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议关注】通鼎刘延辉:中国光纤光缆产业亟待创新转型

 吴工图书馆 2016-12-13

       12月9日,第九届通信光电缆材料设备(TOEM)市场及技术论坛在深圳成功召开,本届会议主题为“技术创新 智能融合”,来自光纤光缆企业/材料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的领导/代表、技术人员、专家学者、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襄盛会。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延辉应邀参加会议,并做了题为《亟待创新转型的中国光纤光缆产业》的精彩报告。




       在报告中,刘延辉通过一系列数据指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光电线缆生产国,年产值已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产业整合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基本形成了从光纤预制棒到光缆产品的完整的产业链,特别是光纤光缆行业的领军企业已经逐步形成了集光纤预制棒、光纤和光缆为一体的产业集团。企业的生产和技术实力迅速发展壮大,产品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得到提升,光纤光缆产品也广泛应用于军事、医疗、广电等各个领域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我国光纤光缆行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知识产权缺乏、标准及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制约着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中国光纤光缆产业亟待创新转型。

       刘延辉表示,我国光纤光缆企业应把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走向国际作为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抓住当下我国光纤网络大发展的机遇,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大力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同时,为保持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光纤光缆行业亟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加强生产开拓,提高国际化战略和精细化管理等,从而提高行业综合竞争水平。

       刘延辉进一步指出,国内光纤企业目前技术创新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国内光棒企业生产的产品还无法完全实现规模自给,光纤等其他领域的高端技术存在一定问题,虽然国内许多光纤技术实现突破,但大规模生产尚不能实现;国内光纤厂商生产光纤原材料的生产经验及技术储备不够,导致新的光纤产品与国外的质量相比存在差距;目前多数国产的光棒成本仍比国外的高,为降低成本,很多国内光纤厂商选择光棒产品时倾向于国外产品,这对光纤产品创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不利。




       如今,光纤新产品正向着超低损耗、大有效面积方向发展,超低损耗、大有效面积光纤是支撑下一代高速、长距离、大容量传输的最佳选择,可广泛适用于海洋网络和陆地长途干线网络,已经成为目前业界研发的重点。当下,运营商已提出对超低损耗等新型光纤的明显诉求。光纤光缆厂家需加快对超低损耗光纤和大有效面积光纤的研发步伐,以把握市场机会。

       在报告中,刘延辉建议,中国光纤光缆企业需要积极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专利,要积极“走出去”。除此之外,要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差异化上下功夫,在产业整合中寻找出路。展望未来,刘延辉表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内的光纤光缆行业必须要创新,要转型升级,做到差异化发展,如此才能更进一步提高竞争力,优化国内光纤产业结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