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大家聊聊中档耳机 转自耳机俱乐部 发烧进阶首选

 墨冰759mkbyc5c 2016-12-12
和大家聊聊中档耳机 by vineland
其实在写介绍入门耳机的时候,我已经在考虑这个帖子了,毕竟所谓“中档”耳机,包含了有些厂牌的旗舰,有些厂牌的次旗舰,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烧友而言,已经是购买力的上限了,也应该占有市场的主流。不过目前中国属于唯旗舰论,很多次旗舰并不好卖的,我这里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理性消费,enough is enough。我目前所讨论的中档耳机,价格大概在1k-2.5k之间。
入门耳机的品种其实远远多于中档产品,所以可能在这个帖子里面,没有那么多大家没听过的东西,因为本来也不存在那么多偏门的中档耳机。
我会对出街耳机和家用耳机分开讨论,都会给出自己的推荐出来,这里首先也要说说自己对于中档耳机的一些看法,首先对于出街耳机,说实话1k-2k这个价位已经很高档了,对于音源和播放媒介的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也需要一定的驱动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需要大家慎重考虑是否值得入手,如果只是十分一般的随身前端,我感觉实在不如把钱花在前端上,高档的耳机提高真的很有限。其次对于家用耳机,声音基本平衡并且具有一定的素质,还是起码的要求,此外作为很多中档耳机,我认为具有一定的特点和适应性也未必是坏事,特别全面十全十美的东西,很多旗舰都未必能够完全做到。另外对于中档耳机,我认为如果想入手的话,先考虑好自己音源的素质如何,一台一定水准usb的dac,或者一个差不多的台机加耳放组合,其实并不是特别的贵,还是那句话,hifi里面木桶效应很明显,好马还得配好鞍,否则很多时候会完全感觉不到投资中档耳机的价值所在。
老规矩,先放地图炮……

前面照老规矩,是我不是十分推荐的产品,这里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其实耳机到了这个档次,特别次的并不多,不过有些我认为做的不太成功,在这里吐下槽。
拜亚动力T50P,说实话,我对这个耳机寄予厚望,因为拜亚动力并不是耳机层出不穷的厂商,我认为能把Tesla的招牌用在耳机上,又是德国制造的,不会太差。实际上我是第一批订购了2XXX元T50P的人,也是第一批向白版吐槽T50P让人大失所望的人,我觉得拜亚完全错误估计了随身耳机应该是什么声音,作为封闭式耳机,低频本身就是加强的,结果把低频做成了这个样子,实在是有点听不下去了,据说第二代的稍微好点,但是实际听了其实也很有限。不管别人如何想,反正我觉得T50P在砸德国制造的牌子,好在现在价格一路走低,倒不那么贵了。

DT770/880/990 32欧,我完全不知道这个玩意是干什么用的,虽然阻抗很低,让很多发烧友误认为可以直推,但是实际上并不容易驱动,在推力小的设备上声压很低,也很难听,放到高级系统上,又比250欧,600欧的有一定差距,唯一的用户可能是拥有适合驱动低阻的耳放系统的玩家。

森海塞尔HD5X8,森海的低阻系列,最早有很不错的HD590,后来的HD5X5系列就比较一般了,但是胜在价格便宜。新的HD5X8系列,我觉得外观很难看,价格也很高昂。有些人说什么直推无敌,实际上这个系列的耳机推响虽然不难,但是需要一定的驱动力,否则低频肉的几乎没法听。其实对于HD580/600/650有点肥慢的低频处理,营造出了独特的厅堂感,但是在最早的HD590上面,这个低阻的产品则把声音调清丽了许多。而把这种调调的低频,用在一个写着低阻,标榜着直推的耳机上面,真的很不享受。

AKG K702,这个耳机刚听很刺耳,煲开了倒是不差,不过感觉这个耳机真的一点AKG的味道都没有,而且做工也不是很理想,反正如果是我,我肯定省500块钱买个QP400,声音的路子差不多,素质也差不多,还便宜。
ATH,SONY等日系耳机在这个价格区间里面的家用耳机都没什么太多像样的东西,我就不多说了

最后自然是Monster了,说实话,存在即合理,很多时候未必是音质决定音频产品的价格,Monster就是典型,我前面说过了,卖了中档耳机的价格,但是真的是入门耳机的声音素质,很多成本都花在其他的方面了。当然了,东西很炫,回头率一度很高(现在满街A货B货的),我不想过分批评这个产品,只是说讨论音质的话,声价比很低。

