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护城河在哪里?

 咖啡的黑咖啡 2016-12-12


引题

第一期节目,我们聊一个总括性的话题:你的护城河在哪里?

“护城河”这个概念,是巴菲特提出来的,用于指代使企业具有长久经营、甚至永续经营的可能性的特征,比如技术专利、用户粘性。

如果一家企业没有护城河,就会与其他类似企业进行完全的竞争,只能获得平均利润,比如路边的小吃店;而一旦有了护城河,就可以超出一般人,获得超额利润,比如麦当劳。

所以,我们的问题就是,在交易上,你凭什么超出一般人,获得超额收益?

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是,小吃店的平均利润,至少还是正的,交易的平均利润,实际是负的,也就是我们所有人支出的交易费用。沪市A股目前每天的交易量1500亿左右,哪怕按照万二的手续费,也是3000万,再加上深市,再加上印花税,每天怎么也得5000万吧。

所有的股票交易者每天亏损5000万的情况下,我们靠什么盈利?

想来想去,无外乎三点。

一:专业

在周播版第一期,我们曾经跟大家聊过“专业”二字,我们说,专业体现为三点:一:在外在表现形式上,学习了足够多的本行业的知识;二:在内在表现形式上,是我们主动说,我这也不懂,那也不懂,然后,我懂的东西,我做得足够精深;三:在最终结果上,是跨越牛熊市,依然有足够的利润。

这里面,学习知识,把懂的东西做精深,自然是基础。

我们在学习知识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市场的普遍性认知,比如技术分析、消息面解读;二是设计自己的套路。

两者在学习上有不同的要求,学习知识,以广博为主;设计套路,则以专精为主。我们可以尽可能学习各种方法,但不能在操作时还是大杂烩,把我们会的所有东西一股脑堆积起来,而要剥离出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围绕它构造套路,专门做某一种特定的行情。

毕竟,我们不可能找到完美的可以抓住所有行情的方法,只能去抓具有某一种特征的股票,把这样的股票抓住、做好,我们已经可以赚到足够的利润了。

所以,如果我们是大杂烩,就不可能做到专精了;而如果我们只做某一种特征,就会针对它积累越来越多的经验,也就越来越能做好它。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看了很多书,依然不觉得有进步,因为,只走广博的路了,没有走专精这一步。

二:进步

不断进步,这是我们一直宣扬的价值观,因为,市场是不断在演化的,我们唯有不断进步,才能不断跟上市场的步伐。

这种不断的进步,当然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我们对市场的理解不断深入,比如,我现在很多理解,与过去就会有不同,未来也肯定会跟现在不一样;二:我们借此优化自己原有的套路,或者,设计新的套路。

如此,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节目的编排,就会围绕这两个方面,一是更为全景式地介绍我们对市场的理解;二是介绍基本的设计套路的方法。

之所以第一期讲这个内容,也主要是跟大家解释未来的节目编排。

三:团队

除了我们自己的专业和不断进步之外,最后一个护城河,就是我们要组建团队。心理压力需要大家共同去承担、交易套路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当然最重要的是方便做风控。

建团队的时候,一个最需要规避的弊端,就是某些人占据话语权,包括性格强硬者、团队创始人等。无论任何人的主观意志占据了话语权,建团队的意义马上就没有了。所以,我们自己建团队,是围绕套路建队。

所谓围绕套路建队,首先,团队的工作很明确,就是设计、检验、优化套路,有了可操作的套路之后,按照套路进行操作和风控;其次,所有的行为有了最终的判断标准,就是套路的测试数据,无论谁提出的交易方法,通过测试就是通过了,没有通过就是不能给资金,没有什么好说的。

我们特别强调一下风控。

既然风控是“控制风险”,我们做风控,就要首先想,风险从何而来。对于我们按照套路做交易,风险无外乎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套路检验机制不完善,把不合格的套路误认为合格了;二是没有按照套路操作,带来额外风险。

所以,做风控也就是对应的两条:一是不断完善检验机制;二是要求严格执行套路,做到“不做错,不错过”,无论盈亏如何。

总结

我们想要与其他投资者不同,在市场总体每天亏损5000万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获利,就要在专业、创新和团队上下功夫,如果我们盲目操作,与其他人一样,那么,我们的结果,也必然与其他人一样。

所以,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并为之努力的问题:我们的护城河在哪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