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教版:八上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昵称28525563 2016-12-13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课程标准

掌握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魏源和严复的思想主张。

基础解读

一、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设计者——詹天佑

詹天佑是中国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他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1、修建时间:1905年——1909年

2、突出特征:人字形路轨


青龙桥站西“人”字形轨道上下行车的情景

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要经过地势陡峭的八达岭。为了保证列车能安全地爬上八达岭,詹天佑创造性地设计了一条“人”字形轨道,来降低坡度。列车在这里用两个车头,一拉一推,保证了列车安全爬上陡坡。这是詹天佑在铁路史上的一大创举。

3、地位: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建成,增强了中国工程师的信心,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之一。

4、詹天佑名言: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二、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


       侯德榜是中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的先驱。他所研制的“红三角”牌中国纯碱,在192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了金质奖章,并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在1930年瑞士举办的国际商品展览会上,再获金奖,享誉欧、亚、美。20世纪20年代,侯德榜撰写《制碱》一书,将制碱的奥秘公诸于世,打破碱业垄断。40年代,侯德榜又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1、时间:20世纪20年代

2、代表著作:《制碱》

3、地位:侯德榜制出纯碱,打破了欧美各国对碱业的垄断。为表彰他的贡献,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三、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1、魏源

生活时期:鸦片战争时期

代表作:《海国图志》,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封面中的“图”和“志”各是指(“图”是指地图,借指地理;“志”是指史志,即历史。)

主要内容: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

地位: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较详细介绍西方的著作


魏源与《海国图志》

2、严复

生活时期:戊戌变法时期

评价: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翻译著作:《天演论》,其核心思想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影响: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严复与《天演论》

知识小结


拓展延伸

1、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四个伟人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强烈的爱国情怀

敢于挑战困难

不怕他人的嘲笑

敢于创新

2、魏源、严复的共同点、不同点

共同点:a、爱国、救国b、主张学习西方c、主张反抗侵略

 不同点:a、魏源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b、严复不仅主张学西方的科技,还主张学习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最主要的不同。

3、碱为何物?有什么用处?

用途十分广泛,在化学实验中,除了用做试剂以外,由于它有很强的吸湿性,还可用做碱性干燥剂。烧碱在国民经济中有广泛应用,许多工业部门都需要烧碱。使用烧碱最多的部门是化学药品的制造,其次是造纸、炼铝、炼钨、人造丝、人造棉和肥皂制造业。另外,在生产染料、塑料、药剂及有机中间体,旧橡胶的再生中,都要使用大量的烧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