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唐灭王世充后,李渊最关心的俘虏是苏世长。苏世长是个很搞笑的人,他喜欢说反话、拗凹造型,他用这种风格进行的讽谏是史上名篇,在李渊那里受到过非常好的效果。但他用同样方法对付脑子不怎么绕弯的老百姓时就遭到了失败。他在陕州当官的时候,城中百姓都做违法的事,不能禁止,他就在闹市表演引咎自责,让役卒鞭打他,想感动百姓。没想到赶上个实诚的役卒,打得他鲜血长流,苏世长忍受不了疼痛,呼叫着逃走,围观的人都以为他在演小品,集体哈哈大笑。 32. 李渊从太原举兵赴长安时,留四子李元吉守太原。李元吉在后方无恶不作,喜欢让宾客家仆化装成战士互相攻战,每次致死很多人;还躲在暗处用弓箭射杀街上行人,观其避箭。这样一个狂热的军事爱好者,在后来刘武周攻太原时,却吓得不战而逃,趁夜扔下守城将士,带老婆跑掉了,导致河东失守。可见平时表现并不说明问题,关键时刻才考验人啊。 33. 刘武周和梁师都是盘踞在唐北边,靠着突厥扶持的两个割据势力。武德三年刘武周被唐平定,梁师都感到很恐慌。他劝说突厥处罗可汗:“比者中原丧乱,分为数国,势均力弱,所以北附突厥。今武周既灭,唐国益大,愿可汗遣兵南侵。”处罗可汗策划了一个庞大的侵唐计划,打算兵分四路进攻唐境。在这唐生死存亡的关头,处罗可汗突然很合时宜地发了急病,迅速死了。南下计划自然流产,但唐也吓得够呛。 34. 刘武周起家主要靠突厥的扶植,他虽然称天子,却是个纯粹的儿皇帝。他败于唐时,突厥把他和他的助手宋金刚都留在自己领土。他俩后来试图摆脱突厥,结果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宋金刚想回上谷,被突厥骑兵追斩;刘武周想偷偷逃回马邑,被突厥得知,将其斩杀。傀儡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啊。 35. 原刘武周很多将领在他败后降唐,但不久又叛唐而去。唐将怀疑还没走的尉迟敬德早晚也会叛离,就把他囚禁,有几个人向李世民进言:“尉迟敬德骁勇绝伦,现在被囚禁,内心必然怨恨,留着恐怕会成为后患,不如索性杀了他。”李世民下令放开尉迟敬德,把他带入卧室之中,送给他一堆金子,说:“男子汉大丈夫讲的是意气相投,如果您一定要走,这点金子就算作路费以表这一段共事之情。”这招果然有效,尉迟敬德此后终生对李世民死心塌地。 36. 河北农民窦建德反对隋暴政,落草为寇,很多同样被逼无奈的农民都追随了他。由于他领导有方又运气好,他一直发展到占据山东河北大片地区,建立了夏国。后来他被李世民所破,他本人被杀,军中其他人就四散了。很多窦建德旧部回乡后,已经无法融入普通的农民生活,不由自主地横行乡里——农民一旦翻身做了主人,常常比原来的主人还狠。 37. 窦建德是个很仁义的起义军领袖,他的仁义来自他天性的纯朴。隋末很多农民不堪暴政,揭竿而起,他们仇恨政府,抓到隋的官员统统杀死,只有窦建德对隋官还都很礼遇。窦建德每次打了胜仗、攻陷城池,得到的物资财产,全部用来分给将士,自己不留任何东西。他不吃肉,经常吃蔬菜,下粗米饭,妻子不穿绫绢做的衣服。待到打败宇文化及,获得一千多名隋朝宫女,当即遣散。 38. 隋末天下大乱时,很多人做皇帝。在岳阳的故西梁皇族萧铣也想借此机会,复兴梁国,后来被唐给灭了。萧铣被押到长安,李渊谴责萧铣:“你怎么敢与我争皇帝做?!”萧铣坦然回答:“隋失其鹿,英雄竞逐。我没有上天眷顾,所以被你抓了,这有什么对不起你的?”李渊恨他作为败将却无败将应有的姿态,将他斩首,他死时三十九岁。 39. 隋炀帝执政时期,劳役、军役甚重,为对外用兵,不断向百姓征敛摊派。国到郡,郡到县,县到乡村,每一层官吏都加一层盘剥,到百姓身上已不堪重负。只有贵乡县“不竭其力”,只求完成基本任务即可。上面征收军资,县令魏德深告诉县内长吏“随便修营,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于是县内百姓都很安定。后来魏德深被调任他处任职,百姓“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 40. 隋代著名大儒刘炫晚年住在河间,以教书为业。大业末年群盗蜂起,粮价腾跃,教书也教不成了,工资自然也停发,很快饭都吃不上。他教过的学生有参加了起义军的,心疼自己的老师,特地来接他到了军中。没多久,这支起义军被官军所破,刘炫饥饿无所依,想回县城,城里官吏认为他通贼,不给开门,他在门外守了一夜。那夜天寒地冻,一代大儒刘炫就这样冻饿而死。 主图为隋代绘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