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蜡烛的化学史

 尤里蒙提 2016-12-13

来自:http://www./~chem/news/24.htm

    英国大科学家法拉第在电磁学、光学及化学上的贡献,二百年来一直受到举世推崇。电磁学四大定律之一的法拉第定律,讲到如何由磁场变化产生电场,这 定律导致马达与发电机的发明。在光学上,法拉第效应讲的是磁场可以如何改变光的行进,即所谓的磁光效应。在化学上,法拉第发现气体的液化行为并在电解及电 化学等领域有极大的贡献,他还制造出许多当时颇为新奇的物质,如四氯乙烯、合金钢、苯等。有人推崇他是最伟大的实验家,为了尊敬这位伟人,英国皇家化学学 会中设有法拉第学会(Faraday Society)。

    法拉第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教育者,他在一八四○~一八六○年间以蜡烛为主题,对青少年发表的一系列演讲尤其著名。演讲的内容后来被编成一 本书──《蜡烛的化学史》(Chemical History of a Candle),书中篇章包括蜡烛的组成、蜡烛的燃烧,以及氢、氧、水、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还有大气的组成。  这一本基础物理化学通俗读物在西方十分流行,在此书中,法拉第利用蜡烛将自然的奥秘揭示给世人看,由这本书可以看出法拉第在科学上的素 养,以及他在推广通俗科学上的努力。法拉第关于蜡烛的第一次演讲,是在一八四八年的圣诞节,听众是青少年朋友,最后一次则是在一八六○年的圣诞节。

    这些演讲虽然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现在读起来内容仍感清新生动,因为演讲者本身就是一位天才科学家,他对事情有很深入的看法。蜡烛一书启 发了许多人对科学的兴趣,例如一九九四年诺贝尔奖得主欧希瑞夫(D. D. Osheroff,史丹福大学教授,因发现氦的低温物理性质而得奖),就曾提到这本书在他幼年时,引发了他对科学的兴趣。《蜡烛的化学史》曾翻译成各种文 字,尤其日文版更畅销了七十多版,但遗憾的是,这本书一直未出现中文版。  

    法拉第演讲的所在地是伦敦的皇家科学院(Royal Institution),它的创办人是美国人汤普生(Benjamin Thompson),在美国内战期间他为英军助阵,战后被迫逃离美国至伦敦定居。汤普生对热学研究很有贡献,发明过许多实用的锅炉装置。皇家科学院由他出 资成立,后来成为一流的科研机构,法拉第成名后,在此度过一生。皇家科学院至今仍为英国著名的研究机构,许多杰出的科学家都曾在这里工作过。法拉第认为, 伦敦皇家科学院圣诞节的演讲应集教育、娱乐、启发于一身。这些原则一直为皇家科学院所遵循,圣诞节的通俗科学演讲年年举办,至今不辍,相关信息可上 www.rigb.org网站查询。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蜡烛的化学史》前二章的部分内容,在这一部分演讲中,提到蜡烛的制造、燃烧,然后提到燃烧时的火焰及气流的助燃等现象。 在以后的章节中,还提到燃烧的产物:水、氢、氧、二氧化碳及大气组成等有趣的问题。要记得这是一本他当时在现场示范的纪录,所以是以讲演的形式写下来的, 当时他准备了许多道具,当场以实验示范蜡烛燃烧及其相关现象,所以效果非常好。书中所示范的实验,一般读者在家中也很容易做到。  

蜡烛的制作  
    首先谈到蜡烛的制造过程,我们一般所见到的蜡烛都是用蜡做的。其实,蜡烛还可以用许多不同材料来做。尤其在一、两百年前,蜡烛是最重要的照 明工具,人类曾尝试以不同的方法制造蜡烛,例如,有由牛脂或抹香鲸的油脂做成的,也有用蜂蜜中的黄蜡精制而成的,或以爱尔兰油沼地取来的石蜡制造的。自油 脂提炼材料的方法,可能是给吕撒克(Gay Lussac)所发展出来的。  

