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脊髓定位诊断三亿文库

 ljh73 2016-12-13

脊 髓 定 位 诊 断

脊髓的解剖结构:脊髓上端 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

其与延髓的分界为:1.枕骨大孔;2.第一颈神经根;3.锥体交叉

脊髓下端 尖细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终于第一腰椎下缘。

圆锥向下延伸出一根细丝,称终丝。

椎管:上自枕骨大孔,向下终于骶管裂孔。

脊髓下端平齐第一腰椎下缘,往下容纳马尾和终丝,称腰池。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成人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平面不相一致,脊髓各节均较

相应椎骨高,并且越到脊髓下段,脊髓节高出相应椎骨的距离就越大。

1. 上部颈髓(颈1─4)与脊柱相对位置基本一致 2. 下部颈髓(颈5─8)和上部胸髓(胸1-4)相应地高一个椎骨数 3. 中部胸髓(胸5─8)高出同序数椎骨约两个椎骨数 4.下部胸髓(胸9-12)高出同序数椎骨约三个椎骨数 5. 全部腰髓平对第十、十一胸椎 6. 骶、尾髓平对第十二胸椎和第一腰椎。

脊髓各节与椎骨的关系,对病变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如某一病人出现第六胸髓受损的症状,则可判断病灶位置不在第六胸椎而在第四胸椎。

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由中央部的灰质及周边部的白质和中央管三个部分构成。

脊髓灰质:脊髓灰质在横切面上略呈“H”形 ,其两侧前端的膨大部为前角(柱);后

端的尖细部为后角(柱);前、后角之间的侧方突出部为侧角(柱);连接左、右两侧灰质的中间部分为灰质连合,其中心有中央管通过,分为灰质前连合及灰质后连合。

脊髓灰质—前角:脊髓前角主要为运动神经元,它们的轴突构成脊神经前根,是组

成脊神经的躯体运动成分。前角运动神经按其大小分布和机能,可分为两类:一类细胞体较小轴突较细,称A类γ运动神经元,其轴突分布到骨骼肌的梭内肌纤维,与维持肌张力的机能有关; 另一类属于大型多极运动神经元,其轴突较粗,称A类α运动神经元,它的轴突至骨骼肌的梭外肌纤维,执行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脊髓灰质—前角:前角细胞按其排列和机能定位可分为内外两群,各群又可细分为

若干亚群 1. 内侧群:2.前内侧群:见于脊髓全长,支配躯干浅层肌肉3.后内侧群:见于脊髓胸段,支配躯干肌的深层短小肌肉4.外侧群 :主要存在于颈、腰膨大,支配四肢肌5.前外侧亚群:在颈(C4-8 )、腰(L2-S2)膨大处,支配四肢近侧段和中央段的伸肌和展肌;6.后外侧亚群:也在颈(C4-8 )、腰(L2-S3)膨大处,支配四肢近侧段和中间段的屈肌和收肌;7.后后外侧亚群:在颈、腰膨大的下端一、二个节段(C8 T1 、S1-3),支配四肢远侧段运动手指和脚趾的小肌肉。

8.中央亚群: 见于颈髓(C3-5)和腰骶髓(L1-S2),支配膈肌和会阴肌(盆底肌)。

关于脊髓前角细胞各群的机能定位,各家意见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而论,靠外侧的细胞群,支配肢体远侧段的肌肉;在最内侧的细胞群,支配近脊柱的肌肉。因此,前角细胞群由内向外依次支配躯干肌、肩带肌或髋肌、臂肌或大腿肌、前臂肌或小腿肌、手肌或足肌。前角细胞的前群支配伸肌或展肌,后群支配屈肌或收肌。

脊髓后角:后角为感觉性中间神经元,主要接受经后根传入脊髓来自体表、体内和本体的各种感觉纤维。后角的神经元和机能定位由后向前依次分为下列各群

脊髓后角:1.后角固有核:在胶状质前方,后角的中央,存在于脊髓全长,接受后

根的痛、 温觉和粗略触觉纤维以及胶状质的纤维,后角固有核和后角边缘核的轴突主要组成脊髓丘脑前、侧束。

2.背核:位于后角基底部的内侧,在脊髓胸段和上腰段最明显,上颈段和骶段也能见到,接受后索的终支和侧支,其轴突组成本侧的脊髓小脑后束。

3.中间内侧核:位于背核的前方,存在于脊髓全长,也接受后索的终支和侧支, 其轴突形成两侧的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侧角:位于前、后角之间,为植物神经元,司内脏器官的运动、汗液分泌、血