森海塞尔HD25 1-ii, 希望我没写错型号,好复杂的说,一般就是叫做HD25吧
耳机虽然不大,但是声音很正,一个很老,更新了好几代的产品,但是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论坛里面也有很多的烧友喜欢。此外还有个所谓“阿迪达斯”的合作订制版,个人不是体育品牌控,就事论事,声音一样,还难看很多贵很多,有点坑。此外就是行货的售价有点小贵,参考海外的价格也就是1.5k左右,如果是这个价位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优点:隔音好,驱动相对容易,声音均衡,对前端揭示能力强
缺点:行货定价较高

森海塞尔HD600/HD650,这两个森海耳机很经典,讨论起来都成了月经贴了,我依然记得第一次听8PR和SOLO下HD600的震撼,HD600至今也是我最喜欢的耳机之一,HD650虽然最早并不欣赏,但是慢慢也理解了它存在的价值。很多人经常问我HD600/650的问题,我应该这么说,其实600和650代表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观和声音取向,HD600是完全古典化,营造庞大厅堂感和现场感的产品,而HD650则是更加温润,追求全面和现代声音取向的产品,很难说孰是孰非,在这里我认为HD600适合喜欢古典大场面的粉丝,而HD650更适合什么都听,只想买一只耳机的玩家。
优点:HD600的交响和大编制古典非常接近现场,厅堂感很强,HD650比较全面,适合杂食的玩家。
缺点:佩戴稍微夹腮,需要良好的驱动力来控制相对肥慢的低频,对前端要求较高。

DT880/DT990
这里讨论的都是新的“05版”了,旧版的880和990我都拥有过,也认真听过,相比于旧版的DT880/990,乃至于更老的DT931,很人多认为拜亚的声音是在不断的妥协,我认为总体而言,880和990还是保留了拜亚一贯的声音风格的,听感上稍微细腻和柔和一些,我觉得总体上还是正面的改善居多的。
DT880和DT990同时具有不同阻抗的版本,我前面说过了,32欧的我强烈不推荐考虑,250欧和600欧的大家可以视情况考虑,总体而言,600欧的声音更加润泽和饱满,驱动上对于一般素质的耳放,其实也都是能搞定的。不过600欧的版本一直不太好买到,这个也是事实。
DT880总体上声音还是比较清淡和柔和的,低频也比较收敛,适应面比较广,和HD650类似属于比较全面杂食的耳机,不过整体上高频还是稍稍偏亮,声音还是稍微偏薄,和HD650完全不同的路数。DT990非常注重动态,高低频相对880都有明显的加强,适合表现大动态的古典音乐,在马勒交响曲这种类型的大编制上甚至比HD600还稍胜一筹,但是我个人认为稍微有点缺乏声音的修养,太不含蓄了。
优点:驱动相比HD600/650要容易,DT880比较全面,DT990适合表现大编制的古典音乐
缺点:佩戴稍微勒头,高频稍亮,整体声音偏冷

DT860/DT440
这两款耳机是真正适合直推党或者前段要求不高的玩家,声音取向总体上接近DT880,价格目前也都比较合理,想要直推喜欢拜亚的玩家,就不要去YY什么32欧蓝圈880了,买一个440或者860还是不错的。有人问我老款DT440的事情,老款DT440是和现在的DT440完全不同的东西,没可以比较的地方,除了都叫DT440,再说老的也早就没有卖的了。
优点:驱动容易,声音相对平衡
缺点:整体声音稍显冷,在良好前端上的潜力相对有限,佩戴稍微夹头

DT1350
我前面强烈抨击了T50P,不过好在拜亚很快推出了DT1350,应该说虽然仅仅是DT,而不是Tesla系列,但是DT1350的声音和素质要远超过T50P,声音比较平衡,挑出不什么大问题,作为随身耳机绝对是合格的。不过目前行货的售价还是比较贵的,欧元贬值了,如果卖1.8-2k我认为还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售价,毕竟相比HD25的素质和水准也基本差不多。
优点:声音平衡,驱动相对容易
缺点:目前价格比较高,对于前端音源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最后今天补充点评
DT250/T70是不错的封闭式耳机,我都没仔细听过,因为DT250的型号太……而且我带着有点夹头,T70是兴趣不太大,没听太仔细,不过还都是不错的产品,尤其是T70现在价格跳水也比较厉害。个人感觉两个耳机把DT770快要赶退市了。
此外很多人问pro版和普通版区别,说实话,声音我对比了感觉一样,pro版更夹头而已,不过有一个好处,我在班车上戴着试过,pro版睡着了也不会掉下来……真的。

