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合唱发声训练技巧!

 lfz7vmdio85lnn 2016-12-13


合唱发声训练



合唱的发声与独唱的发声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在发声训练中逐步使合唱团团员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较好的发挥发声器官的功能,从而提高歌唱发音中的调控能力(包括音准、节奏、音量、音色、呼吸、共鸣、语言等),以取得较为理想的合唱整体效果。


三种常用的练声方法:



激起



就是发声前先想好音高、音量、音色并做好相应的器官状态准备,用气突然冲击声带振动,发出准确、干净、整齐而有弹性和带有音头的声音,这是最基本的起声技巧。



软起



就是发声前先出气再出声,声音是气息烘托出来的一种起声技巧。



直声



就是发声后保持状态,不要让声音出现抖动。因为每个人声音波动幅度大小不同、波动快慢也不同,这都会影响合唱的声音效果,因此我们要求用直声来唱合唱。



著名指挥家马革顺教授曾讲人体歌唱的状态科学地总结为12个字。


1、脑袋空    2、喉咙满


3、肩膀宽    4、腹部紧



按照这12字的要求有目的的去练。方法是:



 


发生器官各部位肌肉放松,特别是下颌与喉部。要求舌根平放,下巴不翘起不下缩。
微收小腹,姿势端正,精神状态振奋专注,是“我要唱”而不是“要我唱”。
用打哈欠似的感觉提起软口盖,口形似立着的鸭蛋,这可用双手抚颊帮助体会。
声音走向尽量向上,仿佛唱入眉心,唱往头腔。要小腹微收用脐上腹肌来托着声音,使声音处在较高的位置上,不要放下来唱。要努力练习头声并辅以适量的假声。
吸气要横不要竖,不要耸肩,要学会用“气柱”(有呼吸支点)歌唱,并运用脐上腹肌的适当控制来支持声音。
声音要集中、有点,不要散。点要“打”在软硬口盖交界的稍前处。随着歌曲性质的不同,也可稍稍移前或挪后。
要训练各种母音的口型变化,声音的开放、关闭、硬起、软起,连音、断音,强弱,级进与大跳,反应指挥变化,听辨基本和弦等等。
后口腔、鼻腔、头腔均要打开,不可拥塞,要让声音畅通地从体内流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