管运动及神经营养功能。交感神经细胞位于颈8 或胸1 至腰3 之间的侧角内。 副交感神经细胞存在于骶髓2─4节前后角之间的灰质中。在颈8 和胸1 的侧角中有睫状中枢;在颈8 和胸1 的侧角中有睫状中枢;在骶2─4的前后角之间有排尿和排便的脊髓中枢及性中枢。 脊髓白质 :脊髓白质主要是由有髓纤维构成的。因其含髓磷脂较多,血管较少,

故呈白色,称为白质。 在前根与前正中裂之间的白质称前索 在后根与后正中沟之间的白质称后索。在前根与后根之间的白质称侧索。

脊髓上行传导束:

v 薄束和楔束位于后索 薄束传导下半身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楔束传导上半身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上半身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纤维由内向外,依次来自骶、腰、胸、颈 。

v 脊髓小脑后束位于脊髓侧索周缘的后外侧部,传导来自于同侧下肢和躯干的本体感觉冲动至小脑,小脑以此束调节肌张力及协调运动。来自腰部的纤维在后方,来自胸部的纤维居中,颈部的在前方。

v 脊髓小脑前束 位于脊髓外侧索的边缘脊髓小脑后束的前方其机能与纤维排列均与脊髓小脑后束大致相同。

脊髓上行传导束:

v 脊髓丘脑侧束 位于外侧索的前部脊髓小脑前束的内侧,传导痛、温觉。其纤维排列由外向内依次为骶、腰、胸、颈部的纤维。

v 脊髓丘脑前束 位于前索,在脊髓丘脑侧束的前内侧,传导粗略触觉和压觉。其纤维排列与脊髓丘脑侧束相同。

v 脊髓顶盖束 位于脊髓丘脑侧束前方,与视、听反射有关

v 脊髓网状束 位于侧、前索内侧部,起于后角,止于脑干网状结构。

v 脊髓橄榄束 位于脊髓小脑前束的前方,起于对侧后角,止于延髓下橄榄核可将来自脊髓的冲动经下橄榄核传至小脑。

脊髓下行传导束:也叫运动传导束。起源于脑的各个部分,直接或间接地终止于脊

髓前角或侧角。锥体束 (皮质脊髓侧束)起自于大脑皮质直接终于脊髓前角的传导束。锥体外束 起于大脑皮质再经过皮质下各中枢间接终止于脊髓前角细胞的传导束。

皮质脊髓侧束:起自同侧大脑半球皮质运动区,大部分纤维经白质前连合逐节交叉止于对侧前角;少部分纤维直接止于同侧前角。这部分纤维主要支配躯干,所以躯干肌是受双侧皮质脊髓束控制的。

皮质脊髓前束:位于脊髓前索的最内侧,前正中裂的外侧。

其它主要下行传导束:(锥体外束)

v 红核脊髓束 位于脊髓侧索,具有调节肌张力、协调骨骼肌的随意运动,以维持身体一定姿式的功能。

v 网状脊髓束 位于脊髓侧索和前索的深部,对肌张力和内脏活动有调节作用。

v 前庭脊髓束 位于前索,与脊髓丘脑前束相混杂,与调节伸肌张力、维持体位和平衡有关 v 顶盖脊髓束 位于前索,前庭脊髓束的后内方,是视、听反射传出路

v 内侧纵束 位于前索,前正中裂的两侧参与头颈部肌肉的协调运动。

v 内脏运动传导束 散在于皮质脊髓侧束、网状脊髓束和脊髓固有束中是联系脑干内脏“中枢”和脊髓内脏神经节前神经元的经路

脊髓的血液供应:脊髓前动脉1根,起自于锥动脉,走行于后正中裂。

脊髓后动脉2根 ,起自于锥动脉,走行于双侧后外侧沟。

根动脉:(前根动脉6~8根、后根动脉5~8根)起自于颈深动脉、肋间动脉、腰动脉、骶动脉。

大部分节段的根动脉供血不充分,只有C6,T9,L2的根动脉供血较充分。所以,这些能充分供血的动脉供血区的交界处(T4,T5,L2)为血液循环最薄弱的地方。

脊髓病变的一般临床症状:

感觉障碍:1.疼痛:根性疼痛、传导束性疼痛、脊柱性疼痛 2.感觉异常:麻木、蚁走感、凉感、束带感 3.感觉丧失 4.分离性感觉障碍

运动障碍: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反射的改变: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1.霍纳 (Horner) 氏综合征、2.立毛 反射与“鸡皮”征、3.皮肤血管反射与皮肤划纹症 、4.膀胱反射和排尿机能障碍

上颈段(颈1-4)损害的症状:

1.枕、颈、肩部疼痛,冲击痛 2.四肢痉挛性瘫痪 3.损害平面以下全部感觉障碍

损害平面以下浅反射消,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4.中枢性尿、便功能障碍(尿潴留、间歇性尿失禁)5.其他:三叉神经脊束(达颈2 髓节)→ 颜面感觉障碍; 后索损害 → Lhermitte氏征;副神经(达颈1-5 髓节)损害 → 胸锁乳突肌、斜方 肌瘫痪、萎缩; 后颅窝症状:后四对颅神经、小脑症状等