K601
K601/K701出现一转眼好像也有6年的时间了,从K301/401/501停产,到大家对K601/701的期待,我至今记忆犹新啊,应该说K601是K501的继承着,阻抗等参数几乎完全一样,声音的路数也非常接近,在继承了K501宽大声场和良好的中高频同时,也改进了K501线条相对比较粗,更加细腻温婉了一些。后期虽然改成Made in China了,但是和K701新旧版相比,没有那么大的差距,只是声音稍粗了一些,毕竟现在一只K601才1200块,和以前的K501也差不多了,大家也不用太苛求了。怎么说呢,停产了,还有少量存货,听小编制和发烧女声,还是非常值得入手的。不过这个耳机非常难驱动,中阻低灵敏,一般玩意真搞不定的。
优点:继承了K501的声音取向,声场开阔,中高频比较细腻
缺点:国产声音稍粗,非常难驱动,低频有局限

K701
K701其实是让我很纠结的一款耳机,最早的老版,价格3k的,我买过,后来的新版,我也买过,怎么说呢,素质不能说大幅度缩水,但是声音变化的确很大,远比大家以前纠结来纠结去的各种HD600变化大,老版的K701声音比较温润,带有令人愉悦的听感,新版的声音则更加理性一些。加上由于动画片K-ON里面秋山澪戴上了K701(我觉得应该是老版),K701已经属于跨界明星了,很多非耳烧界的人也买了(日本当时销量火的一塌糊涂)。和以前的KX01比,K701总体上不是一个路数的东西,不过还是值得大家推荐的。K701总体上我认为还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耳机,而且也还算带有AKG耳机一贯的声学审美,除了太过激烈和太大动态的东西,一般的音乐都是OK的,不过需要提醒大家,K701的灵敏度实际是93db左右,虽然只有62欧,并不是很容易驱动,仅仅比K601好驱动一些。
优点:冷静平衡全面的声音,AKG固有的宽大声场
缺点:做工比老版稍差,驱动有一定难度

Q701
不吐槽颜色,还是个不错的耳机,而且可以换线,换线之后对于声音可以稍有调整。相比K701新版,Q701更加趋进于K701老版那种相对温润的声音,但是它声音温暖的程度,要比K701老版更甚,应该说素质Q701和K701还是相仿的,不过对于流行,人声这些,我认为有些人会更喜欢Q701,毕竟打着Quincy Jones牌号,你不能指望它听古典很不错。最近美行的价格也是大跳水,在70X一家三口里面,反倒是最便宜了,值得向大家推荐。
优点:相比新版K701,声音更加温暖,适合流行和人声,可以换线
缺点:和K701一样对驱动有要求,结像不理想不适合回放古典,颜色有点“特殊”

德国大师
GMP400,应该说德国大师的耳机,也就是以前的德国歌德(MB Quart),这个属于开放旗舰了,当然了,这个耳机的声音还是存在争议的,是非常“不妥协”的声音,我记忆里面这样的声音最深刻的就是DT931,QP(GMP400)和K702了,应该说能够缓解高频偏亮,中频齿音重的问题,还是个不错的欣赏古典的耳机,各种类型大小编制的基本都可以胜任。推荐使用声音比较舒缓又具有一定驱动力的耳放。
优点:声音直白,全频段解析力高,适合回放古典音乐,佩戴舒适
缺点:驱动具有一定需求,高频偏亮,中频齿音较重,不适合流行音乐

GMP435S
GMP435S是少数驱动容易,又适合听古典的耳机,佩戴也非常舒适,这样的东西恐怕也就德国大师做的出来吧?当然了,这个耳机也有不足的地方,首先在比较高档的系统上,潜力没有GMP450pro和GMP400大,此外虽然容易驱动,但是并不很适合听流行音乐,音色稍显冷峻。
优点:驱动容易,适合古典音乐,佩戴舒适
缺点:音色稍冷峻不适合流行音乐

GMP450PRO
GMP450PRO是个比较奇葩的耳机,我觉得是最不像封闭式耳机的封闭式耳机,首先它很好处理了封闭式耳机低频的问题,没有低频反响过强烈,比较闷声的感觉,但是也没有刻意削减低频的量,应该说是恰到好处。此外它的音色相比GMP400和GMP435,反倒不那么冷峻,应该说更加中性一些。当然,在此我还是要说,GMP系列耳机整体音色还是偏冷峻了,暖是相对的,推荐大家去听听确认自己是否接受。
优点:封闭式耳机里面良好的低频处理,音色平衡理性,适应性强,佩戴舒适
缺点:对于驱动有一定要求,高频延展相对开放耳机还是有所局限

