烟味的外套披在我身上)
10、发丝的味道(一把木梳传递着几代人的亲情)
11、太阳的味道(周末妈妈来学校为我洗衣服晒被子)
12、橘子的味道(沉默寡言让人难以接近的外公细心地剥橘子给我吃,让我看到了外公的细腻的一面,犹如橘子的酸中有甜)
13、茶的味道(爱喝茶的爸爸向我传授人生哲理)
14、炊烟的味道(外婆家的炊烟定格在我脑海中)
15、洗衣粉的味道(奶奶细心地为我洗校服)
16、奶奶的味道(信迷信的奶奶在我中考前、在爸爸出差前,总爱虔诚地烧几柱香祈祷顺利平安,奶奶身上也总带着香火的味道)
17、卤的味道(回忆先前老家过年时卤菜的香味,到如今很少闻到这种味道,反映年味的消淡和作者的伤感)
……
在这个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
1、文章中没有“味道”,或行文中不显现“味道”。不点题,贴标签;或所写内容很难写出“味道”。这类作文往往写成了“我的妈妈”“我的外婆”“我的家乡”等。
2、“味道”在行文中没起到类似于线索的作用,很多同学只是在文章结尾提到一下。
3、构思套路化。如这次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不少作文的后半部都写到了医院墓地,让阅卷老师惊叹于如此多的巧合的同时,心中也别有一番味道。
二、选材与画面描写
本次作文是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二次记叙文,绝大多数同学在选材的具体性、集中性,画面描等方面,都有了很明显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选材不集中。如写军训的味道,酸甜苦辣辛味味俱全。
2、选材大众化。写妈妈的味道,送饭占很大比重。
3、选材低幼化。写家的味道,分别用三个自然段写三岁时、四岁时、五岁时的内容。
4、仍缺乏描写画面意识,平铺直叙,自然也就平淡无味。
5、切入点太大。如写生活的味道、生命的味道等。
三、存在的其他问题
1、文体不明朗。本次限定要求写记叙文,可有的同学的文章散文化倾向严重,有的干脆直接写成了偏议论的文章。当然高考作文除诗歌外是不限定文体的。
2、表达方式单一,不会在叙述描写中适当穿插议论抒情,只画龙,不点睛。
3、文面不过关的占相当比例,糟糕的作文文面只能得到糟糕的作文评分。
4、少数同学不用黑色笔书写。
5、不会有意识运用一些记叙文写作构思技巧。比如倒叙、波澜设置、设置线索、虚实结合等。
四、本次考试较高分数作文选登
乡情的味道
高一(19)班  全洛辰
人事变迁,物是人非,不管经历过多少事,或是走过多少地方,总有那么一种味道,刻在记忆深处挥之不去,甚至愈来愈浓烈。因为,在那味道中,贮存了多少事、多少情,让人难以忘怀。
而镌刻在我心底的,便是那一抹乡情的味道。(开头稍嫌平淡,应力求先声夺人)
外婆的家在邻省的农村,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因为相隔甚远,我与母亲只能两年回去一次。于是我们便成了稀客、贵客。青瓦白墙外,鞭声阵阵,红纸飞扬,那一定是我们回来了。
而这时,外公外婆总会叫上母亲的兄弟姐妹,为我们做上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美食——米饺。