    因为蜡烛可以熔化,我们也许会想象这些蜡烛是用模子做出来的。其实不然,例如用石蜡做的火烛,就无法用模子做出来,它是经由一种特别的手续制造的。但由动物脂肪做的蜡烛,却可以铸造。   石蜡做的蜡烛,是用一种特别的方法制造的。第一步将许多棉线挂起来,底部用金属片盖住,这一部分不会被蜡涂上。挂线架可以旋转,在转动时, 工人将熔化的蜡一层层浇上,待冷却后再继续浇,直到在线盖了厚厚的蜡为止,这时再把它们拿下,用石板磨圆。锥形的蜡顶是用特制管做的,底部则切掉磨平。这 些工作十分细致,因此蜡烛可以做成一样大小,例如一磅四支、六支等数目。  

蜡烛的燃烧
    我们要谈谈蜡烛和油灯燃烧不同之处。油灯是燃烧液体的灯油,而蜡烛则是燃烧固体的蜡,到底蜡烛是怎样将固体化成液体再进一步燃烧呢?其中有关未烧完的油蒸气,法拉第以精彩的实验示范,展现燃烧所形成的物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动手试一试,以了解燃烧的过程。  

    油灯都具备油槽,蜡烛是固体,因此不需要容器。蜡烛燃烧时,在顶端会形成一个杯槽,杯槽内装满了熔化的蜡油,这就相当于油槽。而杯槽中的蜡 一直熔化到接近火焰燃烧的部分,这和油灯的燃烧情况类似。蜡烛燃烧时,火焰只在灯在线烧着,可能很多人会问,为什么火焰不会沿线烧下来?这是因为在燃烧过 程中,还包括一个蜡油气化的过程,若没有气化,液态蜡油是会把火弄熄的!在蜡烛或油灯的烧燃过程中,燃油都是藉毛细作用,自油槽中沿烛芯向上送到火焰燃烧 的部分,当燃油抵达上端时,就开始气化。
 
    毛细作用力把燃料带到可燃烧之处,而且储存在那里。举一个关于毛细作用的例子,当你将干净的手指插入热水中,水会沿指缝爬上手指到略为高出水面的地方,或许你并没有注意到这些现象。
  
    有一个实验可以说明这个原理。首先把一条盐柱放在盘中,再将饱和盐水倒入盘内。因为溶液已饱和,所以盐不可能再溶解,因此盘内溶液的变化, 不可能是由于盐柱溶化造成的。和蜡烛比起来,盘子是蜡烛本体,盐柱是灯芯,溶液是烛油。之后将溶液染黑,你可以观察到这黑色流体慢慢爬上盐柱,一直到顶 (只要盐柱不倒下)。假如这溶液是可燃的,同时我们在盐柱上加上灯芯,它就会燃烧起来,这就和蜡烛燃烧完全一样了。   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热气将空气向上推,在烛顶附近靠边缘的蜡,由于接触较冷的空气,使熔化的蜡油冷却下来,因而在烛顶形成杯槽,如果让蜡烛倾 倒,蜡油会沿重力方向流走。所以杯槽是因持续上升的热气流作用而形成的,这种作用造成空气对流,结果是热空气沿烛顶上升,冷空气自周围进来。  

    当蜡烛点燃后,有一股热空气挟着一些看不见的物质上升。蜡烛顶端的火焰是被这股上升的气流拉出来的,而且拉得很高。如果把一支点着的烛火放 在阳光下,再将其影子投射在一张纸上,便可以清楚观察到烛火的内部。首先可以看到火焰旁的一些阴影,它们不属于火焰的一部分,但却在上升,而且拉着火苗上 升,它们就是上升的热气流。

    假如用更亮的电灯来代替阳光,会更清楚地看到火焰的投影。除了烛体及灯芯外,还有一道暗影及一条拉长的气流,很妙的是,纸屏上较暗的部分在 火焰中却是较亮的区域。也可以看到屏幕上有一束上升气流,它不但将火焰向上拉,供应燃烧所需的空气则使烛芯的凹槽边缘冷却。至于为何火焰中较亮的部分,投 影到纸屏上反而变得较暗,这将在后面加以说明。

烛焰的结构
   要观察火焰的内部,可将一只玻璃弯管插入火焰中较暗的那一区域,不吹动蜡烛,保持烛火的稳定,你可以看到一旦将弯管插入暗区,马上就有东西 自管的另一端冒出。如果放一个烧杯之类的容器在管的另一端,收集它冒出来的东西,可以看到有些东西自管的这一端冒出来落到杯底,像是它们有重量似的,这与 火焰外部的气体不同。我们发现自管端落下之物其实是蜡蒸气,这就是当我们把蜡烛吹熄时所闻到的那股味道。

