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多数万州人都没有见过的照片,值得收藏!

 陆安桥1871 2016-12-13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故事,也许是铭记一段历史,也许记录一个年代,也许是珍藏一份记忆。让我们一起回顾老万州的那段历史和记忆。

100多年来,万州的容颜一再的改变,三峡的蓄水更是让万州天翻地覆,我们已经看不到万州过去的影子!惟有昔日的图片,还能看到万州依稀的往昔,那些曾经的物,曾经的事!

清同治5年(1872)万县城池图

清同治五年万州城池图,大概就是1872年左右的万州吧。那个时候,万州城的中心在现在的北山区域,万安桥还没有兴建,在那个落后的年代,一条浅浅的苎溪河便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图上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地名:周边的天子城,太白岩,北山观,举人关,关口,狮子山,这些现在都还在呢;还有西边的校场,先农坛,东边的文昌宫,社稷坛什么的,就是后面的较场坝,一马路的文昌宫那一带啦,然后就是有城墙的万州城了,各厅,署,府,以及城门都清晰可辨!这就是同治时期的万州城了!

一座桥,一座城的变迁

苎溪河上,曾经有那么一座桥,叫万州桥!于1870年为县人王文选,余茂林,陈寿龄等捐资所建,桥长40米,搞19米,宽9米,就地起拱成半圆,桥上建有6间飞阁凉亭,远远望去,“非阁复非船,可居亦可过”。

1880年的万州桥,远处的天子城隐约可见,木船,辫子,一派晚清民风!感觉很是和谐安详!

1903年的万州桥,感觉对河道进行了疏理,对河坎进行了修缮.

1908年的万州桥,清廷风雨飘摇中,然万州桥巍然不动!此照片曾经被误认为是昆明近郊。拍摄者英国人Ernest Henry Wilson.

“万州第一桥之全景民国十七年三民摄”,这是一幅有很高参考价值的照片.民国十七年即是1928年,下面还有一行字“万州桥约建于民国纪元前四十年横卧苎溪有若霄虹其设计巧妙建筑雄伟不亚中山桥”,清楚的记载了桥的修建年代。万州桥真实的修建年代是1870年,1970年的时候被水冲毁,历经百年,图片上可以看到那个时候远处万安桥正在修建中,尚未完工。

1946年的万州桥,有了电杆,可以看出万州城已经通电了,远处的红星桥(也称福星桥)已经建好,河里洗衣服的人够多的,看来那个时候污染不像现在这么严重,也没见有什么生活垃圾,真正的山清水秀!

50年代万州桥

1950年代的万州桥,上面的桥楼已经不见了,修了拦水坝,看来社会主义好啊!此时的万州桥连接着三马路和民主路,交通功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民主路一侧的桥基处应该就是杨柳咀,以前经常在那里的一家理发店里理发的,店主叫冉妹儿,从她家房子处就有台阶可以下到苎溪河里,那么多次的从那里经过,只是不知道那里曾经还有过一个万州桥啊! 从上面的变迁就可以看出,从晚清到解放,长达半个世纪,万州的城市面貌几乎就没怎么改变过,典型的川东民居风格的小城!1970年5月29日,苎溪河爆发百年不遇的山洪,惊天动地的洪水排山倒海瞬间将万州桥齐根冲垮,百年老桥从此消失。

民国时期的万县城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具体年代不详,苎溪河上的木桥,可以看出应该是万安桥还没修建之前(1925年之前),这是苎溪河两岸靠木桥和木船摆渡交通,很是不便,阻碍了发展。

1920年代的从长江上看钟鼓楼。

1927年修建中的万安桥.

1928年的万州- 建筑中的万安桥

修建中的万安桥,时间大概是1928年左右。万安桥为四川军阀杨森主持修建,1925年(民国14年)始建,1929年(民国18年)建成。万安桥在万州的城市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城市中心的西迁便是始于万安桥的建成。可以说没有万安桥,也就没有后面的万州!