选出当地出产的最好的大米,浸泡一昼夜,然后才能开始制作。大姨磨米,二姨做馅,舅舅用大姨磨好的米浆和面,小姨和母亲则负责包饺子。大家边干活边聊天,谈着各自生活的点滴。他们的脸上挂着笑容,好像要把自己的快乐也包进饺子里似的。小孩子们也没闲着,有的在外面嬉闹,大一点的就帮着包饺子。而外公外婆坐在八仙桌旁,看着一屋子的儿女和他们的下一代,慈祥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平常的生活场景,写出了平常人家的幸福,很真实)
饺子包好了,大家搬来果园子里修枝剪下的枝条作柴禾,点上火,架上硕大的笼屉,把包好的饺子放进去蒸。外婆掌控着火候,要让温度恰到好处,既能充分释放出柴禾的香气,又能让饺子完全熟透。一缕缕勾人的香味儿从笼屉的缝隙里钻出,很快弥漫了整个院子。闻到这个味道,刚才还在疯跑的孩子们开始挪不动脚步,频频向厨房张望,连门外的小狗也摇着尾巴在院里打转。(细节描写颇为生动)
“饺子好咯!”外婆一声吆喝,几个孩子像听到冲锋号一样从后院跑回来。大姨二姨忙着把几个装满了热腾腾饺子的白磁盘端到桌上,孩子们毫不客气地抓起筷子一顿“狂叉”。我也夹了一个放进碗里,它正散发带着柴香的热气。用筷子轻轻夹开,清亮的汤汁流了出来,出现在眼前的是五颜六色的馅儿:猪肉、冬笋、青红椒、香菇……应有尽有,它们各自的香味又揉在一起,飘进我的鼻腔。忍不住咬上一大口,咸咸的、辣辣的,恰到好处,猪肉肥而不腻,冬笋爽脆可口,还没嚼就已经咽了下去,可那鲜味儿还在舌头上打转。(画面感特强,仿佛《舌尖上的中国》,很有感染力)
美味的大米饺若是蘸上米醋,又多出一种味道。“好吃,太好吃了!”听到我的赞扬,全家人都高兴地笑了。巴掌大的米饺,几十个,一会儿就吃完了。不仅是因为人多,更是因为快乐。大米饺的味道啊,浸润了家人团聚的幸福和劳动的喜悦。
后来,我也走过全国许多省市,尝过许多的当地小吃,却总也难以忘怀大米饺的鲜美滋味。我这才发现,它是外婆家的味道,是故乡的味道。我深深地眷恋这蕴含着亲情、乡情的味道!
教师评语:本文55分,优点在于选材独特、语言生动。很好地把握了“味道”的含义,将之贯穿全篇,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而且能够由实到虚,从“大米饺”这种家乡美食的味道点出亲情和乡情,使文章中心得以深化。在紧张的考试中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得益于该同学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关注。语言还需多加锤炼,以期更加精炼形象。(刘澍)
外婆家的味道
                      高一(17)班   李泽坤
我对外婆家的记忆,总是定格在那一缕缕炊烟,大锅里的一片金黄,构成外婆家最独特的味道。
小时候回外婆家总是最快乐的时候,为那一锅久违的鸡汤。外婆的锅是烧柴的大灶锅,每当儿女回来,总是炖上一锅鸡汤。我依稀记得,刚走到门口,就有一股浓郁且棉柔的香,直蹿入鼻孔,于是家的温暖便充斥了心房。顺着浓香,总是会找到外婆在厨房笑眯眯的看着我,几句亲切的问候后便又忙活起来。
