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个人,凌晨一点钟打电话,要我去采访他。我说有什么事明天再讲,他不肯挂电话,絮絮叨叨说个不停。第二天白天,正忙手头事,他的电话又来了,接二连三,穷追不舍。 他叫杨正海,曾是个小流浪者,家里穷,八岁就开始放学捡破烂卖钱,三年级辍了学,到处打零工。成年后做家装,也做建材生意,成家有了一儿一女,日子过得还算殷实。 当年,小男孩机灵,好几次有人说,跟俺回家吧,当俺家孩子。他没有去,但记住了人家的好意。这就是他收养流浪汉的最初动因吧。 有个人天天住涵洞,杨正海看他可怜,把他带回了家,这是上世纪末,他收留的第一个流浪者。十多年来,一共收留过四百多人,其中一百多人,帮他们找到了家,有些住一段跑了。来来去去,常住的是十来个,多是智力障碍者。 杨正海流浪过,了解这些人的心思,他的原则是,你愿意流浪去流浪,愿意待着就待着,来去自由。杨正海其实蛮聪明,这些人,带回家怎么办?养起来不现实,他不是做过家装吗?就帮他们接点活儿干,哪里盖房子或是装修,需要扛沙子、运水泥、搬砖块,包工头打个电话过来,他就率领这支队伍出发。凭此勉强维持生计。 其中有个二十六岁的帅小伙,杨正海找到了他的家,电话一接通,八十岁的奶奶就在那头痛哭,这个孙儿失踪两年了。当即派叔叔来探视。叔叔待了一下午,说,杨大哥,还不如在你这儿,这孩子回家打人砸东西,过两天又跑出去,在外边扒垃圾桶,睡马路,有一天要么冻死,要么饿死,连尸体也找不着。在你这儿,我到时还好来看看他。所以帅小伙是这里的“常住客”。 有些专家教授,说杨正海没有权利收养,给他扣上非法用工的帽子,真是糊涂话。谁敢要这些人?谁能管住这些人?那个帅小伙,打人习性不改,杨正海上去和他摔跤,两下就把他撂倒。这才服了。 但说话的毕竟是专家教授,那档电视节目播出后,杨正海极度沮丧。想收手不干了,又放不下。拼命打我电话,是因为有一肚子委屈想倾诉。 杨正海没多少文化,没有稳定工作,至今租房住。从社会阶层看,他本身也是个弱者,却去关照比他更弱的人,让那些没有尊严的人,通过劳动获得尊严,过上体面、干净的生活。 我决定采访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