最后说两个问题
有人问我GMP240/GMP250为啥即没在低档也没在中档里面推荐,并不是说这两个耳机不好,是这两个耳机驱动是在太困难了,比400和450pro还难推,我个人感觉这个价位的东西,应该在容易搞一点……
此外,在GMP系列取代QP的时候,耳机的耳垫换了,老版是绒布耳垫,新版是皮垫,佩戴舒适度其实相差不多,但是那个皮垫夏天真的是折磨,很热的,而且我现在是皮垫耳机一律不戴……安润虽然配了diy的绒布垫,也算是附送的,但是没有隔音海绵,如果真的这么用的话容易造成振膜的损坏,而且声音也太亮。当然了,你们可以学习白版,他自己家里的把皮垫上面那块隔音棉剪了下来……这个太暴力拆解了……在这里,我实验了能买到各种耳机隔音海绵,HD600/650椭圆形不适用,DT880/990和K240/271的都可用,这里效果最好的是K240/K271的海绵垫,大小刚刚好。由于我本人有老的QP400,经过比较,K240/271的隔音棉要比原版的厚,但是这样搭配后的效果并不差,推荐喜欢绒布垫的人就多花这么几十块钱买对AKG的隔音棉吧,taobao上能搜到的……

Grado SR125i
SR125i的声音和SR60i,SR80i可谓一脉相承,相对SR225i而言,声音更加偏向中频段一些。我这么说可能会给大家造成一些误解,但是相比SR225i,低端的这三款歌德耳机声音的确更显得“凝聚”一些,中频更加突出,而两端更加保守一些。当然了,这个说法是相对的,因为歌德全系列耳机都是热情洋溢的,高低频并不保守,所以我强调了这要和同为歌德耳机比较得到的。类似的例子还有RS1i和Mpro,虽然两者声音很不同,但是和其他耳机比起来,却是很歌德。
优点:继承了SR60/80的声底,素质有所提高
缺点:歌德一贯的做工,随身听上素质优势不明显,6.35插头,平面的海绵垫

Grado SR225i
如果大家想听到上一代歌德耳机SR系列的声音,SR225i是个好选择了。应该说SR225i是歌德最“不妥协”的耳机,曾经记得我买过老版的SR325,就是SR225i这个路子的声音。声场相比下级的SR系列耳机有明显的提高,但是高频的明亮程度和低频的力度也有很大的加强,从某种意义上说,虽然SR225的中频并不差,但是在歌德耳机里面中频的感觉是最薄的了。有人说SR225i是最摇滚的耳机,从这个意义上我是赞同的,而且我觉得歌德保留这么一款耳机还是很有意义的,虽然我现在并不那么欣赏这样的声音了。
优点:最摇滚范儿的耳机
缺点:歌德一贯的做工,6.35插头

Grado SR325IS和爱丽丝M2IS
这里,我并不是推荐这两款耳机,虽然不值得上“黑榜”,但是抱歉,我依然不太喜欢这两款产品,我不写必然有人问,在此发表点个人看法
其实我从最早的SR325,到SR325G,SR325I都是曾经的拥有者,这次为了印证SR325IS,专门买了一只听,可以说从最早的SR325那个最“不妥协'的产品,到了现在SR325IS,经过两次大改动,声音更加凝聚了一些,中频更加饱满了一些,但是高频依然很亮,低频依然很足,让我感觉这个耳机实在有点定位尴尬,毕竟它的价格并不便宜了,ps500和rs2相比而言比sr325is贵的都不太多,但是一个有非常不错的素质,一个有令人难忘的中频。
至于M2,三版M2都在随着SR325进行变化,但是M2的声音也是一样的问题,比较冷峻,金属感很强,管弦乐有些过于嘹亮,钢琴和打击乐有点力度过大,大编制又稍微力不从心,总之没有Mpro和M1那么好。
当然了,我可能更多说了一些缺点,其实SR325is或者M2的素质绝对是次旗舰里面不差的,只是我觉得调来调去(它的版本变化绝对在歌德耳机里面属于很多的),它们还没找到属于它们最合适的风格。