我记得自己总是喜欢跟弟弟坐着烧柴。温暖的火苗在跳跃着,在冬天,温暖的热风总是伏在脸上,一股温暖在脸上散开。把干柴用打火机点燃,塞进去,再加上几根干木材,灶中总是有精彩的化学反应。还有稻杆,里面总有泥土的芬芳,有田野的味道,带着秋天的味道,汇入锅中,看着杆子一根根在火中化为灰烬,不知不觉,大锅里已经不断飘出一阵阵浓香。外婆揭开锅盖,加上调料,用大汤勺慢慢地搅动,金黄的液体在锅里旋转、翻腾,又是一股香气扑鼻,屋外飘出几缕炊烟,仿佛是想这股味道告诉天空,在暖暖的蒸气中,汤面一个个气泡鼓起又破裂,放出锅底的热量。渐渐地,香味漫开,充满了整个屋子,每个人都闻到了这股更浓郁的香。在中午太阳的照耀下,几缕青烟格外显眼。外婆家的味道在锅里酝酿着,灶里,柴火还是支撑着跳动的火苗,并透过火苗,向上传递秋天的味道。
渐渐的,稻杆一根根燃尽,火苗渐渐停止了跳动,灶里,干柴的裂开之声也渐渐停止,只剩下大锅还在点缀着这完美的艺术品,逐渐,金黄的气泡不再冒出,窗外的青烟也停了。外婆拿来大碗和勺子,耐心地将金黄转移到洁白的瓷碗里,大锅里又恢复了平静。于是味道便沉淀在大碗里,飘过厨房,飘过客厅,在桌子上安放。大家都停止了说笑,端来饭开始品尝这刚出锅的味道,总是少不了满口称赞,在这金黄里,是外婆家的味道,满含郊野气息,更是外婆对子女、对晚辈的爱,这片金黄更显得浓醇了,因为有爱为它做底料,沉淀在碗底,温暖着每个人的心,大家从里面尝出的是爱,是外婆的辛劳与祝愿。
记忆之间外婆家的味道就是那几缕炊烟,就是那一片金黄,带着爱的味道酝酿在我的心里。
柿子的味道
高一(17)班   代天娇
每年十月,我都会赶在当季吃几个柿子。好几年来的习惯,从未断过。可老实说,我不喜欢吃柿子,柿子的味道甜腻腻,有时还带点涩。就像虔诚的信徒每日做祷告,不是为了做而做,而是为了心中的的所思所想。
几年前,老家院子口有两棵柿子树,一大一小,一右一左,并立在路两旁,枝伸叶展,树荫盖了半个院子。不知道这两棵树是哪年种下的,但我自从几岁起记事,它们就在那里,大概是比我还老得多。
每年国庆或中秋,我们回去,总能看到挂满树的橙红,沉沉地坠压着,风吹来微微颤动。每当这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跑向树,想要摘柿子。但无论我如何跳跃,都只能摸到最低处的枝干,更别提摘柿子了。表哥见我如此,会笑着爬上树,我在下面看着,看中了就用手指,他就攀着枝干摘下来扔给我。我在下面接,总有漏掉的,柿子摔在地上就成了稀烂一片。我伤心得要哭,别人看见我这个样子却忍俊不禁,受到嘲笑,我常常化悲愤为力量,将手中柿子尽数砸去。一时间院子里鸡飞狗跳,笑闹声不断。
我更喜欢自己摘柿子,拿着长长的杆子,摇摇晃晃地将树上的柿子勾入网兜。费好半天劲,脖子都仰酸了,才摘下一个。顿时欣喜若狂,捧着一个柿子满院子炫耀,弄得在聊家常的大人们哈哈大笑。不过那时我才不会在意别的,一心只在手中的柿子上,郑重无比地在水下洗了又洗,再小心翼翼地剥开皮拿到嘴边吃。我能完好无损地摘下的柿子总是没熟透的,涩味比甜味还要重。但我从不在意这些。吃柿子于我不再是品尝滋味,更是自己努力的证明。柿子味道在我心里其实就是大家的欢声笑语,嬉笑打闹,其乐融融的每一瞬罢了。
