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歷史文化古跡——河南濟源延慶寺塔【圖文】

 還舊樓主. 2016-12-13
 
        延庆寺塔在济源市区西北延庆寺内。北宋景佑三年(1036年)建。。因塔下埋舍利佛珠,故名。亦称龙潭寺塔。北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济源县通慧禅院比丘法言提供舍利佛珠数十粒,与济源县延庆寺主持省初步共同创建。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延庆寺正门
       塔门南向,平面六角形,为七层密檐砖塔,高约28米。塔外各层壁面嵌砌佛像雕砖或辟设圭形塔门。塔檐由简单的叠涩砖层组成,塔身轮廓略呈抛物线形,巍峨挺拔,优美壮观。内为六角形塔心室,室内有《济源县龙潭延庆禅院新修舍利塔记》宋碑一通,书法遒美。塔的北面附设一入口处,有梯级可登至第二层。二层以上构有叠涩砖层承受木质楼析,现楼板已毁。此结构盛行于北魏、隋、唐,至宋代已不多见。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延庆寺正门西面墙上内嵌的文保碑: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延庆寺舍利塔 河南省人民政府 一九六三年六月二十日公布 济源市人民政府立  

       古塔第一层最高,挑出的阁檐也最宽,有四个券门,人可以从券门进入塔内,每层都有券门和阁檐。第二层高度次之,以上各层高度稍低。第六层开始,塔内有一根粗大直木刹杆,直木上有骨形木架,其直通塔顶上的铁质塔刹。古塔顶以砖叠逐层收缩而构成,结构巧妙,工艺精湛。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延庆寺正门东面墙上内嵌的文保碑: 延庆寺舍利塔,坐落在延庆寺西北隅,因其地濒龙潭,又名龙潭寺塔。此塔创建于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为七层六面密檐式砖塔,高28.16米,塔的轮廓略呈抛物线形,古朴优美。塔身内外壁镶嵌有佛龛雕砖一千余块,雕工精细,类似北魏手法,又称千佛舍利塔。内部筒形结构,这种形式在宋塔中也已成为凤毛麟角。入南门为塔心室,置有背诵《新修舍利塔记》石碑一通,系进士杨虚已仿王羲之笔法,神形兼优,书笔遒美,1972年,其拓片曾赴日本展览;入北门向右登上踏道至二层后可里外盘旋而上,登临六层。龙潭为济水西源,泽水莹澈,蟹日翻胜,故有“龙潭夜月”之称。济源市人民政府公元一九八九年七月十五日立。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在舍利塔的塔心室内,还留存着这样一块碑刻:《延庆禅院新修舍利塔记》。据碑刻记载,北宋景佑元年,通慧禅院住持比丘法言为藏置舍利子,与延庆寺住持省初、河阳念定寺僧教岸共建此塔。据考证,此碑为北宋进士杨虚已临摹王羲之行书写就,碑文字体潇洒、飘逸,对舍利塔建造的时间、原因、经过,记述详尽清晰,碑文称,比丘法言所藏,乃千佛之遗体练就的数十颗舍利子。在舍利塔第三层镶嵌的《舍利塔题记》碑碣,也印证了这种说法:舍利塔地宫内,藏有舍利金棺一座,随葬北宋佛经一百卷。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延庆寺正门的房梁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延庆寺正门的内顶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据《松阳县志》记载,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行达禅师奉旨西行,到中印度,得《大经论》八部舍利四十九粒以归。行达禅师历十寒暑,得大经纶八部、舍利子49粒,受到朝廷嘉赐,为此发愿建塔,以藏舍利。经多方筹募,于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动工,到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建成。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延庆寺塔初名"云龙",因塔址在云龙山下延庆寺前,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改称延庆塔。与1165年竣工的杭州六和塔相比,要早一百六十三年。现存塔体砖铭还有"醇化五年(公元994年)六月中"的字样,足以证明此塔属北宋原物,系唐风宋塔,而杭州六和塔乃宋风宋塔。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远观舍利塔,像是密檐式砖塔,近看却像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塔身内部结构中空呈筒状,可以内外盘旋逐层攀登,塔身外部自下而上,每层高度和宽度均匀递减成优美的抛物线,使整个舍利塔高挺而不显突兀,雄壮而不觉笨拙。这些都体现出北魏、隋、唐的古塔遗风,在宋塔中已如凤毛麟角,不可多睹。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舍利塔的建筑价值难以估量,千佛环绕的创意也极其罕见,如今,创建于唐代垂拱年间公元687年的延庆寺,经过历代烽火和雨打风吹,已经显得破败荒凉,只有巍峨挺拔的舍利塔,还在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表达着佛教的庄严。即使是在全国许多著名的寺庙,这样的佛塔也并不多见。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龙潭学校校门,左前方即是延庆寺舍利塔。远观若密檐式砖塔,檐口由正反迭涩条砖垒砌而成,近看似仿木结构楼格式砖塔,各层檐口所占高度不大,相应各层塔身较高,有更为高耸的视觉效果。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塔身上的佛像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第一层南北各有一小门。进入南门,是塔心室,顶部正中央预留一个正六边形气孔,通过气孔,可以看到内部塔顶。按佛教的说法,在塔心室点燃的香火可由气孔直上青天,使得天人感应。由于踏内部中空,上下贯通,形成竹节形筒形结构,在宋塔中独具风格,可谓凤毛麟角。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塔心室顶部,砖块层层缩进,最上方是正六边形气孔

        塔心室北壁前有宋景祐元年马元颖撰文、杨虚已书《延庆禅院新修舍利塔碑记》一通,碑文详细记述了修建舍利塔的经过和意义,是研究佛学的宝贵资料。由于碑文刊刻精工,1972年,其拓片曾送日本展览。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透过气孔,直接看到塔的内顶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河南省济源 <wbr> <wbr>延庆寺塔(国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