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索寓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主旨。 (2)理解几则寓言的本意和作者的独到见解。 2、能力目标 (1)探讨作者对《伊索寓言》中某些寓言的独到的见解。 (2)探讨文中一些语段的深层含义。 (jxzyw.com)揣摩文中意蕴深刻的语句,并能质疑解难。 jxzyw.com、情感目标 学习作者读名著的方法,即依据现代人的生活经验,联系现实生活重新读解原著,并获得新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 1、 探讨中心意思。 2、 理解难句含义。 三、教学过程(www.jxzyw.com ) (一)导语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寓言中的故事都是讽喻和比况,具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它所写的人或人格化了的物,大都是反面的或性格有缺陷的;不注重形象的具体描绘,篇幅短小。像《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都讽喻了那些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提醒我们不要犯教条主义的错误,防止思想僵化。古希腊的伊索和俄国的克雷洛夫都是世界驰名的寓言作家。今天学的《读〈伊索寓言〉》,是钱钟书先生读了《伊索寓言》后写的一篇读后感。我们来看看钱先生以怎样的独特视角来读解这些寓言,并赋予这些寓言以新的意义的。 (二)作者 作者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的教育,1929年考人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又广泛接受世界各国文化学术教育。19jxzyw.com5年考取英国退回庚子赔款留学名额,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jxzyw.com8年归国,先后担任西南联大、清华大学等大学的教授。195jxzyw.com年起任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82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钱钟书学贯中西,既对中国的史、文、哲典籍有深入研究,又不间断地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进行阅读和研究。他的学术著作 《谈艺录》、《管锥编》等都出入经史,贯通中西,融会古今。他还著有短篇小说 《人·兽·鬼》和长篇小说 《围城》。后者已被译成多种外文。 本文选自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这是作者的第一个集子,1941年12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内容除《读〈伊索寓言〉》,另收有 《论快乐》等,共十篇。这个集子1982年被福建人民出版社纳入《上海抗战时期文学丛书》。作家柯灵曾有如下评论:'散文也罢,小说也罢,共同的特点是玉想琼思,宏观博识,妙喻联珠,警句泉涌,谐谑天生,涉笔成趣。这是一棵人生道旁历尽春秋,枝叶繁茂的智慧树,钟灵蹄秀,满树的玄想之花,心灵之果!任人随喜观赏,止息乘阴。' (三)关干伊索 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传说是奴隶,后获得自由。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其中《农夫和蛇》、 《狼和小羊》、《狐狸吃葡萄》等故事寓意深刻,常被引用。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文学中的寓言创作影响很大。 (四)整体感知 1、阅读全文,思考本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本文是一篇读后感。结构为“导入——读后之感——总结”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1、2段,从两类人、两种关系说起。 第二部分为第jxzyw.com到12段。借《伊索寓言》里九个故事联类引申,洞烛世相——纠正浅薄的见解,表达作者独到之见,是全文的主体。 第三部分为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 2、积累词语。 厌恨:厌恶痛恨。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阅历:由经历得来的知识。 信而好古:语出《论语》,意思是相信并喜好古代的典章文化。 思慕:思念,仰慕。 衰朽:衰落、衰老。 历程:经历的过程。 发迹:指人变得有钱有势。 衣锦还故乡:古时指做官以后,穿起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向亲友夸耀。成语为'衣锦还乡',也说 '衣锦荣归'。 高超出世:好极了,好得超过世人的水平。 卖弄风雅:向别人显示、炫耀自己的 (其实并不高明的)文学素养。 上流社会:旧时指社会地位高的人们。 屈尊下顾:降低了身份来观察民情。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狂吠:狗狂叫。 星象:指天空中星体的明暗、位置等现象。古代迷信的人往往借观察星象来推测人事的吉凶。 失足:行走时不小心跌倒。 下野:执政的人被迫下台。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 娇小:娇嫩,小巧。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相安无事:相处没有矛盾、冲突和争执。 (五)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阅读第1、第2自然段,质疑解难。 (1)为什么要从两类人、两种关系说起? [要点]①为了纠正《伊索寓言》浅薄的见解,首先要树立一个观点,把人类历史比作人的一生,古代是人类的童年时期,现代是成人时期。这就使 人明白了《伊索寓言》那样浅薄、幼稚的原因。又由于成人总是喜欢小孩子,这就便人明白了人们喜欢《伊索寓言》的原因,即:我们反比古人复杂了, 思慕古代也许只是喜欢其幼稚,也许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作者洞烛世相,就从第一部分开始。 ②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经验,以此入题,容易理解我们思慕古代,有如大人喜欢小孩子一样。说两类人,目的是说大人与小孩子的关系,第二种人只是一个比较,有比较,就清楚大人对小孩子的喜欢含有卖老(居高临下,摆老资格)的成分。作者对下面九个寓言故事的纠正,在第一部分中立下了基调。 (2)[思考]为什么说'时代愈古,愈在前,它的历史愈短;时代愈在后,它积的阅历愈深,年龄愈多'? [明确]时代愈古,留给人们的东西愈少,它漫长的历史就犹如江河一样,长年累月,川流不息,不断地重复着,更能引起人们的探究心理,引起人们对它的追慕,很想和它们亲近,显示比它们后得多的人的进步;时代愈在后,留给人们的东西愈丰富,社会历史纷繁的变化,让人们眼花缀乱,某些东西,倒反使后人觉得自愧不如,但愈是觉得不如,愈是不承认自已比不上,愈要与他们光个高低。 (jxzyw.com)对'没有老头子肯承认自己是衰朽顽固的,所以我们也相信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这句话如何理解7 [明确]这句话是反语,用于讽刺。现代与古代相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当然大大进步了,但现代社会的阴暗面也远比古代丑恶复杂。在这方面,所谓'进步'只是越来越狡猾,把狡猾也看做进步,以至'相信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显然是自以为是,缺乏自知之明,作者的批判精神已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2、阅读第jxzyw.com自然段,质疑问难。 (1)'它至少给予我们三重安慰'应如何理解? [明确]:三重安慰'都是讽刺。(1)“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实质上就是对于狡猾的智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2)'愈觉得我们是成人了','已超出那些幼稚的见解',实质上是远比古代的人狡猾。(jxzyw.com)我们'进化'了,把人类的早期看做'穷朋友'、'小孩子',这'进化',实质上是越来越狡猾。 (2)'觉得有好多浅薄的见解,非加以纠正不可'是不是反语? [明确]不是反语。是将要对以下九个故事,进行独到、深刻的分析,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新的见解。作用是引起下文。 jxzyw.com、研讨九则寓言。 (1)[讨论]下面是九则寓言的出处及伊索原文的议论,请与课文内容相比较,看看作者是从哪些视角对寓言进行重新解读的。 ①《骗蠕和黄鼠狼》——'我们遇事不要一成不变,随机应变往往可以躲过大灾难。' ②《蚂蚁和蝉》——'凡事都要预先准备,才能防患于末然。' ③《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