但时光易把人儿抛,几年没回过老家了,今年终于有空再回去,一切却已大不相同。柿子树的枝干都被砍掉,只剩下孤零零的树干在风中萧瑟。表哥表姐早已外出工作,不少已经成家,也是长年不回来。外婆说,结那么多柿子也没人吃,不如砍了,不故碍着晒谷子。
我默默地站在树旁。如今我已高到能伸手够到枝干,但却已没有柿子给我摘。我看着面前光秃秃的树,它还是柿子树吗?它肯定是。但不结柿子的柿子树和别的树有什么两样呢?我只是摸了摸树干,一下,又一下。
回到家,我拿起茶几上妈妈买来的柿子,洗好一个慢慢吃,甜腻入口,我仿佛回到了当年阳光慵懒的下午,欢笑、奔跑,视野摇晃起来,晃着,熄灭。
嘴中涩味袭来,不好吃,真的不好吃。
鱼腥草的味道
高一(4)班  施葳瑞
鱼腥草的清香,幽幽地飘入我的心灵最深处。——题记
推开那扇院门,记忆的阳光铺天盖地地向我扑来,我拾起其中一束细细地端详起来。
鱼腥草又叫猪鼻孔、九节莲,双叶生的,是个心形的样子,家乡的路边到处都是,随地而生。家乡的人都不怎么理睬他,而我的奶奶却将它当成了宝贝。鱼腥草的茎有一股鱼腥的味道,喝上去苦苦的,很多人都不喜欢,但在我心中,这是世上最好喝的味道。
奶奶家在农村,那个小院便是我从小生长的殿堂。奶奶的家不大,但是我最喜欢的去处。屋旁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没有种什么菜,种了大半院子的鱼腥草。院中有几个小洞,那个些小洞是蚂蚁的王国,闲来无事时,我最喜欢跟着这群蚂蚁忙碌,看它们储备粮食,看它们用触角打招呼,看它们勇敢地翻越障碍。
“你看你呀,脸上又冲痘痘了,又该喝鱼腥草啦!”奶奶撒着娇地和我说。奶奶虽然年岁大了,可说话的样子像极了小孩,让我忍俊不禁。“你还笑!你啊你,就是吃不成好东西,一吃好东西就上火。现在的东西都……”说着说着,奶奶把我带到院子里,手脚麻利地摘下一把鱼腥草洗净泡入水中。顿时,一股鱼腥味扑鼻而来。
“再过二十分钟就可以喝了。”奶奶一边说一边走到院子中央,开始打理鱼腥草。奶奶慢慢地弯下她的腰,慢慢地给鱼腥草除草。过了一小会,汗水就打湿了她的衣衫,豆大的汗珠挂在她的脑门,阳光下她的银发在闪闪发亮。原来,鱼腥草长得这么茂盛,是吸取了奶奶的汗水长大的啊!微风吹过,鱼腥草摇曳着她的舞裙,摇摆着它的小脑袋,仿佛非常享受奶奶的抚弄。突然,我很想让奶奶抱抱,“奶奶,你抱抱我吧!”“哎,来了!来了!”奶奶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儿,走到我身边。夕阳西下了,我躺在奶奶的怀中,任清风抚摸着我的脸颊,感觉奶奶怀抱就像夕阳一样温暖。
鱼腥草泡好了,奶奶让我快喝掉,我顺从地抱着杯子大口大口地喝,一滴也不留。奶奶的笑容挂满了满是皱纹的脸,然后她又去侍弄那些鱼腥草去了。那些鱼腥草真幸福啊!
后来,我跟父母离开了那个小院,离开了奶奶,离开了那些鱼腥草。但鱼腥草的味道已经进入了我的内心,飘入了我灵魂的深处。鱼腥草是有鱼腥味的,是苦的,是不好喝的。但它在我心中是甜的,是美味的,是清香的。因为,那是奶奶的浓浓的爱的味道啊!
(王鸿雁老师推荐。判分:55分。在原文基础上有所修改)
妈妈的味道
高一(15)班  侯艳茹
锅勺霹雳地响,嗯,好香,食物的香气拼命往我鼻孔里钻。妈妈在那儿,这是妈妈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可不仅如此啊!