1920年代,万县城堡大门

1920年代的万县城,应该是20年代后期了,西城已经大规模建设,长江上一艘德国炮艇(中国那个时候应该还造不了)从旁边的乌棚木船旁驶过;隐隐的让人不安,这应该就是“九五惨案”的序曲吧!

万县商埠自1906年开埠,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图为1923年万县码头。依然是“大洋船”与“小划子”的对比,西方的尖船利炮早已经渗透到中国的肌体甚至骨髓中。

拍摄于30年代的万安桥,作者为佚名之英国水兵。图片质量算是很好了,天子城巍然屹立,南门口码头繁忙,桥西的新城开始大规模发展。英国的水兵可以在中国的内河自由穿梭,万县在外国人枪炮的逼迫下大发展了,但中国的落后是全面的。要别人逼着发展,想想是不是很搞笑,很悲哀!

1928年的万州- 白岩书院,白岩书院应该是那个时候万县最好的书院了,地位绝不亚于现在的“吊岩坪大学”--三峡学院。那个时候这一带还是近郊的农村,掩映在太白岩下,好一个书香之地啊!

1928年的万州- 南城路(环城路),繁华之地,商贾云集。建筑风格有点欧,估计是受开埠的影响.

1928年的万州- 天生桥,著名的万州八景之一“石琴响雪”。又名“天仙桥”,开天辟地只是便有巨石横卧苎溪之上,形似古琴,是大自然赐予万州的意见珍品。

1928年的万州- 万县商埠全景二,从北山鸟瞰东城区域,可以看出,因为开埠的原因,又因为万安桥初通,重心未西移,那时最繁华的地方是南门口区域。

1928年的万州- 万县市立图书馆,藏书二万余册,不知道现在白岩路的图书馆藏了多少册?

1928年的万州- 文明路(环城路),建筑中西掺杂,相得益彰。

1928年的万州- 西城路(环城路),感觉都是围绕这个亭子做文章的,不知道这个亭子是个什么物件,是钟鼓楼??

1928年的万州- 中山公园大门(即西山公园),钟楼还未开建呢。钟楼是民国19年(1930年)由原国民党将领杨森倡建,刘湘所部王陵基实施,用银二十万元,楼高50.24米,共12层,与上海海关钟楼齐名,系长江沿岸一大景观。

1928年的万州- 西山流杯池,这个亭子现在还在,都被高笋塘那么多的高楼淹没了!

1928年的万州-慈善院,在环城路上。

1928年的万州-市立女子初级中学,即第二女校,就是后来的万三中,可以看到背景是太白岩。

1928年的万州-环塘路二(今高笋塘)

1928年的万州-环塘路之青羊宫(今高笋塘),下面的字颇有意思,说的是“青羊宫为唐宋勒封院遗址,寺外旧有塘,满植芙蕖,即山谷留所谓水,水泉潴为大湖者也,又有泉曰包泉,汲饮清冽,宋万州刺史方泽评其品味与无锡惠泉相上下”。

1928年的万州-万县商埠全景之一,由江干仰窥县城及南津街一带之景象,南津街,三峡工程前一直有这么一条街,现淹没。

1928年的万州-西山公园,有凉椅几幅,持帽长衫之人二,应不为垂钓之人

1928年的万州-西山公园内体育场,不象是在搞体育运动会,好像是兵士在操练!

1928年的万州-镇江阁,镇江阁蹲踞虎臂滩上,飞阁凌空,颇极壮丽,毗邻弥陀院,院中庢藏明本大藏经,洵为法苑之实。

1935年,万县岑公洞

1935年,岑公洞附近回看万州,看了1941年的地图,方知道岑公洞的位置,是在江南翠屏

1935年,岑公洞附近看万州江段,长江在万州拐了个大弯,不知道这两图是往上游拍的还是往下游拍的,但可以看出图左是上游。

1935年天生城俯瞰万州,西山钟楼,万安桥,万州桥,福星桥都已经建好了,但除了江边的一点房子,其他地方都还很荒芜,较场坝还空空如野,和平广场什么的也还没有影儿。

1935年天生城内

民国30年(1941年)万县城区图

这是一张很珍贵的图,很多的地名也是因为有了这张图才能够弄清楚,包括前面说到的岑公洞,在江南的翠屏,也就是现在的政府那一带吧。几乎我们后来说熟悉的万州的地名,都能够找到。

