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理石“变身”翡翠,连鉴定证书都分辨不出来?

 来二两爱情 2016-12-13

作者|郭潇楠

责编|费 月

市场中我们听说过太多太多的翡翠造假案例,注胶染色、玉髓冒充,石英岩染色等等,面对这么多造假手段,很多人都懵逼了。有人说,可以看鉴定证书呀,然而造假的翡翠,证书上居然看不出来,你信吗?




以次充好


这是最常见,也是市场中最主流的翡翠造假手段,就是将一些质量比较差的翡翠经过一些人工处理之后冒充品质较好的天然翡翠,俗称B货、C货。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漂白:是指使用化学溶剂将翡翠表面多余的杂质清除掉,让翡翠看起来更加的纯净和美观;


◎填充:是用来掩盖翡翠中的裂隙、降低翡翠的翠性,增加翡翠的美感、提高售价;



◎染色:是将一些原本无色或者色调比较淡的翡翠,通过添加着色剂来让翡翠显得更加鲜艳;


◎烧红:将翡翠经过高温处理,使翡翠中的二价铁离子变成三价铁离子,呈现出红色(大多数的鉴定机构不做鉴定);




◎覆膜:将一些无色或者浅色的翡翠表面涂上一层绿色的薄膜冒充颜色较好的翡翠。


鉴别方法:


①放大镜观察:如果是经过酸洗漂白的B货翡翠,表面会有一些“酸蚀纹”,就好像是被水流经过留下的印记一样;




②紫光灯观察:如果是酸洗充胶的翡翠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这些胶质或者蜡质会发出比较明显的紫外荧光,而天然翡翠则不会发出紫外光;




③看颜色分布:如果是经过染色的翡翠颜色会比较均匀、单调,甚至有些不自然,而且也找不到翡翠的色根,没有色根一般都不是天然翡翠。




以假乱真


第二种造假使用一些低档的玉石来冒充价值更高的翡翠,首先冒牌货也是货真价实的玉石,具有一定的价值,外观上和翡翠极为相似,所以能以假乱真。


天河石

   


◎天河石:又称“亚马逊石”,一般呈绿色,浅蓝色和蓝绿色,其中翠绿色的天河石被用来做翡翠的替代品;


钙铝榴石

   


◎钙铝榴石:钙铝榴石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在国内玉石市场中的种宝石材料,因为颜色和翡翠很像也被视作翡翠的替代品;




澳洲玉

   


◎澳洲玉:产自于澳大利亚的一种绿色玉髓,也叫“澳翠”,主要呈现苹果绿色,比较鲜艳,但是绿中闪蓝,是和翡翠的主要区别;


东陵玉

   


◎东陵玉:东陵玉有绿色、红色,绿色的东陵玉与翡翠外形颜色很像,又大量产自印度,所以又叫“印度翡翠”。



鉴别方法:


①看翠性:首先这些玉石都不是翡翠,所以即使再像翡翠,也都没有翡翠的“翠性”,“翠性”就是指翡翠表面上可以看到的硬玉矿物解理面的反光,类似“苍蝇翅”;




②掂重量:虽然这些玉石都用来仿冒翡翠,不过大多数的玉石相对密度都比翡翠要低一些,所以只要掂重量,真假还是很容易区分出来的;


③听声音:一般天然翡翠在敲击的时候声音都比较清脆悠长,而其他玉石因为质地比较疏松,声音会有些沉闷,多听一听你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区别了。



瞒天过海


最后一种造假可以说是成本最低的,这种“翡翠”的原材料是大理石、石英岩、或者玻璃这些廉价的材料,通过染色处理来冒充翡翠以图达到瞒天过海的效果。


◎染色石英岩


从上个世纪开始,染色石英岩就开始大肆出现在翡翠市场,“高翠”、“马来玉”、“吕宋玉”都是染色石英岩的假名。




不过石英岩即使染色了,内部结构却没有发生变化,石英岩中有90%是石英,结构特征主要是类似丝瓜瓤一样的结构。染绿色的石英岩在查尔斯滤色镜下显红色,而且这类石英岩的色调偏黄,不太自然。


◎染色大理石


染色大理石和染色石英岩一样都是人工染色的材料,不过染色大理石更多的是用来做雕件,把件等较大的仿翡翠制品,常见于中低档翡翠市场。




染色大理石的颜色往往都比较深,以蓝绿色为主,相对密度较小,手感很轻;而且大理石的质地疏松,敲击时,声音比较沉闷。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理石会看到一些解理面闪光,和翡翠翠性类似,要留心区别。


◎绿色玻璃


从翡翠行业兴起开始,玻璃等料器就开始成为了翡翠的仿冒品,绿色玻璃更为常见,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上一些“脱玻化玻璃”更是与翡翠真假难辨。




不过玻璃再怎么伪装翡翠也始终是玻璃,无法模拟出翡翠的翠性,而且很多玻璃上可以看到一些细微的气泡,有气泡的就一定是玻璃。当然还有一点就是玻璃的相对密度比较小,比翡翠轻很多,掂量一下就知道。


宝姐私语:

很多人说,不是有证书吗,干嘛还要看这么多?宝姐告诉大家,证书是会骗人的,网上十块钱就可以批发一堆证书了,这个年代不会骗人的只有翡翠本身,所以还要靠你自己去辨别翡翠的真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