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智慧: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富贵观”?

 弘朔居 2016-12-12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的变革更是日新月异。尤其是老一辈的人,对社会的发展更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但很多不文明的现象也层出不穷。经常听闻某人发迹,但没几年又败落了;身边有人事业发达后,抛弃妻子、另觅新欢......面对这个经济高速发达,人心浮躁的社会,我们现代人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跟做人的标准呢?

   现在的培训跟所谓“砖家”层出不穷。教你如何发财致富、如何功成名就?但却很少有人培训什么是人生应该坚持的正确的富贵观。“明智莫如古、智慧莫若圣贤”。人生的智慧跟哲理我们的古圣先贤早已洞若明火,参透彻悟。

 
 

   “富贵无常、损益相伴”。在《易经》这部最深邃而古老的国学经典中早以通透明达。中国人的智慧跟哲理根源,在易经中都能找到答案。“通便致久”是易经的辩证法则,告诉人们,当身处绝境亦或贫困时,要思变化;变则通,通则久,当事物达到鼎盛时要明白世事无常的道理,因为久则复穷。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阴阳之道犹如贵贱之分,之间相互转化,轮回不止。

   儒家对待财富更直接、分明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了儒家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更应该是做人的原则跟铮铮铁骨。儒家做人追求“五福人生”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富贵”。什么是富贵呢?并不单指有钱,有钱只能是富,但谈不上贵。道德高尚、情操雅洁的人才能称之为“贵”。只有德行高具有一定的威望跟财富地位的人,才有资格称为“富贵”之人。

道家更是逍遥洒脱,以出世的哲理思想看待万物。明白万物皆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老子曾曰:“富贵满堂、莫之能守”。老子认为万物和人生,都是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这是自然不变之道。人的占有欲是多方面的,对财富的向往都是多多益善,抓住不放。但这些占有物最终也会变得一无所有,当你拥有的东西太丰富时,别人就会眼红,终究是不能“长保”, 守不住的。这里面蕴含着“盛极而衰,满必招损”的道理。并且俗人一旦发富发贵,往往会骄傲自大、目空无人,这样反给自己栽下祸根。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攫取者能够把财富据为永恒。

有道是:“人间富贵花间露 纸上功名水上沤。看破世情天理处 人生何用苦营谋”。人生如浮沉,抓的越多,反而失去的更多。用一颗通透的心,看待万物,得之淡然、失之坦然。深暗损益相伴、富贵无常之道。心怀坦荡之情怀,长养浩然之正气,做人孝悌为先,做事仁义风行,方不失君子之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