1940年代万县街道

北山墓地,南家垭口的大树那时候已经很高了,山尖上居然也有大树,后来不知道怎么被砍了

万县文庙前院的池塘和雕龙石桥

万县文庙正殿和钟楼

万县文庙内大钟

1946年的万州

1946年3月,万县码头,这里应该是杨家街口,后来万县最大的码头,我们所熟知的17码头。没有哪怕一只船停靠,不知何故,但有很多人盥洗。

杨家街口码头,1946年,这里一直到三峡工程淹没都是万州最大的码头,房子层层叠叠,宽阔的石梯直通云天,好一派山城风光!

万安桥 1946年3月,这张照片应该是从万州桥的桥楼上拍摄的,一派风雨欲来的景象!

万安路 1946年,应该是万安桥头后来胜利路和二马路交界的地带,桥那边远景是环城路一带,可见远处亭台古风,近处熙熙攘攘,行人穿梭,商铺林立,前景更有旅社肉档,好不繁荣!

1946年,万县北山街市远景 应该是在陈家坝长江边拍的,一群船工正抽烟闲聊。可以看到一马路已经延伸而成,北山观上古树掩映;山脊往上,更有南家垭口的大古树依稀可见,这树,一直到我读书的时候还在呢,那个时候,从西门坡爬到南家垭口大树下,必然是要在那里喝茶歇息的!

1946年,万县北山街市远景。这是一幅很经典的作品,堪比《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不过地点是长江,身后机动大轮船驶过,激起船头的浪花,但他们拉的是后面那艘小木船,先进与落后对比是那么鲜明!抗战刚刚胜利,老百姓没有得到片刻的安宁,内战的硝烟便已弥漫,贫苦的大众已然拉不动中国这艘残破的大船了!

解放后的万县城

万县解放后50年代到80年代早期的图片是很少的,应该说是流传出来的少。这一时期,外国的商人和兵士都已经不能在自由往来于中国了,更何况是内陆的万县呢,这一时期的中国基本上处于被孤立,与外部世界绝缘的状态,内部的图片资料估计因为文革和各种历史原因,能流传的就很少了!要从外国人的网站去寻找我们城市故去的背影,自己保留的文献和图片却少得可怜,或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束之高阁,不予公开,这不能不说也是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的一个悲哀!

1956年,万安桥头百步梯,下着雨,和平广场和万安桥之间的百步梯已经完工了,城市感觉被冲刷得很干净,安宁祥和,美丽的川东小城。

万县市全貌,1956年,应该是从西山钟楼上拍的,胜利路以下的下半城几乎一点都没有发展.

1956年西山钟楼,万县,因了钟楼的出现而有了标志性的建筑,长江上往来的轮船从此有了最清楚的标识。钟楼被绿树和民居环绕,好似能听到阵阵钟鸣;远处盘盘石,草盘石雄踞长江南北两岸,江心更有千金石,好似要修桥打基一般;这个位置,也是后来318国道万利公路段著名的汽车轮渡口!

1950年代,高笋塘,近处的亭楼就是流杯池,至今还在。

万县市全貌,1960年。清晰度很高的一张图片,可以清楚的看到城市布局和发展状况:苎溪河上万安,万州,福星,陆安四桥相连;和平广场很空旷,较场坝还未形成规模,高笋塘一带几乎还是农村;江南的陈家坝人烟寥寥,更远处的五桥几近荒山,惟长江蜿蜒东去,奔流不息!

1960年代,和平广场,万县大礼堂已经就是现在的样子了,后虽几经更新,但骨架依然未变。

1970年代的万县高笋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