颈膨大(C5-T1)损害的症状:

1.上肢根性疼痛 2.上肢周围性瘫痪,下肢痉挛性瘫痪 3.损伤平面以下各种感觉障碍

4.上肢反射减弱或消失,下肢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5.中枢性尿、便功能障碍(反射性、自动性、运动麻痹性) 6. C8-T1睫状神经中枢损害 → 同侧霍纳氏征

胸髓(T3-12)损害的症状:

1.胸、腹部疼痛——节段性、束带感、根性痛 2.下肢痉挛性截瘫 3.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障碍 4.上肢反射正常,下肢反射亢进 5.反射性尿、便机能障碍

腹壁反射定位:

病变部位 上 中 下

T7 以上 - - -

T9,10 病变 + - - T10水平→Beevor氏征

T11,12 病变 + + -

L1、2 病变 + + +

提睾反射(- )

腰膨大(L1-S2)损害症状:

1.肢根痛 2. 双下肢弛缓瘫 3.双下肢、会阴部各种感觉障碍4.下肢反射减弱或消失

5. 中枢性便机能障碍(反射性)

圆锥(骶3-5;尾1)损害的症状:

1. 鞍区(会阴部)根性痛;2.无肢体瘫痪;3.会阴部感觉障碍或感觉分离;4.肛门反射消失;5.周围性尿便机能障碍(失禁);6.性功能障碍,如阳萎

马尾(L2-O1)损害的症状:

1.下肢及会阴部根痛(早期);2.双下肢弛缓瘫;下肢及会阴部各种感觉障碍;4.周围性尿失禁;

5.双侧症状体征不对称。

灰质病变--- 前角病变:

1.同侧节段性弛缓性瘫2.肌萎缩3.病变范围小4.无病理反射5.主要见于脊髓灰质炎 与运动神经元病。

灰质病变---后角病变:

1.节段性、同侧性、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障碍 ,深感觉、 触觉正常)2.主要见于脊髓空洞症

灰质病变 ---侧角病变:

节段性、 同侧性 交感、副交感机能障碍

主要表现为:发汗障碍、皮肤粗糙等

C8-T1 Horner’s 征

T1-4 头 面 部

T4-7 上 肢

T7-10 躯 干

T10-L2 下 肢

灰质前联合病变:

1.节段性、对称性、 分离性 痛温觉障碍 2.见于中央管型脊髓空洞症、室管膜瘤

白质病变—后索:

1.同侧传导束性深感觉障碍2.感觉性共济失调3.闭目难立征4.脊髓痨型(后索型):踩棉感;电击样痛

白质病变—脊髓丘脑侧束:

对侧传导束性 痛、温觉(及粗触觉)障碍

白质病变—皮质脊髓侧束:

1.传导束性2.同侧性3.痉挛性瘫 如原发性侧索硬化、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白质病变—脊髓脑(前、后)束:

1.肌张力低下;2.共济失调;如:Friedreich氏共济失调

脊髓半侧损害:(Brown-Sequard syndrome)

病灶同侧症征:

1. 病灶侧节段性症征:(1)节段性感觉障碍、节段性运动(弛缓性)障碍、节段性植物神经功能障碍(2)病灶侧传导性症征:同侧损害水平以下痉挛性瘫、同侧损害水平以下深感觉障碍、同侧共济失调

2. 病灶对侧症征:

病灶对侧1-2个节段以下传导束性痛、温觉、轻触觉障碍。主要见于:髓外肿瘤

脊髓完全横贯损害:

1.根性疼痛:为上位水平

2. 运动障碍

(1)上颈髓:四肢痉挛性瘫痪(2)颈膨大:上肢弛缓性瘫痪;下肢痉挛性瘫(3)胸髓:上肢正常;下肢痉挛性瘫痪、感觉障碍:传导性各种感觉障碍

3. 尿便障碍:初期潴留,后期失禁

4. 血管运动与营养障碍

脊髓髓内与髓外病变的鉴别诊断 :

1. 脊髓髓内病变的临床表现:

根性疼痛少见、分离性感觉障碍、下降性感觉障碍、节段性下运动神经元瘫出现早、 早期易出现双侧传导束损害体征、早期出现尿便障碍、CSF改变或梗阻出现晚

2. 髓外硬膜内病变的临床表现:

根痛早,明显,多为一侧,少为二侧、上升性感觉障碍、 早期出现半离断综合症、 感觉运动障碍出现早、 尿便障碍出现晚、 CSF改变或椎管梗阻早、明显、 脊椎压痛、叩痛(+)

3.硬膜外病变的临床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