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帝王帽子前面的珠帘,是干什么用的?-夕日影视的回答

 昵称18990882 2016-12-13

那叫'冕',不叫帽子,珠帘叫做'藻''旒',从秦朝才有皇帝,皇帝戴的冕,上面的珠帘,就叫做'天子冕旒',也叫做'天子玉藻',不是只有皇帝有,从皇帝到庶民都有,珠帘子的数量不同,材质不同而已。

  珠帘的目的是遮光,所以最早叫做'藻',水草茂盛遮光,在旌旗上用的叫做'旌鎏(同旒)'。

  中国文字记录冕,是从西周开始,民间传说,是从黄帝开始。

  室内庄严场合,比如朝参大典,男女同在,所以无论男女都要用珠帘蒙面,室外场合是'蒙衣'。

  目前,只有蒙古族、藏族等民族的妇女还保留'旒',仅在节日和婚丧重要场合使用。

  蒙衣只有阿富汗和伊朗还有,也仅限于妇女。

  从中国往西到阿塞拜疆,所有民族的妇女在结婚的时候全是'垂旒'。

  中国取消'垂旒'是历史上一位皇帝好色,非要看女官员的脸,立法取消了,此后没有恢复,只有蒙衣了,后来就演变成了'盖头',仅有结婚时候用,为了复古,所有的盖头都有垂旒。

  垂旒到了清朝时期,就演变成了著名的'垂帘听政'。

  单一性别的场合,就不需要蒙衣和垂旒。所以并非所有的场合,皇帝、官员的冕都用珠帘遮面。

  中国人用门帘的习惯,也是来源于此。既是地位的象征,也是保护隐私。

  冕的珠帘的材质,天子(西周)皇帝(秦朝之后至某朝之前)必须用玉,珠帘的数量上,天子皇帝12条,诸侯9条,大夫7条,士5条,男女平等,以下级别递减,另外'旌鎏'也一样。取消'冕旒'之后就用'门帘'了,门帘就没有数量的要求。

  忘了一点,女性的'旒'有特殊性,现在仍然可以看到,昆曲、京剧中的旦角基本都有。

  另外冕旒必须遮面,所以低级别的,单条冕旒反而大,高级别的反而细,京剧中的旦角,还能看到这样的'冕旒'。

  反应到门帘也一样,1949年之前,上流社会的门帘都是细珠帘,老百姓家里的,就是一块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