夜色浓墨,雨滴滴答在屋顶上,却又有那讨厌的风,将雨声搅得像浑水样混乱,我还点着黑夜里渺小的一盏灯,奋笔疾书,思绪也像一滩浑水,不知所措。
妈妈应该睡了吧!只有我一个人,寂寞和无助像一个黑洞将我的灵魂吞噬,扭曲,粉碎。这时,我突然听到了一点窸窣的声响,像是老鼠似的小心翼翼的声音。不!那么熟悉的脚步是妈妈的,那么轻,像是踩在棉花上;一步一顿,仿佛在放电影中的慢动作。
她悄悄地来了,走到我身边,像一阵风吹过,带来一袭清香。嗯,这个味道是妈妈的味道。“妈妈!我早就听到你来了。”我对她说。不好意思,像一个青涩的小姑娘:“哎呀!我走得那么轻,没想到还是吵到你了。早点睡觉!给,这是牛奶。”说罢,妈妈仿佛在练习一样,用更轻更小心翼翼的脚步走了。妈妈柔软的脚步,像是踩在我心上,踩得我软绵绵的,好香有点淡淡地醉意。
这一次来到高中,是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离家,妈妈来到学校帮我打点着一切。我看着妈妈像是装上了发条永不停息的永动机跑来跑去的步伐,让我看的眼花缭乱,我就只好坐在一旁无所事事,打着哈欠。
终于要离开了,妈妈要走了,我走到大门口送妈妈,“走吧!走吧!”我摆摆手。可她没说话,深深的眼神,散发着一种淡紫色的忧伤的气息。嗯,这也是妈妈的味道。我转身向校园里回走,她还立在那里。
她的眼光穿过一层层的人墙像导航仪一般锁定我的方向,就这样望着,望着。她的个子不高,当我走远时,她踮起脚尖,昂着头,追寻一个若有若无的人影。当我最终要被这人群的大海所埋没的时候,她举起手向我摇了摇。那手像是一根秋蓬飞到了我的身边,我又一次闻到了专属于妈妈的淡紫色的忧伤的味道。
我不要什么山珍海味,不要什么琼枝玉液。我只要妈妈的菜,妈妈的味道,那让我的胃最魂牵梦萦的味道,那让我一生都牢记的味道。
(推荐老师:王鸿雁;判分:55分)
发丝的味道
高一(13)   杨晨悦
古朴的小木梳里,沉淀着外婆淡淡的发香。
暑假到了,我和爸妈一起到乡下外婆家避暑。外婆家门口有棵不知名的花树,一到夏天,便会挂上大簇大簇的浅紫色的小花,每个月朗风清的夜晚,我都会坐在树下,靠着外婆的肩膀,听她讲那些神奇又有趣的故事。
今晚的月亮格外地圆,清冷的月光照在花树上,紫色的小花显得更加可爱动人。奶奶今晚没有讲故事,而是从屋里的饰品盒中小心地拿出一把木制的梳子,她说这是外公用这花树的枝干做好送给她的。她拿起梳子,轻柔地梳着自己的满头白发,可以想见,当年的外婆怎样的美,在她还有一头秀丽的青丝时,外公是怎样在动人的月色下为外婆梳头。
我调皮地笑笑,拿过梳子,轻轻地抚摸着,梳子的做工很精致,外婆的名字在淡淡月光的掩映下若隐若现。有一股浓浓的花香混着外婆青丝的味道钻入我的鼻孔,我绕到外婆身后,认真地梳着她满头的白发,似乎是想把什么很重要的东西融进这梳子里。外婆静静地躺在摇椅上,和我讲着母亲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母亲是怎样为她梳头。那时候,她还有乌黑的长发,母亲还有娇俏的容颜……
最后一次见她,是在还未合上的灵柩里。我天真地以为她只是睡着了,从口袋里拿出她那晚送我的木梳,轻柔地梳着她的满头白发。母亲靠在父亲怀里,早已泣不成声。
月光又撒满人间,母亲拿起木梳,为我梳头,清冷的月光下,没有可爱的花树,没有外婆的故事,只有淡淡的花香萦绕发丝。母亲微笑着,如少女般,恬静又美好,我又拿过梳子,让她坐下,像外婆当年为她梳头那般温柔。不经意间,竟看到几根白发已生了出来。我心头猛然一颤。不知不觉间,岁月已斑驳了她娇俏的容颜,白发已悄悄夹在青丝之间,岁月当真这般无情?
不禁想起龙应台的一番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她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母亲忽然谈起小时候的我是怎样的调皮,我的思绪随着她温柔的话语在回忆的远流中跳动。心中涌起一阵心动,原来,岁月夺走的并不算什么,至少它留给我们永恒的回忆。
月光下,花香萦绕木梳,发香萦绕心间。
(56分。评点:构思巧妙,一把木梳将三代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把梳子的传承其实就是亲情的传承和见证。不足是,文章在叙事上有些杂乱,部分细节有些失真,可以做些修改)
 梅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