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根雕中的奇葩——“根抱石”作品小赏

 老kang119 2016-12-12

在嵊州根雕中,有一种特殊的形式——“根抱石”。这是根材与岩石缠捆在一起的现象,目前成了根艺造型中的一种新品种 。


作品《力拔山河》

 根雕艺术家周扬创作的《力拔山河》将一位刚刚从少年进入青年阶段的弥勒塑造得卓尔不凡。作者对青年弥勒的形和神与岩石的结合上运用得十分巧妙。你看,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弥勒,竟用双手用力扛一块比他身体大数倍的巨岩。他用足力气,闭起双眼,大吼一声,把这块巨岩掀动起来。而这形象,这神态,这岩石,均巧妙地运用根抱石的自然形态,令人叹为观止。


作品《小青》

  根雕艺术家郑剑夫利用根抱石的特殊材质,创作了《小青》,作品取材于神话故事《白蛇传》。创制者既刻画了小青聪明伶俐的形象,那额前的刘海,那弯成羊角状的小辫以及开朗明丽的五官,是那样亲切可爱。又特意露出了小青的蛇形尾巴,颇令人寻味。


作品《奋门》

作品《奋门》表现的是一家子劳作的场景,老先生带着老婆婆和儿子一家人趁热打铁,男人掌控,女人打锤,孩子在一边用力拉风箱鼓风,各负其责,作品中的各种元素都表现的较为仔细,人物,房屋,器具,及头上的枫柏树,场景里还有一圈木篱笆都刻画的丝丝入扣。整个作品一体成型,刻画自然,全手工雕刻,难得。


作品《女娲补天》

根雕大师以天然形成的红豆杉根抱石为原料,以古代四大神话之一的女娲补天为题材,将根雕艺术与神话故事巧妙结合,用现代人的审美视角,塑造了一个美丽的东方女性形象。作品中的女娲手托灵石,昂首向上,衣带飘飞,四周祥云缭绕。木质细腻,手感柔润,线性流畅自然。



作品《李白醉酒》

李白,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诗多寄情山水,抒发内心情感,诗风雄奇豪放。李白才情惊人,虽入世求官,却不见容于权贵,壮志难酬,宏图难展,唯酒中求得安慰。作品中的李白醉卧石中,乍看醉态安详,细瞅眉头略皱,将李白“借酒消愁愁更愁”的郁积和愤懑表现的淋漓尽致。


  树根,为从大地中吸取养料和水分供枝干成长,勇往直前,无孔不入。当根材碰到坚硬的石块时,它或深深地扎进石块的缝隙或紧贴石块延伸过去,产生“根附石”、“根抱石”、“根夹石”等根石一体的特殊现象,盘根错节,曲伸有度的根材美学价值便由此而来。有造诣的根雕艺术家见到这种特殊的造型,或是敲碎石块,取根材那种富有节奏感的扭曲韵味和力度,而更多的则是依势度艺,巧妙地利用这种根与石有缘结合的现象创作出“根抱石”的艺术佳作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