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抗日战争中装备的所有万国牌武器

 龙点书院 2016-12-12

汉阳造。枪膛装弹5发,每打1发,拉一次枪栓。

汉阳造

日本三八式(又名三八大盖)。枪膛装弹五发,每打1发拉一次枪栓。主要缴获日军

日本三八式

中正式步枪在抗战初期可以说是国内最好的步枪。

中正式

毛瑟手枪,当时国内军阀混战,国内物质奇缺,武器缺乏,中国进口大量毛瑟手枪,加上国内兵工厂快速仿造,当时我国还有手枪队,清一色的装备这种手枪。也为抗日战争驱赶入侵者立下汗马功劳。

毛瑟手枪

捷克式轻机枪是抗战名枪,该枪造型特殊,棱角分明,极有立体感。一般看过抗战影片的人,都应该非常熟悉这款武器。也是当时中国装备最多的轻机枪。中国是使用ZB-26轻机枪数量最多的国家,自己购买一部分,加上大量仿造。

捷克式轻机枪

该枪还在试制阶段时,清政府即对这种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早在1888年就由金陵制造局开始引进仿制,从此,中国开始进入重机枪的制造时期。也是在抗日战场中发挥了它的威力。

马克沁重机枪

在中国,马克沁机枪被仿制生产,称民24式重机枪在历次会战中都有不俗表现。建国后,民24式马克沁机枪仍在中国民兵中广泛使用,直到70年代末期。

24式重机枪

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轻机枪,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定型成为制式装备而得名。其枪托为了便于贴腮瞄准而向右弯曲,所以在中国俗称“歪把子”机枪。用于缴获日军装备。

大正十一式轻机枪

九二式重机枪。日本的战略目地是占领全世界,但制造的武器确实针对中国以及一些落后的亚洲国家,所以生产出这款九二式重机枪,中国也是缴获装备。中国熟称野鸡脖子

九二式重机枪

DP-27机枪,在中国俗称“转盘机枪”。大部分中国人是通过抗美援朝熟悉这支枪,但其实早在抗战初期,苏联就大量援助过,在当时缓解了国内的困境。该枪于1927年正式装备苏军,和捷克ZB-26一起,称得上是早期轻机枪中的明珠。

DP-27机枪

MP18在中国通常被称为“伯格曼式(伯格曼军工厂生产)手提机丵枪”,或者俗称“花机关枪”(因为枪管外的多孔式散热套)。中国最早生产MP18的应该是上丵海兵工厂,之后沈阳、大沽、巩县、汉阳等厂亦先后生产。几乎所有的军阀控制的兵工厂和修械所都一窝蜂似的生产此枪,出品甚多。

MP18

南部十四式手枪,俗称“王八盒子”,在我国有些地区,也把该枪称为“鸡腿撸子”。因为它枪管纤细,枪身和握把粗壮,比例不匀称,如果把枪管抓在手里,活像拿着一只煮熟的鸡腿儿。所以该枪很好认,就是个鸡腿王八盖。“王八盒子”,但该枪性能很差:子弹穿透力很弱,连厚一点的木板门都无法击穿;可靠性差,必须严格保养,否则很容易出现子弹上膛不到位的现象,变成手动手枪;击针硬度不够且较脆,击发无力甚至折断;弹匣卡笋设计失误,导致射击时弹匣容易脱落;容易走火。抗战中,我国军民曾缴获了相当数量,但正规部队即使没枪没炮,也不愿使用这种枪。民兵和游击队倒还用点,但据说绝不用那个枪套。

南部十四式手枪

抗战大刀,全长75cm。在我们缺枪少弹的时候,大刀任然是我们的主要杀敌武器。当时还有我们专门的大刀队。

大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