    所以,蜡烛燃烧的就是这些蒸气。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点,你可以吹熄蜡烛,当蒸气冒出来时,再在远程点燃它。若是透过上面所提的步骤,在一只 烧杯内收集大量凝结的蜡蒸气,再用油灯把它烧热,会看到凝结的蜡先化成液体,然后开始冒出一点烟来,接着就会有蒸气产生,持续加热会有更多东西冒出来,甚 至可以把蜡蒸气倒到一个平底盘上,然后点火引燃。这些蒸气就是在蜡烛中间较暗部位的蜡蒸气。

    为了确认这点,我们再做一个实验,来试烧这些来自蜡烛中间部位的蒸气。用一支管子把蒸气引出来,然后在管子的远程点火,你可以看到有熊熊的火焰冒出。但是如果把管子放在蜡火中燃烧完全的部分,也就是火焰的上部,没有了蒸气,管子另一端也就没有火焰了。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在火焰中心或灯芯部位,有许多易燃的气体,而火焰外围有燃烧所需的空气,两者之间混合处就是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地 方,空气与燃料彼此相互作用,蒸气被耗尽了,同时也产生了光亮。在蠋芯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之处,有很多化学物质生成,它们会吸收光线,前面提到火焰中较亮的 部分在纸屏上反而显得较暗,就是因为反应物吸收光线的缘故。

    我们可以把一片纸很快地插到火焰里去,看看究竟是那个部位最热,纸上会显示出一圈烧黑的地方,它的位置正是发生化学反应之处。这实验只要没 有太大的干扰,在家里就可以做成,先找一片纸,让屋内的空气静下来(没有流动),然后很快地将纸片放入火焰正中央再迅速拿出,会看到纸上有一块烧焦的地 方,中间部位却只有些许烧焦甚或完全没有。多试一、二次后,就会做得熟练,而轻易地找到火焰中最热的部位,也就是空气及燃料结合的地方。

    若我们把蜡烛放在一个密闭的大罐子内,一开始它会烧得很好,但情况很快就有了改变,你会看到火焰慢慢降低,最后熄灭了。这是由于空气的供应 不足,使得燃烧不完全,烛火一灭马上就有一束黑烟自蜡烛冒出,这些飞扬的碳粒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新鲜空气而产生的,蜡烛火焰的内部也同样产生碳粒,但它们随 后在其它的部位反应烧掉了。

    你拿一根管子插到火焰中的明亮部位时,管子另一头会冒出白烟;如果把管子伸进火焰中最明亮那部分的上端时,会看见管子的另一端冒出黑烟。这 黑烟像墨水一样黑,显然与白烟不同,当你用火苗去点时,点不着它,反而把火弄熄了,这些粒状物就是蜡烛的烟。组成烟的物质显然早已存在于蜡烛内,否则它不 会在这里冒出。法拉第也举例说,在伦敦上空飞扬的烟雾,就是火焰中的这些黑烟,它们也是燃烧的产物。

火焰中的碳粒与光芒

    最后谈到蜡烛的光与热。我们知道蜡烛曾是一种重要的照明工具,它很亮,但温度不高;而同样来自氢氧焰的火炬,温度很高却不亮。法拉第对这两种火焰的差异,做了相当生动的解释。
 
   除蜡烛外,尚有其它形式的火焰,例如火药的燃烧会产生火焰,它与蜡烛的火焰有什么不同?火药内需要加入碳及其它材料使它燃烧,然后才能产生 火焰。(提醒大家,如果想在家里自己做这些实验,必须小心。应该谨慎使用这几样化学品,否则它们会造成伤害的!)你可以拿一点火药放在容器内,然后与铁粉 混合,将铁粉与火药混合的目的,是要利用火药点燃铁屑,让它们在空气中燃烧,然后比较有火焰与没有火焰的燃烧二者之间的差别。

    火药点燃时,请注意这里面会有二种燃烧发生,首先会看到火药燃烧,它有火焰产生,然后看到铁屑跟着点着了,但是它没有火焰,它只是铁屑的个 别粒子在燃烧(烧红)。这二种燃烧的确有很大差别,这与它们发生火光的机制有关。当我们用油、气体或蜡烛来照明时,就像以上情况一样,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燃 烧(包括气体或固体)在进行着。   像铁屑之类的物质,当它们没有经过气化过程就燃烧时,它们会变得很亮。其实对任何物质都一样,只要是固体,不论它们烧着与否,加热后都会变得很亮。蜡烛的光亮也是因为火焰中含有许多微小的固态粒子而造成的。固体粒子的存在与否,才是亮与不亮的主要原因!