铁三角 M50
铁三角的耳机,在中端或者比中端稍高的这个价位上,其实出现过很多让我回味的耳机,比如AD10,A1000,W1000,A900Ti,A900Ltd,AD1000PRM,但是现在,随着通货膨胀,铁三角的当家耳机,无论A2000X,W1000X还是将要推出的AD2000X,都已经在4K上下了,对应的下级型号,我感觉买的人不多,因此我只说两款耳机,一款是M50,一款是ES10。
M50应该说是铁三角一款生产时间很长,很“经典”的耳机了,定位属于专业领域,所以声音也没有受到铁三角几代耳机不同调音的潮起潮落,一直属于比较平衡中正的,作为监听用途,应该说它的高低频还是有所收敛的,有很多人问我专业监听,为什么高低频有所收敛呢?其实无论白牙的DT250,AKG的K240M,索尼的7506还是铁三角的M50,这些真正给录音室设计的监听耳机,高低频都是有所收敛的,这要考虑到长时间佩戴对于听力的影响,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很多人貌似“迷信”监听耳机,所谓监听耳机,根据用途不同,录音室监听,DJ监听等,声音也是有所妥协的,并不一定就是最正确的声音。M50直推不会出恶声,算是好驱动,佩戴也不错,还是值得推荐一下的。
优点:佩戴舒适,容易驱动,外壳抗磨损,隔音不错,声音比较中正
缺点:高低频有所收敛,头压稍大
另外说一下,M50的纪念版我听过,素质有提高,喜欢的朋友可以考虑

铁三角 ES10
我以前可能也说过,我其实不太推荐很高价的所谓直推耳机了,对我本人而言,我觉得直推耳机应该是具备以下几点,首先是确实很好推,而且在普通设备上不出恶声,其次是体积需要很小,不能折叠至少也能平铺,外壳也不要太娇贵,最后是佩戴要舒服。我觉得这个层次上,虽然ES10要一个HD650的售价,但是的确达到了,而且对于一般的便携耳机,素质也有明显的提高,除了中高频稍带染色,整体声音上也没什么大问题,出街用还是个不错的选择。
优点:容易驱动,佩戴舒适,外壳不易受损,声音相对健康。
缺点:潜力相对较小,声场表现一般。

天龙 D2000
天龙的D1100很多人问过,说实话我不是太喜欢,主要是驱动力有限的情况下低频有点难以控制,对于一个只有1k售价的耳机而言不理想。D2000虽然也存在低频不容易控制的问题,但是相对一款中端耳机,我觉得倒不是个大问题。整体声音比较欧式一些,回放古典音乐基本合格,应该说是个比较全面的耳机,佩戴也不错,难能可贵的是具有封闭式耳机里面难得一见的优秀声场。
优点:声音中正,声场在封闭式耳机里面比较优秀,佩戴舒适
缺点:对于前端的低频控制力有一定要求

索尼 MDR-MA900
在这里说一下,Z1000真的不错,不过3k出头的售价,稍微overprice了,我不评价了
MA900是索尼老的F1的后继者,相比F1而言,完全开放的设计和出色的佩戴都被继承了,对于F1相比,70mm的强铷磁体振膜给了MA900更加出色的低频和细节。另外MA900非常容易驱动,阻抗只有12欧,灵敏度则高达104DB,手机都能驱动,我觉得电脑直推听听流行,看看电影,很不错。在这里我要说下MA900的新技术,叫做阻抗适应器,这个玩意还没有说过到底怎么回事,经过我实际测试,是这样的,你把MA900插到放大器上,我发现却需要不太小的音量(SOLO UL钻石版大概要9-10点,比GMP435S还要高一些),但是在电脑或者随身听上,却不需要太大的音量(至少比GMP435S好推),应该是因为MA900的阻抗很低,灵敏度很高,所以具有一个保护功能,具体什么原理我还没搞清楚。
优点:配搭舒适轻若无物,全开放设计具有不错的声场,非常容易驱动
缺点:声音具有一定的染色,不适合古典音乐,完全开放毫无隔音,出街和办公室/寝室用都不太好

补遗1:SONY MDR-SA3000
很多时候,不得不承认,性价比也很重要,SONY的SA3000就是,随着SA系列全面退市并停产,SA3000的美行价格也是过山车一般下跌,现在国内只需要1200元左右了,无论SA3000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也在这个价位里面鹤立鸡群了。SA3000有着非常恐怖的高频延展和解析力,和SA5000相比,声音也稍带软色调的染色,并不那么冷峻,声场表现也非常不错,佩戴也不错。但是这个耳机虽然是低阻抗,对于前端的要求却是非常高的,如果是一般素质的音源直推,低频会非常欠缺,中频也略显干瘪,更关键的是声音不够凝聚,密度不足,也就是我说的有点“散”,我奉劝大家不要因为它便宜了,就把它买来当作直推的耳机来耍,这样并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另外如果有SACD机的玩家,播放SACD时候能极大改善SA3000密度不足的问题。
优点:生命周期末期性价比极高,出色的高频延展,解析力和声场,佩戴也很舒适
缺点:对前端要求较高

