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颅骨缝与大脑皮层表面的位置关系

 hlw909 2016-12-13


       颅骨缝的位置是相对稳定的,我们熟悉颅骨缝与大脑皮层表面的位置关系就对颅脑病变的定位与手术入路设计非常有利。
  脑膜中动脉的前支位于冠状缝后,大约于翼点的水平开始分支,然后均向后上走行,其向后上的斜度均较冠状缝向后上的斜度大;脑膜中动脉的后支于颧弓水平的起点则较不规则,但其向后上的走形方向基本与脑膜中动脉前支的向后上的走形方向相平行。
  在手术中翻开皮瓣暴露颅骨后的定位,我们应该选用较为清晰且容易辨认的标记,如翼点、冠状缝、鳞状缝、颞上线以及人字缝等。
  翼点位于蝶骨大翼和侧裂池干的外侧段,为鳞状缝、冠状缝、蝶顶缝和蝶额缝的交界处。额下回三角部的下端恰位于翼点的后方。翼点前上方为额骨,此处骨片向外鼓起,其内为额下回眶部所在,即岛盖之前部,或中央浅灰基底部的前方。翼点是Yasargil的翼点入路中点,此手术入路前 2/3 覆盖着额叶,后 1/3 覆盖有颞极皮质。
  翼点入路比颞区入路更靠前。冠状缝位于顶骨与额骨间,呈冠状位走行,是顶骨与额骨的交界。其在与矢状缝交界处呈冠状位向外下走行,跨过额上回和额中回,位于中央沟的前方。冠状缝与矢状缝交界点距中央沟上点约 4cm, 冠状缝下部距中央沟下点的水平距离约2cm,说明冠状缝在下行的过程中向前的斜度较中央沟向前下行的斜度小。鳞状缝是颞骨与顶骨及蝶骨的交界。鳞状缝前部是颞骨与蝶骨的交界,跨过颞上、中、下回的前部,鳞状缝上部向后走行,在接近中央后回水平、经颞叶中后三分之一交界转而向下之前基本是与外侧裂平行走行。颞上线是颞肌上缘在颅骨上的附着处。颞上线起始于翼点前方的额外侧区,向后经过顶部和颞部,到达耳后乳突的上缘。从位于额下回眶部前缘外侧的前端开始,颞上线斜行向上,走形方向基本平行于额下沟,跨过三角部、盖部上缘,以及中央前回、中央沟、中央后回三者约中下三分之一处的表面,转向下和向后,经过缘上回和角回的后上缘,最后到达顶乳缝。人字缝是枕骨与顶骨形成的缝隙,形状似“人”字,上半部大致位于顶枕沟的上方,向下外走行跨过顶枕沟后跨过枕叶的外侧部分最后也到达顶乳缝。
  颅骨缝的位置是相对稳定的,在神经外科开颅手术中对它的辨认也是比较清晰明确的,所以在头皮标志标线定位的基础上,再通过颅骨缝经行定位,可以进一步提高颅内病变定位的准确度。掌握了上述颅骨缝与大脑皮层表面的位置关系,有利于神经外科手术定位及手术入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