    先前的实验证明火焰含有碳粒,这是蜡烛大放光明的原因。我们可以找一个没有碳粒的火焰来比较,有一种物质叫氧,它可以与氢烧起来形成氢氧 焰,它们虽然是气体,却能产生比蜡烛更多的热量,由于缺少粒子,它的火焰并不亮。但是若在其中放入一些固体,就会很亮,例如取一块石灰放入火焰中,可以看 到它很快就会变得非常亮。(其实石灰并不会燃烧,而且一直是保持固态的)氢与氧燃烧的火焰会产生很多的热,但一点都不亮,要光亮并不需要热,要的是固体粒 子。氢氧焰中石灰块产生的光芒,几乎与日光相等。

    如果将一条白金(铂)丝线放在火焰中,可以看到它变得多亮!加热这条白金丝线时并不会发生化学变化。若你把火焰弄小,使它只能放出一点点亮 光,这时火焰传给铂线的热虽然只有一点点,依旧将铂线弄得很亮。这些例子显示了所有火光中都有颗粒,就是因为有这些颗粒的存在,才会带给我们光辉与绚丽。
 
   若我们用炙热的氢氧焰来对着蜡烛火焰吹,使碳粒都完全燃烧,蜡烛火焰也会变蓝而不亮。很显然当我们用氢氧焰烧它时,有足够的氧气让碳粒烧 完,以致无法将碳粒再释放到火焰中。我们也可以在氢氧焰中放入一些会产生碳的东西来增加亮度,例如用一点樟脑油,它烧起来会产生许多烟,利用一支管子将这 些烟送进氢气的火焰中,可以看到它立刻变得很亮,这是二度燃烧的碳粒子,用一张纸面对吹出来的氢氧焰,就能够轻易看到它们。煤气火焰中的光芒也是因粒子而 产生的,它和烛火的碳粒相同。

    我们可以看到,在燃烧蜡烛时有东西产生,其中一部分是碳,此外还有其它物质产生,消失在空气中。若是我们想知道消散在空气中的物质有多少,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先前的二、三个实验,已显示上升的是热气,但为了要知道上升的物质为何,我们可做个简易的实验。利用一个装满酒精的盘子,就像蜡烛上的杯 槽,在它上面放一个像烟囱的东西,它有规范气流的作用,顶端再套上气球,点燃酒精后,在火焰顶端应该会收集到燃烧的产物,它与燃烧蜡烛所产生的物质相似。 这种由酒精所产生的火焰并不亮,因为酒精燃料产生的固体碳很少。

    我们用气球可收集燃烧的产物(气球在充满时必须抓住)。它会飞走是因为里面装满了热气(这就是热气球的原理)。   如何可以看到火焰燃烧时产生的物质呢?用一支大试管倒放在燃烧的蜡烛上方,可以看到管子变得不透明了。如果我们将一支蜡烛放在一个大罐内, 再用另外一支蜡烛放在罐外当作照明用,可以看到罐内变得雾状,而且烛火在罐内变弱了。如果找一支冷汤匙放在蜡烛上,调节它与蜡烛间的高度而不要使它变黑, 在上升的火焰中,我们发现有一种物质会凝聚在冷的汤匙或干净的面板上,或是任何其它低温的物体上,但也有一部分物质不会凝结。我们首先要观察会凝结的这部 分,很妙的是,我们发现这部分产物就是水。

    最后作者要补充说明的是,物体加热发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例如铁烧热会变红,再加温会变白热。法拉第注意到气体加热后发出的光并不 强,这可以拿我们日常所用的钨丝灯来对照,它可是靠固体加热发光。气体发光的例子是霓虹灯,是由氖气放电造成原子内部电子的跃迁而发光。

    由于蜡烛火焰所能提供的能量不够强,无法造成电子跃迁,因此一般气体火焰都比较暗淡,如果将火焰温度加高,焰中的碳粒在尚未形成电子跃迁 前,早就气化而不存在了。对物体的加热发光,到一九二五年量子理论提出后才完全了解,法拉第那个时代这些理论都尚未成形,但是他所描述的现象,则是完全正 确与可解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