补遗2:拜亚动力T70
不知不觉,T70的价格已经不到2500元了,和老的封闭耳机DT770相比,DT770的低频量稍微有点过头(当然这个是多数封闭耳机的通病),而中频部分则稍微不足,但是T70整体声音比较温暖,解析力也并不差,低频的量比较适中,中高频的质感也还算出色,如果是2500左右,非常值得推荐。要说缺点,声场肯定是封闭耳机的痼疾了,高频和低频的延展在同价位耳机里面也显得一般。在这里我要说一下T70P,我强烈不推荐大家选择这款耳机,理由么,T70并不难驱动,104db的灵敏度比较高,而本身又是封闭式的耳机。根据一般经验,100欧的阻抗大约也就相当于3db的灵敏度,因此T70的驱动难度其实和32欧 98db的歌德系列耳机是差不多的,实际使用也是如此,相反T70P本身却不是一副像GMP435s那么容易驱动的耳机。也就是说,其实T70P和T70驱动的难度相差不大,而且T70P也并不能折叠,出街应用其实并不方便,比较T70和T70P,前者的声音却要宽松自然很多,因此我推荐所有对T70P感兴趣的玩家,还是考虑T70比较好
优点:温暖宽松的声音,佩戴舒适,对驱动要求不高
缺点:声场和高低频延展有局限

极致(Ultrasone) HFI-780&PRO 650纪念版
Ultrason是我接触比较晚的厂商,而且它虽然是一家德国公司,其历史也没有其他几家那么悠久,总的来说Ultrasone是一家敢于使用各种新技术,而且型号更新也比较快的新派耳机厂商。Ultrasone系列的产品,按照高中低档次来说,分成ED,Pro和HFI三个档次,但是按照振膜制造技术来分,则分为40mm镀钛,40mm镀金和50mm普通振膜三大系列,其中普通振膜的很少有人买,而高档的镀钛振膜系列,声音其实我本人并不是特别欣赏,包括ED7/9和Pro900等。这里推荐的是中档镀金振膜的HFI-780和PRO650纪念版,声音取向基本一致,因此一起说了,全频段都有比较明显的染色,但是并不难听,中频段染色非常独特,对于很多人声有特殊的效果,高频稍微黯淡,但是不像镀钛振膜那么锐利,低频的量和质感也都比较适中,是一款适合表现流行音乐的中档封闭式耳机,对于前端也不太苛求。极致特殊的振膜置于前下方的声场技术,让它的声场在开放式耳机里面还算比较出色,但是存在一个结像位置不正确,总体上比较偏后的问题,但是放到这两款耳机上面问题不大。HFI-780更加容易驱动一些,PRO650纪念版的声音在驱动良好的情况下则要更好一些。
优点:驱动难度不高,适合表现流行音乐
缺点:声音带有染色,不适合古典,HFI-780的外壳容易划伤

HIFIMAN HE400
从最早听到WINNY大神制作的那个手工静电开始,我真的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能听到国人做出中档乃至高档的耳机来,而且无论静电耳机,还是平板耳机,都不是动圈那样的低成本解决方案,因此,无论如何,在这里我想向HIFIMAN能制作出这个价位的量产版平板耳机表示钦佩。平板耳机本身具有动圈耳机没有的细腻,而HE400也远比HE500等容易驱动,做工细节上虽然比不上很多大工厂,但是也算是个成熟的工业产品了,如果喜欢静电一样柔和细腻的声音,又不想投资巨大的朋友,可以说HE400是个好选择,声音也算得上比较柔和中正,听着不累人,能聆听各种类型的音乐。当然,这里我要说,HE400好推是相对别的平板耳机来说的,其实也不是适合直推的东西,推荐还是用稍微有点水准的系统来驱动它。要说缺点,一是声音听着不累,但是戴着太累,线也是又粗又硬,二是力度还是稍微有点欠缺,当然力度方便可能是动圈耳机的专长了。
优点:最便宜的平板耳机,声音柔和细腻,适合长时间聆听,对前端要求不高
缺点:佩戴舒适感有待改善,稍微欠缺力度

转自耳机俱乐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