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常棣国画作品欣赏

 安可大叔 2016-12-13

朱常棣艺术简介

1938年生于重庆,1960年毕业于成都工学院。1962年跟四川著名花鸟画家

佩君女士学习中国花鸟画,后自攻中国山水画。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顾问、四川省山水画会会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成都市委统战部蜀都书画院副院长。



《金安河边的小镇》180×150cm 2014年

其作品常参加全国性大展:全国写生画展、全国书画展、全国山水画展、全国画院双年展、全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展,第八、九届全国美展等等。曾获银奖、铜奖、优秀奖、佳作奖等。并在:北京、广州、天津、安徽、郑州、兰州、昆明、泰国、缅甸、台湾、汉城、等吉隆坡、纽约、德国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出版有《朱常棣山水画集》、《朱常棣山水画》、《朱常棣线描写生》、《朱常棣的巴山蜀水》、《心像写意 —朱常棣山水画》、《魂迷巴山蜀水—朱常棣山水画》、《“大家讲堂”朱常棣山水画》等数十本画册。



《石金峡的艳秋》124×86cm 2013年

朱常棣主攻巴山蜀水,视野广阔,其作品分为三大类,一、高原系列,主要描绘四川甘、阿、凉少数民族地区地情风貌,如《谷玛早春》、《九寨外的金秋》等;二、江边系列,主要描写四川江河、峡山、悬崖峭壁之风情及巍峨雄伟之气派,如《宁嘉河畔的小镇》、《金岷河上》、《金渡河的早晨》等;三、农家系列,主要描绘四川盆地农家之风土人情,以如诗如画之小品为多,如《南梓金村》、《秋声》、《邛峨山下》等。他经常画大幅作品,但也能精心制作精细的山水、花鸟小品。他的最大作品《九寨外沟的金秋》在浙江金阳市绘成,长为44米,宽为5.2米,存展在东阳市东方卢浮宫。他的最小作品,山水小品(一套10幅),长为14.5公分、宽为9.5公分,现存于成都浓园国际。花鸟小品(一套10幅)直径为10公分的园形作品。

朱常棣提出:物体在光照下均为基本几何体及其组合,总结出“形体学理论”,用于山水画创作及教学中取得显著成就。



《远观青城第一桥》134×67cm

巴山蜀水青云地逸笔苍点纵横意

——品读朱常棣

文/梁时民

余与常棣兄初识甚早,时余在锦城初来乍到,常棣兄任职成都群众艺术馆,馆处浣花溪畔草堂路,想这少陵题咏之地,必是无数骚人墨客流连之所。余与兄二人常品茗弄墨、殇酒酬唱,相交甚欢。常棣兄艺山水如痴,其所作非江南的小桥流水、静潭绿荫,而是满目巴山蜀水的重岚叠嶂、险滩激水,一派纵横雄阔之象。“画以游奇,巴蜀山水当为天下最奇”。陆俨少“入蜀方知画意浓”,感叹“国内山水当以四川为第一”,启功评其“蜀江碧水蜀山青,谁识行人险备径,昨日抱图归伏枕,居然彻夜听涛声”。



《山里人家》55×50cm

黄宾虹与吴一峰结伴入蜀,正是巴蜀之旅成就了黄宾虹绘画的飞跃。“青城坐雨”、“瞿塘夜游”等经历亦成为其晚年“墨法”、“水法”变法的契机。常棣兄的作品根植于这高耸青云、奇秀险绝的巴山蜀水,他对于故乡的风物有一种深深的眷恋,这种眷恋不是大张旗鼓的赞诵,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做作,而是画家在喧嚣城市之外,超越时代,超越命运的,最质朴,最坦诚的回归与诉求,深藏着画家强烈的自觉审美情绪和本土文化认同。



《晨观玉垒峡》134×67cm 2010年

“胸中丘壑,笔底烟霞”,常棣兄向来注重实地写生,只有“搜尽奇峰打草稿”,才能“白纸对青天”。下三峡、入青城、观雪山、登剑门、跋峨眉、涉古堰,巴蜀河山处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大量实地写生的基础上,他突破传统笔墨藩篙,适当融入西方艺术手法,提出“物体在光的作用下均呈现出基本几何形态及组合”的观点,创造性地建构出适合于自身的绘画语言体系。他上承“北派”山水,于范宽用力最深,然化范式“雨点皴”,而多以苍厚的点造型,不论山峦、土坡、丛树,均罩以此点。此“苍点”又非传统的“雨点”、 “米点”,而是更多地具有画家自身的笔墨手法。同时,配以逸笔写出的“折股钗”线条,线条组合注重架构,有棱有角;施以干墨皴攘和水墨渲染,最终形成了风骨开张、点线并重、水墨交融的笔墨手法和苍润、醇厚的表现风格。在画面构成上,他以一种饱满、几何、整体的构图和强调黑白对比、墨色对比的用色方式,使其作品富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几何张力,更显得坚硬、强韧、大气、雄浑。



《金江剑峡》180×230cm 2009年

“画如其人”,常棣兄亦是一位豁达、顽强、爽直、豪迈之人,他的作品也非传统文人山水之疏朗寂寥、澹泊萧瑟。在其笔下不论是甘、阿高原地区的民俗风情,峡山、险谷的巍峨气象,还是川西农家的风土人情,都是一种人间烟火,蓬勃生命的“人世之画”。余与兄曾共事成都文化艺术,过往廿余载。他对于群众文化事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以及执着的奉献精神,也正是这种责任与精神激励着他在这一条并不顺畅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不计个人得失。他作为成都市美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在美协无经费物质来源的情况下,他自己卖画筹款、租借场地,他的能力、号召力、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大伙都亲切地称他为“朱大哥”。他以个人之力挑起了这一重担,把美协的建设以及成都群众艺术工作进行得有声有色,并获得了业界的首肯与认可。



《龙溪河边的小镇》182×144cm 2008年

品读常棣兄其画其人,我们仿佛看到群山峭壁,蔽日遮天,飞泉吐玉,云雾缭绕,峡江两岸一位智者、勇者在攀山涉水,艰难前行。峡到中段,豁然开朗,三五人家,炊烟袅袅,梯田层层、果林耀金…………

最后,祝愿朱常棣先生艺术之树常青!

(作者系四川省美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四川省美术馆馆长)



《金渡河畔》182×182cm 2000年



《嘉陵江边》67×67cm 1996年



《福珠湖》 55×50cm 2015年



《初醒的嘎密沟》180×240cm 2013年



《嘎尼山上》55×50cm 2015年



《古堰之晨》364×97cm 2010年



《龙香湖的金秋》 362×98cm 2010年



《正是莲花金徽时》484×122cm 2010年



《大陵河的早晨》300×130cm 2014年


实习编辑:Jell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