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您所不知的文化内涵

 风飞扬柳 2016-12-12

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您所不知的文化内涵

四合院是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一,无论是宫殿、寺庙、衙署,还是住宅,都属四合院布局。中国建筑采用四合院形式由来已久,近年考古发掘所得的陕西扶风凤雏村的「中国第一四合院」,距今已有3,100多年了。

所谓四合,应该理解为由四个方面围合的意思,而中国建筑一向以坐北朝南为正统,所以四合就可以说是由东、西、南、北四面围合,应用到房屋方面,当然就是指由东、西、南、北四面的房屋,围合成一个方形的院子了。

四合院用于居住建筑,与中国传统社会家族制度有密切关系,是宗族制度的体现。中国传统社会礼教,对家庭生活约制甚严,「礼」就是「尊卑有分,上下有等」,而四合院刚好符合这种需求。

四合院的伸缩性很强,小的只有一个院子,房屋不足十间。四合院的适应性极强,各种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都可灵活使用。全国各地的老式住宅几乎都属于四合院体系,只是有所变异而各具不同的特色与名称,如:气候寒冷愿多纳阳光、房屋互不遮挡的东北大院;重视仪礼庭院规整的北京四合院;避免强烈西晒的关中「窄院」;温热多雨的天井很小的江南「四水归堂」等。上述各种民居类型都是在不同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中产生的四合院变体。

负荷伦常的配置

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您所不知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社会的礼教伦常观念,体现在住宅方面,主要的是「长幼有序」、「内外有别」、「尊卑上下」。在四合院中,这种传统礼法,正得到充分的体现。

首先是「居中为尊」,居于中轴线上的建筑最尊贵,如正厅、正房,它们在全宅中是尺度最大的、工料最好的、装饰最精美的。垂花门面积虽小,就是因为居于中轴线上,它的屋顶却要与比它面积大得多的厢房一样高。

另一个是「左为上」,在讲述中国建筑时是按面南而坐的左右,左是东侧,所以东厢房要比西厢房略高一些,就是正房的东次间面阔也要微微大于西次间。

在居住分配方面,主人住在正房,儿孙住厢房,正房的明间用作客堂时,主人住在东次间。长子住东厢房,虽然「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夏不凉」,可是因为是长子,就必须住在东厢房中。妇女要住在内院、后罩房或后楼等远离大门的地方。仆人则必须住在外院或跨院房中,男客一般不请入内宅,成年男仆也不准进入内院。

北京四合院

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您所不知的文化内涵

北京四合院可视为中国传统住宅发展到明清时期的典型形式。它受到自元大都开始的明清北京城市街道胡同布局的影响,房屋基地的进深与朝向都有了固定的规制:典型四合院的基地进深是两条胡同的间距60-80米,胡同是东西走向的,房屋基地是坐北朝南,全宅有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由三进院落组成。

大门开在东南隅,大门内有影壁、屏门,第一进院为坐南朝北的倒座房,也称南房。通过位于中轴线上的垂花门进入第二进院,也称上房院,居于中轴线坐北朝南的是正房,也称北房,北房前左右面对而立的是东西厢房,北房左右山墙外较低的是耳房。由东耳房侧进入第三进院,为后罩房。正房为三开间(开间是指柱间的距离),耳房每边一或二间,厢房间数不定,但也以三间为多。各房与垂花门以抄手游廊相接,雨雪天及烈日下可以从廊子走入各房。

由上述各房组成的三进院,是北京四合院的典型形式,限于基地或财富而建的一进院子或二进院的,为数也很多。更有大型住宅是由上述的两三条轴线组成的住宅群,设有专门宴客的花厅、宅园等。

北京四合院的建筑装饰很有特色,砖雕、木雕等少量地、重点地用于特别显眼的部位。灰色的砖墙、灰色的屋顶、灰色的地面,一片深浅不同的灰色,仅在门、窗棂涂以红、绿色的油漆,色彩淡雅。庭院中以砖铺砌甬路,四角留出土地面种植树木,以种海棠树最为正统,「棠棣之华」象征兄弟和睦。特大的住宅还附有宅园、亭、台、楼阁,花木山石俱备,园林风格介于江南园林与皇家园林之间,只是因为朝廷禁止民间引用活水,所以水景欠缺,不如江南园林灵秀。

丁村民宅

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您所不知的文化内涵

丁村位于山西省襄汾县城关镇南五公里,东依塔山,西临汾水,自然环境极佳。这些民居建筑在明代崇祯年间所筑的一座土寨内,丁姓家族聚居之处名为「丁村」。

丁村民宅分为北院、中院、南院、西北院四大组,现在保存完好的有40余座院落,院落格局属四合院体系。从明代到清代的主要变化,是明代以单进四合院为主,由正厅、厢房、倒座、门楼四部分组成。入清之后,四合院为两进院,由影壁、倒座、前院、东西厢房、中厅、后院、后楼组成。多个四合院之间通过甬道或跨院互相连通,组成一套四合院建筑群体,规模宏大。

厢房一般为「三间二室」制,就是三开间的房子由明间正中砌墙,分隔成两室,每室为1.5开间,这是山西民居的常见做法。丁村四合院建筑组群中,北院以明代建筑为主,中院以清雍正、乾隆期建筑为主,南院以道光、咸丰年建筑为主,西北院以乾隆、嘉庆年建筑为主,四院以观音堂为中心,村内街道均采用丁字街,街口均设有石牌坊。

丁村民宅在装修方面十分重视,装饰图案具有儒家思想及吉庆含义的内容,其中戏曲内容更为多见,正是山西民间戏曲艺术极为流行的反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